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華德福教育主張以人出發,重視身心全面發展。它將兒童的成長分為三個階段,分別培養兒童的創新思維、社會才能及分析理解能力、批評思維等。教育哲學在於發展自由精神。華德福教育是世界最大的另類教育運動,於德國影響尤深。)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所謂天命,不就是上天為我們的生命所作的計劃嗎?這是我在2001年離開十五載警務的崢嶸歲月,在澳洲修讀 Steiner Education(一般稱為 Waldorf 華德福教育)時老師的開場演說。
華德福教育的創始人魯道夫·施泰納指:
「教育,是通往自由的歷程,我們最大的努力一定要放在培養自由的人,讓人有能力定義自己的目標,指導自己的生活。」
在我而言,這說法是孔子所說的「天命」的現代版。
正是這個西漸東來的教育,讓不少為孩子尋求理想教育的家長,在探索尋覓的過程中,成就自身的生命得到啟發和滋養,從而找到自己的「天命」!與國內的朋友共事,遇上不少原為律師、銀行要員、出版商等不同專業的人,卻為了孩子放棄事業,放下身段受訓成為華德福教師;也有不少家長團隊捐獻出資數千萬買地建校。
華德福教學 推動文化發展
中國成都華德福學校在2004年開辦,三個老師,只得七、八個孩子;及至2006年起開展幼兒及中小學教師培訓課程,將華德福教育的火苗,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短短11年間,擴展至今將近400多所幼稚園、30多所小學,還有培訓中心和治療教育學校,遍布神州大地。遠至新疆、東北三省,南至深圳、香港,都有華德福教育的足跡。
在台灣,1996年台灣的幼兒教育引進華德福教學,有宜蘭的「慈心華德福幼兒園」以及台中的「娃得福托兒所」,歷經20年的艱苦經營,如今的發展可以用遍地開花來形容;從民間興學、以私立的實驗學校型態進行,更有宜蘭慈心以公辦民營、甚至在桃源仁美和台中雲林縣的公辦公營的模式,以至有教學系統的團體自學,發展出全新局面。
發展所及,與華德福教育相關的生物動力農耕、人智醫療,治療教育、藝術如繪畫、優律司美、里拉琴、自然建築等項目都在不同的在地文化領域開展了。文化發展的同時,政治生態也在急促變動。2014年底當選台中市市長的林佳龍,就是磊川華德福實驗學校的家長,任立法委期間大力推動實驗教育三法,同年立法院三讀通過了「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學校實施條例」,為實驗教育提供了更有利的環境,緊接着在市長競選政見中大力支持台北市發展實驗教育的柯文哲醫師,也順利當選。
孩子喚起成人對價值的追求
我們眼見台灣華德福教育發展的碩果,然而在法規改革的背後,是幾許艱辛的經營,多少無私的奉獻,無數人的生命歷程完成徹底改寫!
以宜蘭慈心華德福實驗學校為例,幼兒園在轉型後半數家庭離開,在1999年艱苦經營之際,小學蹣跚地從家教班開始,到師訓展開,凝聚眾多有志的理想之士;到如今有說島內3,000移民,由為孩子尋求理想的教育,到自身生命的根本轉化,見證了教育作為文化重建的關鍵,植根於生活當中。
或者說,是孩子帶領他們周圍的成人找到生命的道路;孩子喚醒了我們內在的愛,重新觸碰到過去被理性抑壓着的感覺,喚醒內心對善、美、真的追求⋯⋯就如磊川高中部的成立,就是家長們為下一代兒童默默地、心甘情願地付出努力而蓋成的,在給予與祝福之中,體現了自我的生命價值!
從來,華德福學校都是由家長們結集力量和勇氣建成,大多數都是在非學校的型態下開始,有在家中的車庫、村屋的豬舍、也有在連牆壁也沒有的竹棚!當社會潮流都重視安全感,以升學銜接着眼,敢於讓孩子在非體制內的家庭園就讀的家長,正是因為對孩子真心的愛,對未知的前景懷抱着勇氣和信心!沒有政府或企業支持,單憑滿腔熱誠,結集家長形成社群的力量,為的是為孩子創造成長的空間,陪伴孩子的智慧生成,成為自己!
2015年底,成都華德福學校創始人之一、校長李澤武,被騰訊思享會評為2015年度「時代知行者」,獲獎理由是:「他讓中國父母認識了應試教育之外的路徑:尊重不同文化和個體,注重人的個性發展,讓每個孩子成長為不同的自己。」
這就是華德福教育作為個性教學的願景,讓孩子將自己內在的自我呈現出來,長成自己的樣子。就像植物生態學般,當中有古參樹天,有改變世界的英雄,也有一些不起眼的小樹,同樣的吸風飲露,為過路人送上樹蔭涼風。
我們能讓孩子長成自己嗎?
(封面圖片: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