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是次特首《施政報告》以「砥礪前行 重新出發」為題,當中就「培育人才及青年發展」獨立一章,清楚顯示對教育、香港年輕一代未來發展的重視。本會將就有關內容,作出十點回應:
1. 本會對提出教育遠景「要培養青年人成為有素質的新一代,對社會有承擔、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這是教學專業所樂見,並予以肯定及支持;
2. 就德育及國民教育方面,《施政報告》提出深化《憲法》、《基本法》,本會認為教育應盡快列出具體的,可行的方案,讓學界有所掌握及開展。就中國歷史科方面要加強考察,應考慮香港、國家及世界的結合。而高中階段,五年內,中史科應列入必修(兩堂)卻不用必考。而每年中史科15萬的撥款,未用者應給再延期,已用得其所者亦予以獎勵,加添撥款。另每年撥予全方位學習基本之運用,應加大可用範圍;
3. 處理高中通識科不斷爭議,本會認為要認真面對、認真解決,因此,因應全部學科發展布局、師生互動學習為本,本會向來建議通識必修科只可分成合格與不合格,教科書宜參其他各科教科書的審核程序,必須要送審。學校必須從審核書目中選取課本,如有校本教材必須提交教育局查看。而撥出空間,按課題需要,加強境外考察,增加活知識及擴闊視野有必需。長遠而言,教局應考慮通識科是否要取消考試,以發揮通識科的特性與彈性;
4. 教育局也應審視其他與國內發展相關的內容及試題,如歷史,地理,以免重蹈2020歷史科的覆轍;
5. 優質教育基金應加強撥款,推動創新及有特色的《國家憲法》、《基本法》及《國安法》的教育,從而加強守法意識及行為實踐,了解守法的重要及違法的代價;
6. 《施政報告》頁九提及「對於18歲以下有悔意而非涉及嚴重罪行的被捕人士,警方願意視乎情况考慮採取……警司警戒」本應認同,此一多從改過自新的教育原則處理,並應從速落實;至於被判監禁的,不論是懲教所或勞教所,也必須進行法律教育,特別是認識《基本法》和《國安法》,以及紀律的訓練;
7. 就教師素質方面,政府將會加強培訓,提升操守。本會認為教育局要應再定更具體落地措施 。對近日教育局敢於嚴正處理嚴重失德個案,本會認為方向正確,亦予以支持;
8. 電子學習方面,受疫情影響,學校教育進入新常態。認同《施政報告》於優質教育基金預留20億元支援學校及老師推行混合教學模式,然電子裝置發展迅速,而學校、老師、學生使用又刻不容緩,建議必須簡化有關程序,避免繁瑣行政工作;本會更進一步建議,教育局成立加強版電子學習推動津貼,小學50萬,中學100萬,24班以上學校可加至125萬,只需每年向法團校董會報告即可,確保讓學校、老師及學生得到適時的支援;
9. 《施政報告》提出協助青少年在大灣區就業、本會建議在中學的生涯規劃加入相關規劃,以協助學生認識大灣區的未來發展,並盡早作出規劃;
10. 現今家居在深圳,無法返回香港學校就讀的眾多學生,教育局應成立專責部門聯同相關學校,提供各方的支援,以作必要而適切之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