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新冠病毒全球確診近900萬 南北美洲成重災區

新冠病毒全球確診近900萬 南北美洲成重災區

世界衛生組織周日通報,全球新增183020宗新冠病毒疾病確診病例,創下單日最高紀錄。其中,北美和南美洲新增116000多人染疫,是病例增加最多的地區,其中巴西佔54771宗,美國佔36617宗。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0-06-22
國際觀

標籤: 世界衛生組織中國列寧印度巴西新冠肺炎特朗普石垣市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老羅斯福薩克斯釣魚台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不可輕忽。 (亞新社)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不可輕忽。 (亞新社)
0
SHARES
342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2日下午,全球至少468485人死於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963439宗。全球疫情最嚴重的美國,境內累計119977人病故,累計確診數達2280969宗,至少61萬人康復出院。

巴西死亡人數在全球僅次於美國,境內累計50591人病故,確診達1083341宗。其他疫情重災區還包括英國(42717人死,305803宗確診)、意大利(34634死,238499宗確診)、法國(29643死,197008宗確診)。

中國(不包括香港、澳門)境內目前通報4639死,累計84372宗確診。

世界衛生組織21日通報,全球新增183020宗新冠病毒疾病確診病例,創下單日最高紀錄。其中,北美和南美洲新增116000多人染疫,是病例增加最多的地區,其中巴西佔54771宗,美國佔36617宗;印度一天之內也新增15400多宗確診。美國官員警告,年輕人喜歡在酒吧和派對聚會,是新冠肺炎病例暴增的主因;另外也與與各州重啟經濟有相關,部分人未戴口罩且未保持社交距離。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接受訪時表示,白宮已就應對秋季的第二輪新冠疫情可能爆發做好準備,但第二輪疫情未必會發生。不過,明尼蘇達州大學傳染疾病研究政策中心主任奧斯特霍姆卻不敢苟同,「我覺得我們只會看到一場非常非常難以預料的燎原之火。」

薩克斯歸咎美國政府向中國發動「新冷戰」。(Shutterstock)

美經濟學家:中美冷戰比疫情更令人擔憂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克斯(Jeffrey Sachs)認為,對於全球而言,中美之間日趨深化的冷戰,可能比新冠病毒疫情更令人擔憂。 薩克斯接受英國廣播電台(BBC)訪問時表示,全球將在後新冠疫情時期進入一個「沒有任何領導的大分裂」時期。

薩克斯表示,當前的美國是一股分裂的力量,並非是合作。 他警告說,中美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分歧將進一步加劇這一情況。他認為,美國正試圖同中國發起新的冷戰。如果美國採取這種對策,並順這條路走下去的話,兩國關係就將不會恢復正常,事實上,兩國將會陷入更大的爭議和危險。

特朗普團隊發布的圖片,顯示奧克拉荷馬州競選集會大批支持者高舉標語,事實上會場靠後的座位不少空空如也。(特朗普twitter)

特朗普造勢晚會未爆滿 竟是青少年惡作劇?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地時間20日晚於奧克拉荷馬州舉行的競選集會,入場人數引起爭議。有指之前有人在網上號召年輕人預訂門票,但不出席集會,令會場後排很多坐位沒人坐。曾為已故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擔任選舉策略師的斯密特,20日晚在twitter發文指出,他的16歲女兒和她在猶他州的朋友,總共拿到數百張競選集會入場券。斯密特在twitter留言對特朗普說:「你被美國青少年給耍了!」

不過,特朗普競選團隊發表聲明,強調當晚是採取「先到先得」形式入場,並不受所謂的「虛假索取門票」情況影響。當晚集會會場可容納19000人,特朗普團隊原本預計爆滿,但最終會場內有不少空位,原定在室外舉行活動的計劃亦取消。

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老羅斯福銅像將被移走。(Shutterstock )

老羅斯福銅像涉種族歧視 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要移走

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員壓頸致死的案件,引發全美示威浪潮。不少與白人主義和種族歧視扯上關係的歷史名人雕像紛紛「落馬」,最新一尊是美國已故總統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華盛頓時報》報道,紐約市長白思豪表示,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要求把博物館外的老羅斯福銅像搬走。銅像1940年起樹立在紐約市中央公園西側大門,騎着馬的老羅斯福,兩旁分別站着一名黑人和一名印第安人。

白思豪在書面聲明中表示:「銅像公然將黑人與原住民描繪成被臣服的低等種族,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要求移除銅像。紐約市支持博物館的要求,將那座問題雕像移走是最正確決定,也是最好時機。」

歐美各國掀起移除歷史人物銅像的熱潮,一尊在前共產國家捷克斯洛伐克的列寧像,卻落戶德國。(網絡視頻截圖)

歐美反種族主義風潮中 德國豎立列寧雕像

歐美各國掀起反種族主義風潮,一些名人雕像成了示威民眾破壞、塗鴉的對象,連美國已故總統、擊敗南方邦聯軍的北軍統帥、「解放黑奴」有功的格蘭特(Ulysses Grant)雕像也遭到破壞。然而,在德國魯爾區北部,屬北萊茵─威斯特法倫的蓋爾森基興市(Gelsenkirchen),當地時間20日卻豎起了一座俄國革命領袖列寧的雕像。

據「今日俄羅斯」(RT)網站報道,德國馬列主義黨成員20日在當地為一座高度逾2米的列寧雕像舉行揭幕典禮,一些支持者到現場揮舞紅旗,歡呼不斷。馬列主義黨主席費希特納表示,鑒於歐美正沉浸在擺脫「黑暗過去」的運動中,此時正是豎起一座列寧雕像的合適時機,以記念這位對世界歷史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思想領先於時代的思想家。費希特納說:「為種族主義者、反猶太主義者、法西斯分子、反共分子和其他過去的人物立紀念碑的時代顯然已經過去了。」

RT報道,這尊雕像始建於1957年,原本座落在前捷克斯洛伐克(今已分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國家)。後來,德國馬列主義黨從奧地利賣家手中買下這尊雕像,並將其安置在蓋爾森基興。

豎立列寧像引發當地一些極右翼人士不滿。警方表示,有極右翼人士到場抗議,但氣氛比較平和。蓋爾森基興市當局則強烈反對豎立這尊雕像,有議員甚至向法院提告,宣稱這會妨害當地其他歷史建築。不過當地法院駁回了他們控訴。市政當局改變策略,在網上發起「沒有列寧容身之所」活動,但仍未能阻止雕像豎立。

日本沖繩縣石垣市議會已通過將釣魚台命名「登野城尖閣」;台灣宜蘭縣議會早前則通過將釣魚台更名為「頭城釣魚台」。圖為釣魚附近水域巡邏的日本海上保安廳船隻。 (Wikimedia Commons by Al Jazeera)

 

日本沖繩縣石垣市議會:釣魚台改稱「登野城尖閣」

台灣中央社引述日本《琉球新報》報道,日本沖繩縣石垣市議會周一表決通過,確定將釣魚台列嶼(日本稱尖閣諸島)的所在行政區名,從「登野城」變更為「登野城尖閣」,預計10月1日施行。報道指出,此舉可能升高日本與聲稱擁有釣魚台主權的中國大陸及台灣之間的緊張關係,也可能在與周邊各國的外交關係上出現影響。

日本產經新聞報道,石垣市政府本月9日提出更名案,主因是石垣島部分地區也叫「登野城」,更名目的是為了避免混淆;尖閣諸島行政區名變更為「登野城尖閣」後,例如「南小島2390」及「魚釣島2392」等地號不變。

報道指出,中國公務船連續在尖閣諸島周邊海域航行等,持續相關挑釁行為;就在這種情況下,變更尖閣諸島行政區名,在明確化日本擁有實際管轄權似乎有其意義。不過,偏向改革派的市議員擔憂「和中國及台灣關係惡化」等,反對這項更名案,11日在委員會表決時就出現3比3僵局,最後由委員會主席決定通過。

同時主張擁有釣魚台主權的中國大陸與台灣,對更名案可能強烈反彈。台灣外交部9日曾說,單方動作無助地區安全與穩定,要求日本方面因應。台灣宜蘭縣議會已通過將「釣魚台」更名為「頭城釣魚台」的決議。

更多精采文章

  • 印度難與中國打硬仗印度難與中國打硬仗
  • 國際秩序倒塌了國際秩序倒塌了
  • 因應保釣新變局的反制之道因應保釣新變局的反制之道
  • 哪些美國人有替中國說話?哪些美國人有替中國說話?
  • 新冠肺炎侵襲,是否將加速全球化的崩裂?新冠肺炎侵襲,是否將加速全球化的崩裂?

0
  • 首位華裔美國貿易代表戴琦,未來對華政策不會手軟
  • 為爭選票可以去到幾盡?特朗普竟「特赦死人」
  • 美疾控中心主任:6000萬美國人或感染新冠病毒
  • 公共衛生言論不中聽?褔奇受死亡恐嚇感無奈
  • 福奇被打入冷宮?白宮新防疫專家稱「多少人確診不重要」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世界衛生組織中國列寧印度巴西新冠肺炎特朗普石垣市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老羅斯福薩克斯釣魚台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習近平期盼新一屆特區政府,幫助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面臨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直播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習近平:一國兩制是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1
李家超表示,發展是解決社會問題、改善民生的金鑰匙。(直播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新一屆政府宣誓就職 李家超:以結果為目標 迎難而上解決社會問題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7-01
習近平強調,只要堅持一國兩制,香港一定會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現場直播截圖)
灼見報道

習近平訪港: 香港歷經風雨浴火重生 證明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30
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陳向寧副總經理(右三)、樊傳庚博士(右二)、參展畫家王秋童(左二)、趙志軍(左三)、林天行(左四)和何百里(右四)。
灼見文化

「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29
《人民日報》的署名文章強調,愛國愛港是每一個特區從政者必須堅守的政治倫理。圖為今年5月31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香港候任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左二 )。 (亞新社)
灼見報道

官媒:《香港國安法》築牢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屏障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29

影片

  • 黃錦輝教授:美國槍擊事件頻繁的深層次原因 軍火產業無法取代?
  • 霍詠強:回歸25年香港為何走向極端政治化?認清BNO本質 英國有善待香港嗎?
  • 雷鼎鳴:美國怎樣違反世界秩序為所欲為?面對挑戰 如何千方百計挖中國牆腳?
  • 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
  • 林翠華教授: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
  • 曾鈺成:李家超新問責班子有什麼特點?如何達至中央與港人期望?
  • 嚴浩:減肥為什麼不能衝動?晚餐應該怎樣吃才有效果?多吃健康的油才可以減肥?
  • 雷鼎鳴: 美國軍事、工業、傳媒複合體如何影響國策?世界一哥為什麼愈來愈不受各國歡迎?
  • 何毓贄校長x彭智華:學會品賞紅酒有什麼好處?香港可成為葡萄酒中心嗎?
  • 文相濡:用梅花心易為李家超起卦 占卜馬航客機失蹤及英國脫歐均應驗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我的修行路我的修行路 常霖法師
  • 「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 本社編輯部
  • 削弱俄羅斯談何容易削弱俄羅斯談何容易 張建雄
  • 回歸看金融  東方旭日紅回歸看金融  東方旭日紅 陳鳳翔
  • 美版一帶一路 笑到碌咗喺度美版一帶一路 笑到碌咗喺度 胡孟青
  • 姊妹們,網上情緣騙案在香港大增50%:「殺豬盤」渣男的4大特徵姊妹們,網上情緣騙案在香港大增50%:「殺豬盤」渣男的4大特徵 李偉民
  • 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 本社編輯部
  • 陶傑:痛悼邱翔鐘先生陶傑:痛悼邱翔鐘先生 編輯精選
  • 世界要解決兩大虧損才能既濟 世界要解決兩大虧損才能既濟  張建雄
  • 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 袁彌昌
  • 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 施永青
  • 李家超班子出爐 曾鈺成:新班子具備堅定愛國愛港政治立場李家超班子出爐 曾鈺成:新班子具備堅定愛國愛港政治立場 本社編輯部
  • 文言的困難文言的困難 陳章華
  • 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 本社編輯部
  • 俄烏戰爭影響內政 美宜懸崖勤馬俄烏戰爭影響內政 美宜懸崖勤馬 黃錦輝
  • 忙中閒與閒中忙忙中閒與閒中忙 譚寶碩
  • 淺析李家超的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淺析李家超的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 盧兆興
  • 新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擔當新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擔當 廖書蘭
  • 旗要三面旗要三面 蔣匡文
  • 民主與民權民主與民權 馮應標

推薦作家

  • 施永青
  • 廖書蘭
  • 鄭明仁
  • 管仲連
  • 何漢權
  • 陳鳳翔
  • 馬國川
  • 陳弘毅
  • 張建雄
  • 葉德平
  • 張灼祥
  • 湯文亮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