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教育中心(香港)得到語常會贊助,製作了名為《博博妙妙學古文》的古文教學套,採用動畫手法,生動有趣地教授古文,獲使用過的師生一致好評,值得大力推廣。
中文是延續了數千年的語言文字。古文基礎紥實,無用置疑,乃是學好中文的重要門徑。可是,現代人畢竟與古代社會割裂,這就成了很多學生學習古文的硬傷。因此語文老師都會在詮釋字詞、句式的古今義上花盡心思。另外,帶學生進入作品的時代背景,也會對學生理解起事半功倍之效。事關作者直抒胸臆;讀者視文如其人,向來均為主要的解讀方向。
不少同工在這方面都已達化境,我無意班門弄斧,再說什麼創見、大道理,只想提出三項易被忽略的背景知識,互勉之。
紡織品具錢的意義
首先,要知道紡織品在古代有貨幣的功用。我國為農業社會,傳統生產模式為男耕女織,所得農作物既為食用,亦代表財富,至今我們收取工資,依然稱作「出糧」,正是來源於此。那麼與農作物相對應的紡織品,也有相同意義。古代農民很少機會接觸銅錢,更莫說金、銀了。所以,農民繳納田租地稅(叫作「納糧」),都是交實物的。這狀況起碼在唐代「兩稅法」推行後,才逐漸改變。而養蠶取桑更一直被視作經濟活動,例如:新莽時規定無業遊民,要罰布帛一匹,則是「罰款」;唐代「租庸調制」的「調」,明言布是繳稅的門類;宋代對外繳的歲幣,紡織品就是其中項目。
理解到布並非衣服那麼簡單後,碰到《孟母戒子》、《賣炭翁》一類作品,自然可以有更深刻的解釋了!
留意寓言故事角色的國籍
接着,要說先秦寓言故事中,通常會標明角色來自某國,這不是作者偶爾為之,而是別有深意。情況就如現今,我們介紹某人的國籍或成長地一樣,從中就能對對方有個大概印象了!
舉一普遍情況作例:要是故事主人公為宋國人或楚國人,那多半都是被嘲諷的對象。前者,因為是商朝遺民,看在春秋戰國一群周室姬姓諸侯眼內,自然以勝利者看待戰敗者的角度,要揶揄一番;後者處在南方長江流域,在自詡文化高人一等的中原諸侯視角,少不免取笑一下未開化的蠻夷。
故此,解釋守株待兔、揠苗助長、智人疑鄰、刻舟求劍、畫蛇添足、自相矛盾等成語時,看到總是在做蠢事的宋人、楚人,不妨多作闡述,或許能啟發學生更多思考。
兩大養馬區與邊事相關
還有,要擴闊地理眼界,認知長城並非「邊界」,長城外的廣大幅員,與中原皇朝歷來均頻繁互動。當中分別位於東北的蒙古草原和西北河西區域,為我國兩大養馬區。以西北的山丹軍馬場為例,由西漢抗擊匈奴開始,歷經二千多年,至今仍為我國軍隊提供戰馬。至於,東北的廣袤草原,正是多個以騎兵見長的遊牧民族發祥地。
騎兵在古代戰爭中,有機動快、衝鋒強的優勢。可知每個朝代能否掌握這兩地,都關乎其國防,影響其對外關係,這必然會觸動文人,成為墨客筆下素材,以致抒發於作品。
同工教授邊塞作品時,可以此為切合點引導學生,相信會令他們另有一番體會。
結語
《莊子》有謂:「得意而忘言」,說明言與意,實為表裏關係。同理,要學好古文,離不開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國向來有文史哲不分家的傳統,這道門檻確實要學子下苦功,才能跨越,若有多些像《博博妙妙學古文》這種優秀教材問世,絕對是師生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