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球掀起一股智慧城市(Smart City)熱潮,領先國家及地區均致力發展創新科技、推動相關技術和基建設施,務求有效整合城市的組成系統和服務,以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優化城市管理和服務,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質素。在急速城市化及人口持續增長的影響下,專家估計2050年全世界人口達90億,當中七成人口將住在城市裏,而智慧城市發展所產生的效率、效能和效益,對解決城市人口膨脹所帶來的壓力和負擔起着關鍵作用。
各國致力建構發展智慧城市
歐美有不少智慧城市的早期案例:紐約首先通過數據挖掘、監測和分析,有效預防了火災,目前數據項目已擴大到2400項,涵蓋學校、圖書館等人口密集度高的場所;倫敦則在多年前已透過數據管理交通,例如在2012年奧運會期間,收集來自閉路電視攝影機、地鐵咭、手機和社交網絡的即時資訊,確保火車和公車路線只有限地中斷,保證交通暢順。在亞洲,中國內地在智慧零售、大數據應用、電子貨幣方面均發展成熟並領先全球;而新加坡近年在智慧城市發展上更成功「超英趕美」,在 2017 全球 20 個最佳智慧城市中排行第一,民眾使用智慧手機普及率高,政府也致力於發展結合交通運輸、公共安全、保健服務等智慧科技,生活上只要「一鍵」就能完成各項需求。
香港智慧城市發展起步時間較遲,開始時亦只著重資訊科技基建,較少與市民日常生活質素及公共服務效率扣連,以致在早年備受批評和競爭壓力。特區政府近年正積極研究如何將香港發展為世界級智慧城市,並推出「香港智慧城市藍圖」,以推動創新科技為主軸,涵蓋出行、生活、經濟、環境、政府、人材(智慧市民)等範疇,算是我們近年一份較全面的發展計劃。
香港發展智慧城市的機會與挑戰
我親身投入創新科技、搞智慧農業已有一段不長不短的時間,對香港在發展智慧城市的機會、挑戰,以及一些必要條件,算是有一些切身的經歷和體會:一個世界級的智慧城市,必須具備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即是我們在發展智慧城市的過程中,在資源開發、投資方向、技術發展和制度變革中如何將環境、經濟、社會、文化四方面盡量達致平衡與和諧。
以香港為例,我們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大力推動金融科技(FinTech)的發展理所當然,作為智慧城市中首批重點創科範疇亦合情合理,但若果我們只在傳統重點領域(如金融、醫療、地產、物流、專業服務等)投入資源、開發技術,卻對食品供應和安全、能源科技、環境保護這些重要領域上缺乏投資,以至香港將來的食品及能源需求均長期依賴進口補給,而任由環境持續被破壞,那我們所發展的智慧城市就是先進但不具可持續性的,亦因此不能真正達致改善市民生活質素這基本目標。
培育兼具視野和技術的智慧城市人才
那我們應如何構建香港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市呢?答案是:必須培育兼具視野和技術的人才。智慧城市需要高科技術人才去進行數碼化(digitalization)工程、開發人工智能(AI)、大數據收集分析與應用、建立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及各大電子平台(如電子商貿、虛擬銀行)等複雜技術工作,這不難理解,亦是政府投資創科教育的重點,近期推出的「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及創科實習計劃,便是典型的例子。
然而,單靠硬技術並不足夠,可持續發展需要為環境、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找出發展的平衡點,這需要我們在教育改革中引領新一代去建立環球視野、了解本地機遇和挑戰、培養對社區的人文關懷和聯繫。以我從事的智慧農業為例,我們與本地多間中學合作的教育項目,在傳授學生最新農業科技知識之前,我們團隊會向他們分享全球農產品供應及安全問題、本地農業所面對的挑戰、傳統農業經濟與環控農業科技的發展和分別等知識,務求令學生在對身處的地方和周邊地區的農業格局有基本的認識之後,才進一步學習技術。
不僅如此,在使用最新的農業科技種出新鮮安全的蔬菜後,我們和學校安排學生把成果與附近社區有需要人士分享,從而讓他們了解到當前社會基層人士在日常生活上所面對的問題,增強學生在環境、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相關知識,令他們學習得來的技術有了應用的靈魂,也讓將來有志投身創科的新一代有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香港在智慧城市發展的道路上走到了分水嶺,究竟我們是在構建一個環環相扣的可持續發展城市?還是只在以科技重複重點產業提升的老路?這個不僅是政府及創新科技界需要探索的方向,也是香港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