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教育專業和管理權責

教育專業和管理權責

要求學校「升Band」、「攞獎」,是很典型的「校董式要求」了。但嚴格來說,這是很不專業的要求。

鄭楚雄 作者: 鄭楚雄
2019-05-08
細說文教

標籤: 升Band土皇帝慣於安逸教師校董校董會校長
如何在教育專業和管理權責的層面上有合適的作為和表現,很決定於才能、品格、專業認知,不是簡簡單單的工作「培訓」可以達到目標。(灼見名家圖片)
如何在教育專業和管理權責的層面上有合適的作為和表現,很決定於才能、品格、專業認知,不是簡簡單單的工作「培訓」可以達到目標。(灼見名家圖片)

有校長訴苦:有時校董會向校長提出主要工作表現指標,要幾年後將學校由Band 2升上Band 1;要在校際音樂節、朗誦比賽、體育比賽爭取到名次,甚至攞獎牌,提高校譽。校長不能一個人完成所有工作,要求老師加把勁兼顧課外活動,加強拔尖補底。但老師慣於安逸,跟不上工作要求,結成黨派對付校長。

這段描述,說明了現今教育界,「校校有本難念的經」,校長覺得委屈:不能因一些突發事件把矛頭全針對校長,或把校長說成慣於玩弄權術、虐人成癖的土皇帝。

細心分析上文所提及的工作表現指標,幾個工作階層各有要求,各自追逐自己的利益。當利益沒有適當的協調和緩衝,引發的矛盾,積累起來會到了難以解決的地步。箇中實況,糾葛之間,同時也就成了教育專業不彰,管理權責不明的濫觴。

要求學校「升Band」、「攞獎」,是很典型的「校董式要求」了。但嚴格來說,這是很不專業的要求。Band 2學校都為中中,收納生員的素質參差。學校在社區中有一定的定位,家長選校,這些都是無法鑽入英中的次選。要用幾年時間變成Band 1,即是要這批素質參差的學生,讀了幾年書,在DSE中考到超高的成績,也能製造極高的大學入學率,改變家長的觀感。有沒有可能呢?學生資質有限制,過份催谷只會製造抑鬱和恐懼,沒能提升足夠的競爭力。現在的學界,只有聽聞英中要力保不「降Band」,不被逼成為中中。用艱苦的努力由Band 2升上Band 1,較普遍的例子,可能要追溯到教育開始普及化的30、40年前。至於「攞獎」,也是要加強課外活動的訓練,過分的也會影響學習和生活作息。學生來求學,都是希望各按能力和性格,讀最匹配的學校,得到適當的培育,日後立足社會,而不應都是協助提升校譽和「升Band」的棋子。

校董會是校長的「僱主」

作為校董,縱使都是有心人士,但卻不是全出身教育界,也未必有太深厚的教育認知。他們為功利好,為全心改善學校素質好,拋出一個不大可能的任務,可能是壞事多過好事。

理論上,校長都應是專業人士了,對於校董的過分要求,應用耐心和誠意去認真解釋,引導校政發展循一條健康的道路前進。但現今制度,校長雖不由校董支薪,但感覺上校董會就是僱主。而且確實是校董會有權決定校長的任命。所以校長接到工作表現指標,不用懷疑,絕大多數是上「情」(功利指標)下達,而非下「情」(教學難題)上達的。當工作下放時,特別是要求過於嚴格,遇到阻滯,「慣於安逸」的指摘就會跟隨出現。

其實如果真的是因應一個人的才能、品格、專業認知來聘任教職,確信這人是有教育理想,有認真投入的工作態度,在現今教學工作極之繁瑣的情況下,「安逸」不知從何說起。而這「安逸」居然能令人「慣」,那更有可能是校政的布置很早便出現問題。或者,壓根兒教師就不是適合的教師,是因個人好惡、人事請託、教會推介而聘用的教師。

在2004年通過並至今執行的《校本條例》中,對辦學團體和校董會的權責是有很明晰的規定的。法團校董會的職能是「按照辦學團體所訂定的抱負及辦學使命而制定學校的教育政策」,同時「確保學校實踐其辦學使命」(40AE條)。抱負、辦學使命諸如此類,理論上都是很嚴肅和認真的,是各按潛能本質把育人使命發揮得最全面和理想,為社會培育需要的人才,也把人物培育出適當健全的人格,肩負未來的發展使命。看來看去,這些都不應是很短視、很功利、很無知的工作要求。

校長的角色,如果只是校董會有理或無理工作要求的二傳手,不作分析過濾,以至辯解抗爭,落到執行的環節,製造教學難題以至人事糾葛是無法避免的。如何在教育專業和管理權責的層面上有合適的作為和表現,也很決定於才能、品格、專業認知,不是簡簡單單的工作「培訓」可以達到目標。

更多精采文章

  • 做一個好校監絕不容易做一個好校監絕不容易
  • 堅持不懈 ‧ 勇往直前──專訪周黎明校長堅持不懈 ‧ 勇往直前──專訪周黎明校長
  • 結構性的權威結構性的權威
  • 學校從成功到卓越的本事學校從成功到卓越的本事
  • 「有權盡用」不利社會和諧「有權盡用」不利社會和諧


鄭楚雄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從事多年文教工作,長期為報章撰寫政治、文化、教育等評論,亦從事書法創作。八十至九十年代出版過多種教材。作品有《困學集》、《過渡期香港政論文輯》、《在教改的前沿上》、《教場觀隅錄》、《那年那月,教育大事件》、《教學論爭,記錄在案》、《你不可不知的中國文化40問》、《你不可不知的文學的人生啟迪》等。
View all posts
標籤: 升Band土皇帝慣於安逸教師校董校董會校長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王文興(1939-2023)不僅以「慢寫」著稱,還提倡「精讀」。(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小說《家變》奠定文學地位 作家王文興84歲逝世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張翔周一深夜發表聲明,指留意到近日有造謠者一而再將校內的機密資料外洩,並蓄意扭曲事實。(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報道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右) 與新聞博覽館副主席陳淑薇討論「極端天氣的應對及啟示」。(香港新聞博覽館圖片)
灼見報道

梁榮武現身香港新聞博覽館 談極端天氣啟示及應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1
李家超在國慶酒會致辭,讚揚香港人「有橋」、「食腦」,識得靈活走位,多次轉危為機。(李家超社交平台圖片)
灼見報道

李家超:《施政報告》歸納市民意見 拚經濟做實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1
從台灣巡防艇角度看涉事漁船,雙方距離接近。(YouTube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台扣押大陸漁船17人 指撞傷巡防艇擬索償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30

影片

  • 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
  • 雷鼎鳴:白宮處處針對中國制度自欺欺人?形式主義民主制度令美國走向衰敗?
  • 陳文鴻教授:如何識破美國表面和解的對華陰謀?貿易、投資有什麼長期打擊中國的戰略?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 黃錦輝教授:共和黨為何反對美國陷入俄烏戰爭太深?中國逐漸偏離歐美 不依靠西方經濟?
  • 陳鳳翔:美國向中國提出「四不一無意」是真情還是假意?為什麼中俄愈走愈近,中美愈走愈遠?
  • 陳文鴻教授: 中俄朝等陣營如何反抗西方霸權?印度怎樣與美國聯手東拒中國?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張五常教授:對迷茫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學好中文為何一定要背誦經典詩文?有哪些推薦?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賞月賞月 常霖法師
  • 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 施永青
  • 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 常霖法師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本社編輯部
  • 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 編輯精選
  • 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 張建雄
  • 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 本社編輯部
  • 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 本社編輯部
  • 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 梁振威
  • 香港政府的反擊香港政府的反擊 湯文亮
  • 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本社編輯部
  • 我們在期許些什麼?我們在期許些什麼? 潘銘基
  • 跑江湖的三把刀跑江湖的三把刀 李志強
  •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本社編輯部
  • 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 張灼祥
  • 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 張建雄
  • 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 本社編輯部
  • 「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 編輯精選
  • 災禍集中之啟示災禍集中之啟示 蔣匡文
  • 飲酒與享受飲酒與享受 黃珍妮

推薦作家

  • 陳鳳翔
  • 陳文鴻
  • 周光蓁
  • 譚新強
  • 艾雲豪
  • 劉銳紹
  • 李志強
  • 張建雄
  • 盧兆興
  • 陳文鴻
  • 翁美茵
  • 常霖法師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