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一位被尊為「詩仙」,一位被稱為「詩聖」,是最著名的兩位唐代詩人。相比杜甫,李白生前已是名滿天下,「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杜甫則要到死後四十多年才獲另一著名詩人元稹推崇;儘管文學家韓愈有「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的詩句,為兩人的蓋棺論定,但杜甫生前不為人所重,雖當過一些像「左拾遺」、「工部員外郎」之類不大的官職,一生飄零,只活了59歲,這樣的一位落拓詩人,文學史為什麼還是要選擇他呢?
祖上文韜武略 宗室血脈自信
國史教育中心最近舉辦講座,邀請了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劉躍進教授,為我們解讀杜甫在中國文學史上能夠不朽的原因。
劉躍進教授指出,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人們看到的大多是杜詩中的現實意義和憂國憂民的情懷,不過杜甫其實是很自信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偶題》)劉教授認為,杜甫的自信源自四方面:
一、遠祖的武功儒術──杜甫的十三世祖杜預是西晉名將兼史學家,他因平定江南,以功進爵當陽縣侯,所注《左傳》亦流傳至今。
二、祖父的文學傳統──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詩人,名句「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傳誦一時。杜甫因此自豪地說:「詩是吾家事」、「吾祖詩冠古」。
三、皇室的姻親血脈──杜甫的外祖母、外祖父的母親都是李唐宗室,杜甫也有皇族血統,因此他的家國情懷、忠君愛國,以至後人說他「一飯未嘗忘君」,與其皇室血緣實有關係。
四、盛唐的豪邁自信──唐朝詩人素有漫遊之風,李白嘗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上安州裴長史書》)盛唐的進士備考,最重要一個環節,就是漫遊南北,投詩獻賦,借此積攢聲譽。杜甫也走着和其他詩人相同的道路,從20歲起漫遊江南,24歲考進士不第,又開始漫遊北方,「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壯遊》)。天寶三年(744)結交李白、高適,翌年又結識了李邕,並與眾多詩人名士飲酒射獵,這是他一生中最快意豪邁的時期。
生不逢時 舉進士不第困長安
劉教授指出,杜甫一生中,大部分時間「生不逢時」。天寶五年(746),35歲的杜甫進入長安,翌年,他趕上了一場特殊的考試,因宰相李林甫自編自導的一場「野無遺賢」的鬧劇,導致「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天寶十年(751)參加另一場考試,又沒有下文。他自嘆:「我,棄物也,四十無位。」他的豪邁與自信遭到前所未有的挫折。
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這年杜甫44歲。面對如此巨變,與杜甫同期的許多盛唐詩人,他們的作品並未很好地反映這場巨大的社會變亂,唯獨杜甫,他的作品如實地反映安史之亂的社會現實。而從安史之亂到元禛、白居易、韓愈、柳宗元等人登上詩壇,中間的二、三十年,唐代詩壇幾被杜甫的光輝籠罩,杜詩有「詩史」的美譽,絕非偶然。
亂世寫詩篇 字字句句皆是淚
然而,反映時代離亂的詩歌,令杜甫登上詩壇頂峰,一字一句,卻是從離別的痛苦體驗中鑄成的。
天寶十五年(756),6月,安祿山亂兵攻破潼關,玄宗奔蜀。7月,長安陷落,唐玄宗亡命四川。為避戰亂,杜甫攜家小離開奉先(今陕西蒲城),向北逃難,一直跑到鄜州(今陕西富縣),聽說唐肅宗在靈武(今寧夏)即位,杜甫便隻身前往,中途被叛軍俘虜,押往長安。翌年初春,被困長安,思念家人的杜甫寫下著名的《春望》一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至德二年(757)2月,唐肅宗將「行在所」遷到鳯翔。4月,杜甫冒險逃出長安,奔往鳯翔。寫成《自京竄至鳳翔喜達行在所》三首,中有「死去憑誰報,歸來始自憐」等句,肅宗感杜甫之忠誠,任其為左拾遺。然而,不久又因上疏營救被罷職的房琯,引起肅宗不滿,幸得宰相張鎬營救,才得以獲免。這個時候,杜甫才意識到自己的可憐、卑微和無奈,他的詩更加把個人、家庭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成為史詩一般的作品。
三吏三別 哀民間疾苦如史詩
乾元元年(758)秋天,唐軍收復長安、洛陽兩京,肅宗回到長安,杜甫也回到京城,但旋即出為華州功曹參軍,這年冬末,杜甫回洛陽省親,寫下了史詩般的作品《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三別》(《新婚别》、《無家别》、《垂老别》)。如寫官軍點兵「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但「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故勸慰民眾,官軍師出有名,撫養優厚,「送行勿泣血」,郭子儀將軍像父兄一樣呢!(《新安吏》)既深刻地寫出安史之亂中的民間疾苦,同時也反映了詩人的矛盾心情:既看到人民的苦難,又深知平定叛亂的重要,實不得已而為之。
體現崇高美感 苦難鑄成不朽
劉躍進指出,杜甫的詩無疑有許多的哀愁,但他並不是計較個人的得失,而更多是為了百姓生活的困苦而悲歌、為家國的命運而憂傷。顛沛流離並沒有讓詩人意志消沉,反而激發了他的創作激情,他的詩風由過去的輕鬆豪邁,轉為沉鬱頓挫。劉教授認為「這是杜甫的創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安史之亂平定後,遠在四川的他寫下生平少有的暢快詩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那麼,文學史為什麼選擇杜甫?劉教授認為,杜甫寫美,往往從細微處描寫,卻體現出崇高的美感。他常常寫悲慘的生活、寫社會動亂,但我們依然可以從中看到希望,依然可以感受人間的溫暖。「像杜甫這樣千千萬萬的普通民眾……他們的苦幹實幹,他們的樸素平凡、勇敢頑強,還有他們的深明大義,都在詮釋着一個古老民族的家國情懷和不屈品格……杜甫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詩魂,這是歷史的選擇。」
縱觀杜甫的一生與身後的名聲,劉教授以三句話作總結:「文學不能離開時代,文學不能離開人民,文學理應表現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