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文言經典的學習,年長的一輩,當會記得一些中學會考中文卷「中國語文與文學」(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所考核的文言經典篇章。那年代中文要拿A,得把那些文言篇章,背得滾瓜爛熟。要考入港大,更要認真研讀全是國學經典的《中國文選》,那是學習文言經典的全盛時期。
其後,會考課程改革,白話文站到台前,古詩文雖未完全退出舞台,卻只是個「閒角」;小學的情況更甚,教材中的四詩八文,只是對語文「文學」學習範疇的交差。
語文水平每況愈下 重設範文能否改變?
基於中學生的語文水平每況愈下,教育局於2015年設置12篇必修文言經典範文,列人DSE卷一的考核範圍。中文科由「無得溫」變成「有得溫」,但這「有得溫」僅佔中文評核的7%。今年教育局以「加強中小學中國文學作品及文言經典教育」為由,推選93篇文言經典作品,納入中小學不同習階段習,以施行中國文學作品及文言經典「教育」,高中的建議篇章,包括DSE指定的12篇文言經典。
值得注意的是,由2024年開始,DSE中文科評核改變,只餘閱讀能力的卷一和寫作能力的卷二。由於分數比重的調整,卷一甲部指定文言篇章的總分由7%提升至12%,再加上卷一乙部的文言篇章考核,中國文學作品及文言經典的教、學、考,實不容忽視。
教學,是一種藝術,發揮這藝術的人是老師,具有教學藝術的老師,能就教材的特色,進行教學設計。其主軸是學科的特定要求與評核取向。教育局明言中學階段的文言經典學習,是「作為學生閱讀輸入的核心部分」,要求學生「透過熟讀精思,掌握篇中文學、文化內涵」。可從2015年12篇文言範文開始,文言文的學與教,均聚焦於應試。
學生或會「熟讀精思」,但因評估沒有「文學、文化內涵」,故這部分會被忽略。今天在文言文高調回歸的情況下,如何以「文學、文化內涵」作為重點,結合學生的應試目標,進行教學,實在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筆者試兩岸四地,尋找有關DSE中12篇文言經典的教學設計,看四地的老師的教學藝術,連結今天文言經典的教學要求,讓學生增進文言文學習的完整性、深度和廣度。茲以荀子《勸學》為首,對課題進行探討。
如何教導荀子《勸學》?
就荀子《勸學》的教學設計,國內外的老師多以分析起步:知識目標的分析、能力目標的分析、情感目標的分析、難點的分析、重點的分析。課堂教學的安排,從整體感知開始,採用不同的課堂教學結構:預習、導學、寫練,再結合不同的文言文教學法,如四讀文言文教學法、六步文言文自學指導法、六環節文言文教學法……進行文言經典教學。
教學的藝術,視乎教師的修為。在參閱多個《勸學》的教學設計後,筆者覺得以下的一個設計,頗有特色,茲簡單記下重點,與同工分享。
目的一:
- 引起同學對文言篇章學習的興趣、態度和習慣
- 培養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自學能力
導入學習篇章的特色
1. 教師透過PPT出示下列句子,請同學細心品讀,然後說出特點。
- 「平淡是一口白飯,大口的吃,似沒什麼滋味,細細嘴嚼,卻……」
- 「平淡是一本冗長卻富哲理的書,每天翻閱它,都會有新的收獲,用心讀它,心靈的幽潭就愈充盈多彩。」
2. 在同學品讀後,老師請同學以品讀的感受,用合適的語調,讀出句子,然後說出對句子的感覺。
(同學對句子感覺的回答:很形象、意味深長……)3. 老師板書配合提問目的答案,然後提問:「平淡本是一種感覺,或是一種境界,是抽象的。但這兩個句子,卻沒有給你抽象的感覺,原因何在?」
(同學回應:用了比喻修辭,把平淡比為白飯、比為富哲理的書。)4. 老師述說:「非常正確,意義因比喻而精警,文段的結構因比喻而有連貫,有氣勢,有文采。若用比喻來論說不易理解的道理,會有什麼效果?現在就讓我們看看荀子的《勸學》。荀子的《勸學》屬什麼文體?」
(同學回應:論說文。)5. 老師述說:「你們寫作的論說文,一般都顥得枯燥單調,但這篇文章,題目很悶。千百年來,卻為人傳誦不衰,膾炙人口,當中原因,和比喻論證有關,現在請同學按你昨天的預習,以比喻論證,對第一段進行精學分析,稍後和同學分享。」
(老師在黑板寫上學習重點:1. 理解思想內容;2. 學習論證方法,突破比喻論證)
目的二:
- 建構同學對文學、文化素養和品德情意
篇章教學完結時,教師派發《勸學》的全文譯本,請同學閱讀,並找出荀子勸人「學什麼」及荀子時代的「君子」的角色和特質,為學習「論君子」作出準備。
目的三:
- 讀寫結合,參照《勸學》的文章結構,以《勸教》為題,仿寫一篇文章。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其基本理念是建構學生的自發、互動與共好。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必要留意考評局的評核目標和評估的趨勢,因為教學還存有功利。
新學年剛開始,筆者在此順祝各位工作愉快,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