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會議於上周正式通過政府架構改組方案建議,當中包括下屆政府改組為「3司15局」及增設3位副司長職位,這此改動將牽涉增加政府每年經費約1億元。筆者認為這決定並不貴,而且很有必要。它有助特首當選人李家超在下一屆政府「以結果為目標」,有效地施政。
關鍵指標 忌死板處理
增設副司長是李家超的建議。筆者認為李家超絕非無的放矢,他先後當過保安局局長及政務司司長,所以很了解不同政策局之間在溝通上,以及司長在協調各政策局上所面對的困難,因此實事求是建議對症下藥。政府改組之後,新政務司及財政司分别掌管9及6個政策局,各局統籌工作由兩位正副司長分擔,管理分工的架構清晰。
李家超早前在競選政綱提出,對下一屆政府的第一個任務,要求新政府於百日内制定關鍵成效指標(KPI),這政策間接地配合落實政府改組的工作,正副司長可以利用明確的KPI來定期評核各局的表現,信賞必罰,提升施政效率。然而,在制定KPI方面,筆者建議政府不宜太死板,把指標個別獨立處理,避免政務顧此失彼。
例如,政府只為滿足推動經濟增長KPI,而忽略市民福祉的話,香港整體社會發展便難免會受影響。就此,政府可以考慮以一籃子帶有不同權重比例指標,進行綜合性成效評測。例如,政府可以採用「平衡計分卡」(BSC)方法分別從財務、市民、內部流程與學習成長等4個關鍵範疇,去定期衡量各局對內和外的工作績效。
創科局改組 須緊貼十四五規劃
行會所通過的政府架構重組方案並非新概念,現屆政府在2021年《施政報告》中已有所建議。可是在過去幾年,「黑暴」事件、立法會瘋狂拉布、新冠肺炎病毒擴散、公屋輪候時間超長、貧富縣殊等問題嚴重地困擾香港,窒礙香港各方面的發展。這些問題也暴露出政府内外部協調不足,部門和部門之間潛在「穀倉效應」(Silo Effect),出現各自為政的低效現象,嚴重拖慢政府施政。所以,這些現象再一次支持行會通過議案的決定。而筆者對創新及科技局的改組尤其關心。
創新科技是香港支柱產業之一。科技及創新對香港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然而香港是個商業型社會,科創必須「接地氣」,才能「提升香港競爭力」。所以下一屆政府「以結果為目標」,將會擴大現屆創新及科技局的職能,改名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此安排反映出李家超非常重視創科,鋭意利用它來促進香港再工業化,推動香港經濟發展。
筆者建議下一屆政府在創科工業政策上緊貼國家「十四五」規劃發展方向,積極融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對香港賦予「一個樞紐,三個中心」的定位,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等。因此,2021年《施政報告》所建議的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對香港非常重要,而其中以新田科技城及落馬洲河套區為中心,興建國際創科中心的任務,是香港創科及工業發展的關鍵。
利用大數據 改善施政效能
另外,筆者建議新局深化其轄下的效率促進辦公室,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技術,分析各政府部門的工作及彼此之間協作的效能,讓司長更好把握,採用既定KPI評核它們的表現。再者,司長更可以利用分析結果進行内部資源調配,甚至乎進一步作架構改組。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中文大學一直積極支持政府在粤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校方在河套區附近(福田)設有科創中心,鼓勵教授、學生、校友與灣區企業協作,推動中大科研成果向内地轉化,促進香港内地科技融合。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