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眾人之事,可是在威權管治的桎梏裏,政治操作從來不在光天化日的陽關道,而在參與者別有懷抱的獨木橋。
至於橋下,總是濁浪滔天,分不清社稷棟樑抑或政壇敗類的衣冠塚。
韓非子的〈說難〉(註1)就寫出他在獨木橋上,欲取得君主的信任,藉以發揮抱負的深刻體會。其中令人不寒而慄的陳述,既是面對危局的警惕,亦見無可奈何的憤懣(註2)。
韓非子本來是韓國的貴族。生逢亂世,他秉承荀子的性惡論,鑽研「法」、「術」、「勢」的治國之道,褒貶商鞅、申不害與慎到之說切中要害,並予以融合拓展,令法家學說更上層樓。他雖然口齒不伶俐,沒有得到韓國君主的重用,但「治亂世、用重典」的主張深得秦王歡心,甚至要羅致以為心腹。
據說,韓國被秦國擊敗後,因為願意差遣韓非子出使秦國,因而得到秦王寬待,可見他舉足輕重,一時無兩。
七危八忌 步步為營
〈說難〉一文列舉各種勸說君主的難處,並建議有志從政者,必須揣摩心理,迎合上意,以期獲得垂青,一展抱負。文首以「破立法」點題,否定一般見識,指出勸說君主的難處,不在於智謀、辯才和陳辭的勇氣,而在於「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
韓非子行文斬釘截鐵,條分縷析,基於事實,毫不敷衍──描述君主的治國心態,他列舉了「為名」、「為利」、「表面為名,實則為利」三大類別。一般讀者會按前文「表實」、「名利」的思考模式推想後論,預期有「表面為利,實則為名」的第四類,可是回顧歷史,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君主。行文留下一點空白,更顯得這是緊貼現實的真知灼見,令人眼前一亮。
然後承接上文,韓非子道出君主所關心的,唯有事功的成敗,而在戰時狀態及支配大局的角度而言,成敗的關鍵是計謀的韜藏縝密。這對於未得到君主信任的說客來說,是個嚴重的語境危機。韓非子舉出七種招致殺身之禍的情況(註3)和八種惹起君主猜忌的行為(註4),條理井然,周密細緻,凸顯了勸說者身陷天羅地網、動輒得咎的高危狀態。儘管行文氣勢如虹,措辭造句排山倒海,但背後的涵義,總教人對從政的志士仁人產生怵惕惻隱之心。
飾其所矜 滅其所恥
韓非子對人性的陰暗瞭如指掌,所列舉的君主心態,非一般人所能想像。
在威權主宰一切的社會格局,介入政壇就要面對種種關乎生死榮辱的危機,韓非子襟懷天下,他認為要趨吉避凶取得發揮的機會,首要之務是顧存君主的尊嚴,並以殷勤的態度予以討好──「飾所說之所矜而滅其所恥。」他針對人的弱點,羅列十三項迎合上意的建議(註5),意義在於成就個人及社會的事功──「大意無所拂悟(忤),辭言無所擊摩,然後極騁智辯焉。此道所得親近不疑而得盡辭也。」韓非子為了實踐抱負,並不以卑躬屈膝為恥辱。
至於討好君主有沒有底線,韓非子沒有明說,但所列舉的應對之道和引用伊尹、百里奚等例子,都只是降低自己的身份形象,並非違背道義,圖取個人利益。文末的總結,更以「龍」比喻君主,為全文的委屈點出一線曙光──「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攖)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
不過,為了實現政治理想,明知山有虎而偏向虎山行,絕不是棋盤上的博弈,或者運動場上的較量,入世未深者,絕不能兒戲!
小結:韓非子的悲劇
韓非子的智謀足以折服秦王,可是,他敵不過李斯的讒言陷害,死於獄中。他們都是荀子性惡論的傳人,韓非子長於治國理論,聲聞國際,而李斯善於操弄權術,隻手遮天。最後,韓非子的學說為秦王所用,取得天下,其人則招致同門妒忌而成為異國孤魂。
另有一說,韓非子曾針對姚賈而向秦王進諫。姚賈素來獲得秦王信任,且能以善巧言詞化解自己的危機。結果韓非子雖欲效忠於強秦,反惹得秦王的猜疑而招致殺身之禍。
政途險惡,可見一斑!
注釋:
- 〈說難〉
- 無可奈何的憤懣:韓非子另有專文論述──〈孤憤〉。
- 七危:
「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語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
「彼顯有所出事,而乃以成他故,說者不徒知所出而已矣,又知其所以為,如此者身危。」
「規異事而當,知者揣之外而得之,事泄於外,必以為己也,如此者身危。」
「周澤未渥也,而語極知,說行而有功,則德忘;說不行而有敗,則見疑,如此者身危。」
「貴人有過端,而說者明言禮義以挑其惡,如此者身危。」
「貴人或得計而欲自以為功,說者與知焉,如此者身危。」
「強以其所不能為,止以其所不能已,如此者身危。」 - 八忌:
「故與之論大人,則以為間己矣。」
「與之論細人,則以為賣重。」
「論其所愛,則以為藉資。」
「論其所憎,則以為嘗己也。」
「徑省其說,則以為不智而拙之。」
「米鹽博辯,則以為多而交之。」
「略事陳意,則曰怯懦而不盡。」
「慮事廣肆,則曰草野而倨侮。」 - 十三項迎合上意的建議:
「彼有私急也,必以公義示而強之。」
「其意有下也,然而不能已,說者因為之飾其美而少其不為也。」
「其心有高也,而實不能及,說者為之舉其過而見其惡,而多其不行也。」
「有欲矜以智能,則為之舉異事之同類者,多為之地,使之資說於我,而佯不知也,以資其智。」
「欲內(納)相存之言,則必以美名明之,而微見其合於私利也。」
「欲陳危害之事,則顯其毀誹而微見其合於私患也。」
「譽異人與同行者。」
「規異事與同計者。」
「有與同污者,則必以大飾其無傷也。」
「有與同敗者,則必以明飾其無失也。」
「彼自多其力,則毋以其難概之也。」
「自勇其斷,則無以其謫怒之。」
「自智其計,則毋以其敗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