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走了一趟慕名已久的莫高窟(又名千佛洞),除了參觀石窟內的繪畫、雕塑和建築外,我也觀看了附設演視館的數碼電影《千年莫高》,和全球首部以石窟藝術為題材的超高清8K數字球幕電影《夢幻佛宮》,印象很好。數碼技術的確大大提升了普通老百姓對石窟藝術的認知。
參觀石窟之外,我還觀賞了當地製作的大型歌舞戲《又見敦煌》。這是一個融入式的表現,觀眾站着觀看迎面而來的敦煌歷史重要人物,由西漢的張騫到解放後的敦煌研究院研究員。戲中有多條主線,其中一條是描述上世紀初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圓籙,其弟子意外發現內裏藏有由4世紀到11世紀(十六國到北宋)總共5萬多件文物的藏經洞(第17窟)。發現藏經洞往後十多年,王圓籙分次被外國人包括英、法、日本和俄國半騙半買地拿走了大批文物。戲中將王圓籙描繪為一貪圖小利的莽夫,錯手令國寶流落異鄉,劇本藉此機會大賣愛國情操。
王圓籙「賤賣」國寶 言人人殊
王圓籙「賤賣」國寶一事,時人有不同的看法。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認為王的破壞是毁滅性的。胡適卻認為王不知道經卷的價值,最初還以經卷燒成灰燼和水服用治病,推銷給村民。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說:他將全部心智投入修復廟宇之中,自己並沒有花費賣文物所得的金錢。
中國人往往以國寶流落他鄉為憾,但其實今天不同國家的博物館和研究機構共享資源已經很普遍。VR技術發展神速,不久將來,我們可以通過3D眼罩觀看世界上任何一所博物館的展品。古物存在哪裏,再也關係不大。從地球人的角度,誰能夠將古文物保存得最好,發揮最大教育作用,東西便應該存放在哪裏。文革期間,敦煌研究院同仁聯同居民,力拒紅衛兵搗亂,莫高窟受損有限,是僥倖。不然, 便是另一宗「物失求諸野」。
被稱為「敦煌的女兒」敦煌研究院前院長樊錦詩,在她口述自傳《我心歸處是敦煌》提到藝術和文化是國家氣象的反映。參觀莫高窟的入場費和《又見敦煌》票價一點都不便宜,反映今天大陸遊客的消費力。但敦煌也很爭氣,地方弄得很乾淨。能夠將古蹟數碼化地表現出來,也是缺錢不行。
樊錦詩的自傳,憶述一個知識分子與國家的關係,內容很豐富,下期再介紹。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