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出身的陳美齡(Agnes Chan),在她34歲時,遠赴美國史丹福大學攻讀教育學博士學位。不僅自己是名校高材生,Agnes還把三個兒子送入史丹福唸書,成就了一段一門四傑的佳話。教育媽媽Agnes之前出的《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在香港大賣,其育兒經更讓不少家長讚嘆不已。今年,她與長子金子和平攜手推出一本《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兩人分別從家長及孩子的角度來分享Agnes的教養方式。
多國生活成長經歷 成就非凡人生
金子和平(Arthur),陳美齡與日本丈夫金子力的大兒子。Arthur出生於加拿大,成長於日本和美國,從小就在多元文化環境下成長。母親Agnes在史丹福唸她的博士學位的時候,Arthur也隨同母親到美國生活,他那時候也在學校的托兒所待過。等母親獲得博士學位後,她也把工作重心放回在日本,一家人就回到日本生活,Arthur是在日本度過他的童年。到了上小學的年齡,Agnes把Arthur送進一所國際學校唸書,接受的是英文教育而不是日本教育。對此,Arthur表示:「我很感恩自己從小就沉浸在英文世界中,所以後來才能很快適應美國的生活。」
上完初中,Arthur覺得自己準備好接受一項新挑戰,所以他打算去美國唸高中。對於他這個決定,Arthur也感恩母親給予他無限的支持,「當時我跟母親並沒為了這個決定談很久,只是跟她說我想去美國讀書。雖然她會有顧慮,但她還是支持我的決定。我後來就去了一間很特別的寄宿學校唸高中。」Arthur是在南加州的一所寄宿學校The Thacher School唸高中的,不同於東京的都市生活,Arthur在美國唸高中的時候體驗了很多戶外活動以開拓眼界。談到他剛到學校那時,他說自己被許多新鮮事物所吸引,例如他們第一天到學校,老師就讓他們準備牛仔帽、牛仔褲、牛仔靴,新生還需要照顧馬匹,彷彿過着西部牛仔的生活。學校還有個露營公園,他們要買背包、睡袋,為一個星期的露營活動做準備。甚至聽到學校說「如果帶了槍就放進儲物櫃裏」的時候,他也感到十分震撼。Arthur還表示在寄宿學校讀書的那幾年,培養了他獨立自主的一面,「對於讀過寄宿學校的我來說,大學生活就不是那麼特別了,畢竟我在高中時期已經離開家裏,在學校跟朋友一起住宿舍,還要自己洗衣服,所以我很快就能適應大學生活。」
Arthur感恩自己擁有較高的先賦條件,不過他覺得自己跟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雖然我出身在一個有教養的家庭裏,家人比較富有,對社會也是有影響力的,但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覺得沒什麼特別。我很幸運能擁有這一切。但是,我覺得自己就是個普通人。」Arthur確實是幸運的,從獨自前往美國唸高中,到後來考上了史丹福;但他跟大多數人一樣,都需要透過努力奮鬥一步一步地打造自己的人生。
追隨母親腳步 考上夢寐以求的史丹福
在The Thacher School度過了多姿多彩的高中生活,Arthur於 2005考入了史丹福大學唸國際關係和經濟學。當問起史丹福是不是他的第一志願,他說:「我當時申請大學提前錄取就只報了史丹福。」雖然Arthur有去參觀別的大學,但史丹福似乎成了他唯一的志願,「我們也有參觀過東海岸的學校,我挺喜歡耶魯大學、喬治城大學,因為我對國際關係挺感興趣的。我有去參觀哥倫比亞大學,說實話,紐約是個有趣的地方。不過,史丹福始終是比較全面、綜合型的一所學校。不管我是想讀政治、國際關係還是其他專業,史丹福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而且,那裏的校園環境優美,再加上我母親是史丹福的校友。我最後還是選擇了史丹福。」
談到Arthur為什麼主修國際關係,他不禁莞爾一笑,說:「是受到我母親的影響吧,她的頭銜或許是歌手,但她還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參與UNICEF(聯合國和平基金會)的工作、寫作還有很多慈善工作。作為一名中日混血兒,我好像是面對着一個蠻有趣的政治局勢,就對國際關係有很濃厚的興趣。」
除了Arthur考上了史丹福,他的兩個弟弟也跟隨母親和大哥的腳步踏進了同一個校園唸書,創造了一門四傑的佳話。對於最小的弟弟考上了史丹福,母親Agnes才能安心樂意了,Arthur表示:「他(弟弟)考史丹福其實是比我多了5倍的競爭壓力;我考進史丹福時的大學錄取率應該是10-12%,但他是3%,他考進史丹福其實是比我戰勝了更大的困難。」
毫無疑問,很多亞洲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進名牌大學,Arthur也給了學生一個考史丹福的錦囊: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Arthur坦言:「如果你是招生負責人,會收到一萬份入學申請表,當中有80%的學生都會有出色的學業成績,有70%的會彈鋼琴,有50%的會有義工經驗。但最後脫穎而出的只有15%,甚至是3%的學生。學生確實需要品學兼優,但不是說一定要會彈鋼琴,又或者有很多義工經驗;更多的是要讓自己擁有與眾不同的一面,讓這一面成為了自己的競爭優勢。父母確實可以幫助你考好試、學鋼琴,但始終還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變得與眾不同。我想想我那些史丹福的朋友,確實都是很特別的人,才能成為那15%,甚至3%的學生。」
開拓國際視野 在成功路上兼程並進
無論是大學時期還是畢業後的Arthur都樂於接觸不同的人事物,緊握機遇地打造自己的人生。在大學時期,Arthur主修國際關係和經濟學,不僅是開拓了他的國際視野,還培養了他的商業思維。Arthur表示,在2007年的時候,美國人都在討論中國的未來發展,他便決定親自到中國一探究竟,於是就到北京大學唸了三個月的書。除此,Arthur也在華盛頓待了四個月,曾跟喬治‧布殊政府的人打過交道,為其智庫工作。Arthur說:「當時跟不同人相處,能夠參與政策制訂確實是挺有趣的。」
對於2009年大學畢業的Arthur來說,2008年那時經歷了金融危機,他和同學都在擔憂自己是否能找到稱心的工作,「那時我跟我同學都很迷茫,在想我們到底能做什麼。」所以還沒畢業時,他就開始實習,累積工作經驗。後來在機緣巧合下,他認識了在DCM創業投資機構工作的朋友,於是在四年前他投身於投資的工作。時至今日,Arthur自己創立了一間房地產科技的公司(RealScout),他說:「房地產服務屬於金融資產,做這類服務確實能帶給人致富的機會。不過我想經營這間公司,更多的是為了圓夢。聽到顧客說在我們的平台中找到夢寐以求的房子,我也會有很大的滿足感。」Arthur抓緊機遇,一步一步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對孩子關懷備至的教育媽媽
亞洲社會中有不少父母都望子成龍,對孩子寄予厚望,實行「虎媽式」棍棒教育,這些父母便成為香港社會眼中的「怪獸家長」、日本社會口中的「教育媽媽」。
問起Arthur是否覺得母親Agnes是嚴厲的「教育媽媽」,他表示:「我覺得用這些詞彙來評論家長的教育方式都很容易以偏概全,並不是所有關心孩子教育的家長都是怪獸家長、虎媽。父母當然希望我們注重學業,但不會給我們很大的壓力。她也會希望我們有一技之長,例如讓我們學彈鋼琴;但更希望我們學習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技能。所以,從小到大我都是因為對某件事感興趣才會去做,當我決定了要去做,自然而然地希望有出色的表現。回首過去,我發現自己並沒有為了迎合父母而做某些事,我都是為了自己才去做的。就像是那時說要去美國唸書,也不是父母的主意,是我自己提出來的。」
Agnes並不會強逼他們讀書、參加課外活動,她會指引孩子走一條正確的道路,給予他們獨立成長的空間,再讓他們決定自己的人生。這樣看來,Agnes確實是個「教育媽媽」,是個懂得教育孩子的媽媽,而不是強逼孩子成才的媽媽。
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作為教育學博士的Agnes,把三個孩子都送進了世界一流大學,一門四傑受到不少人讚賞,很多父母紛紛奉Agnes為家庭教育的楷模。談到他們的家庭教育, Arthur表示三兄弟都很感謝父母對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他透露自己上學時,並非全職媽媽的Agnes都會堅持幫他們準備早餐和午餐便當。除此,母親還會教他們英文功課,父親教他們日文功課。
Arthur還表示三兄弟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一直伴隨左右,而且他們家很重視親子相處的時光。「我們很重視一家人相處的時間,不會因為父母的工作繁忙,又或者是我們要專注學業而減少相處的時間。例如我們一家人會看電影看到十一點,別人會說小孩應該早點睡,但我們覺得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時光更重要。」
在相處的過程中,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Arthur說:「我母親跟父親是一起工作的,很多時候我們在家會聊父母工作上的事情。從那時候開始,他們就影響着我怎麼批判思考,我也開始有些比較成熟、務實的思維。或許也就影響到我現在受訪時會怎麼思考、怎麼回答問題。」除此之外,Arthur還毫不吝嗇地表達了自己對父親的敬愛。「我覺得父親是個很特別的人。他是個土生土長的日本人,但跟我母親結婚後,他就面對着一個蠻國際化的情境。他是個很好的父親。很多人都會對亞洲男人有種刻板印象,認為他們只注重工作、忽略家庭,但我父親會花很多時間跟我們相處,我們會一起討論日本政治、日本文學。我真的很愛我父親。感情上,或許我更愛我的母親;但其實,很多時候我父親是我的一面鏡子,他影響着我的言行舉止。」所以,家長除了要重視言傳身教,還要給孩子樹立榜樣,才能讓孩子茁壯成長。
母子推新書 談家長不要做的事
前不久,Agnes和Arthur以「媽媽說」及「兒子說」的形式共同着作了新書《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Arthur表示有讀者反饋,市面上很多育兒書都是從母親的角度去說怎麼教育孩子,這些書未必能反映出孩子自己怎麼看待父母的教育方式。所以他們兩人攜手推出這本新作,母親在書中談自己的育兒心得,讓讀者注意自己教育孩子時應該避開的地雷;而Arthur就緊接着談談自己對這些教育方式的看法,再跟讀者分享一下自己的成長故事,讓讀者感受到Agnes式家庭教育的成效。
Agnes結合理論及實踐,提出了35個「不」,當中包括:「不要拿孩子與他人做比較」、「不要勉強孩子上課外活動」、「不要把工作擺在第一位」、「不要預先對家務進行分工」等。其中,說到上課外活動的時候,Agnes在書中指出父母若想孩子學習一門才藝,是需要跟孩子坐下來好好商量的,而不是強逼孩子去參加課外活動。她表示在三兄弟小時候,她覺得演奏樂器有利大腦發育,就讓孩子們去學習鋼琴。但後來發現孩子們並不想練習,她是耐心問孩子為什麼不想彈鋼琴,才知道大兒子想要吹色士風,而二兒子和小兒子更想學結他。她也沒再勉強他們學鋼琴,讓他們學習自己想學的樂器。Agnes勸讀者不要強迫孩子參加他們不喜歡的課外活動,「在發現孩子真正喜歡的課外活動以前,請父母耐心地觀察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吧。」兒子Arthur對此表示,「所謂適合自己的才藝,我覺得應該是自己『能學好的東西』,比起彈鋼琴,他覺得自己吹色士風更容易上手,於是更想要學吹色士風。他還說自己儘管未能成為會彈鋼琴的帥小伙,但他也感謝母親讓他接觸鋼琴而大有收穫──「無論什麼領域,學習新事物的技巧都是很重要的。就算是沒能長時間堅持下來的課外活動,在過程中也能自然掌握技巧,比如應該怎樣和老師或其他學生相處,怎樣練習,怎樣保持學習動力等等,所以不存在什麼不用功。」
對於作為孩子的Arthur來說,這本書記載了父母如何教導他們三兄弟的教養方式;而對於剛步入婚姻生活的Arthur來說,上一代的教育方式影響他如何養育下一代,這本書就成了他未來養兒養女的參考書。
相信為人父母的各位看完這本書,都能夠從教育媽媽Agnes身上取經,了解自己育兒時不應該做的35件事。要知道,這本書不僅僅是幫助家長學會怎麼教育孩子,還是幫助家長學會怎麼成為好爸爸、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