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教育局提倡於中小學教授文言文,希望學生透過古詩文感受到語言文字之美,豐富對我國文化的認識。「我們希望透過語文學習,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他們運用語文的能力,同時兼顧品德培育和文化薰陶。」(教育局網頁)
自從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最後報告(2020)指出,身為中國人應懂得欣賞中華文化和中國文學,並建議從小開始培養學生欣賞中國文學作品和文言經典,不少學校都開始將相關內容加入於課程當中。那麼,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學習好,記得牢呢?
背誦或理解是件苦事?
學習我國語文,很特別的地方是背誦佔了一個重要的部分,只要學生能夠背誦上一定數量的文章,那麼,在運用時就能手到拿來,豐富到文章的內涵。
但是同一時間,對於不少學生而言,背誦或理解文言文是件苦事,為什麼呢?首先我們要知道一些事情。
第一、文言文與現代漢語的距離。我們現時運用的白話文,其實不過是上世紀才正式流行的產物,歷史比文言文短得多。話雖如此,在明清時期,白話文已經開始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在此之前,人們主要用文言文作為主要的書寫載體。不過在文言文的歷史中,也因歲月流逝而有所不同。在我們理解文言文時,不能純粹採用現時處理閱讀理解的方法去閱讀文言文,而需要用到一些方法來解碼,才能將文章重新翻譯出來。假如學生不懂得利用本身的語文知識來破譯文言文,或者解碼過程不得其法,自然覺得那是件痛苦的事。
第二、古代與現代生活環境的距離。當我們閱讀文言文時,所說的事物很多時都和現代有很大分別,例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當中說到茱萸,現代小朋友們已經很少接觸到了。又例如寒食節經常出現在古人的文章之中,可是我們現代已再沒有寒食節。但對於古人來說,只要他們讀《金縷衣》、《憫農》等作品,肯定甚具共鳴,因為那都是他們日常生活所見的事物,化成凝練的詩句,讀起上來,反覆朗誦時自然更能感受到時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和情感。但對於為興趣而需要租田來耕作的現代人,學生要明白當中古詩文的情感又多了一層隔閡。
文言文的解碼策略
儘管有以上的困難,只要教師能夠留意並且着意解決,學生要背得好,明白內容並不是難事。
首先,教師必須教導學生文言文的解碼策略,而且要告訴他們兩者的關係,例如利用配詞或高效識字的方法來理解文言文,選擇最適合的可能,那就較容易理解文章內容。另外就是整體理解,明白上文下理,在開始說及內容時先教導學生文章的背景,包括作者以及寫作背景,那樣就較容易明白作品的意思。
另一點很重要的就是須帶學生進入文章的意境。例如教《憫農》,如果在炎夏當中帶學生前往郊外的綠田園,嘗試耕種的話,我相信學生對於「汗滴禾下土」及「粒粒皆辛苦」會有具體的體會。而欠缺古代生活經驗的我們,我們亦可透過虛擬實境(VR)來填補這方面的空白。
再加上領會古詩文中的音樂性,朗讀時着重抑揚頓挫,甚或配上樂曲,定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古詩文的音樂美。對此筆者也常作嘗試,希望為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降低門檻,提高興趣。如有興趣可以透過連結聆聽相關古詩文:
由此可見,如果學生能夠代入、體會古詩文中的內容,從牽引情感處着眼,對於明白文章內容有莫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