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張五常,產權經濟學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已經成為眾多香港考生準備應試的必讀之物,甚至被納入學校的補充教材中。一名學者之觀點主張,影響公開考試課程如此深遠之事例,於香港教育史上亦可謂前所未見。張五常教授近年來鮮少接受媒體訪問,這次應一位初中生邀請,暢談80多年來做研究學習的心得,回憶當年向世界一流經濟學大師請教的那段求學時光,並真誠地傳授了學習中文的獨門秘訣,以期給予年輕人的有價值的指引。
在本節訪問中,張教授認為只要敢於發問,就能夠打開一道又一道的知識之窗,看到不同景象。此外,他認為人的想像力是電腦無法取替的,所以我們要善用與生俱來的想像力。至於大學選科,他認為應首重興趣,而選擇熱門專業學科時,必須想清楚自己是否具有相關素質和道德水平。
發問的力量
在張教授那一紙風行的經濟學暢銷書《賣桔者言》中,曾提及學習知識的三大秘訣──興趣、發問和專心。相比起其他國家的學習風氣,香港學生過重背誦,不善發問,我就此向他請教為何發問如此重要。
張教授認為所有的科學發明及知識進步,都是「問」出來的。早在1969年,他的博士論文的起點就來自問了一個沒人問過的問題──「為何業主租金收入減少,卻會選擇佃農?」。
經過細密分析及推論,這本博士論文竟然推翻了200多年來經濟學家對於相關領域的傳統知識,建立了新的經濟解釋。這就是張教授在經濟學界的開山之作──《佃農理論》。
回顧教授的研究生涯,基本上都來自於發問,而發問的動力,來自於態度上的求知若渴和方法上的善於觀察。為了尋找答案,他離開了舒適的辦公室,摒棄了枯燥的數學模型,從象牙塔中來到街頭巷尾,在現實世界中進行觀察和探討。
譬如為了研究社會耗費(social cost),他跑去位於華盛頓州的果園,觀察及訪問養蜂者和農場主的關係,之後寫出了〈蜜蜂的神話〉這篇論文,推翻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米德教授(J. E. Meade)的理論。
這一切的動力,就是來自發問。
至於如何發問,他曾經提出幾個重點,第一是臉皮要厚,不要害怕;第二是不怕問得淺;第三是發問前需要做準備工夫,而不是漫無邊際,無的放矢。
由此來説,只要我們能夠發揮「問」的動力和能力,就能夠打開知識之窗,看到另一番不同景象。
無法取替的想像力
談到人的自主性,我就聯想到高科技和人腦的問題。究竟電腦會否取替人腦?人類的思維能力會否變得越來越差呢?
張教授說很多人都有這個看法,認為電腦將取締人腦。但是電腦卻有一個無法解決的先天限制,那就是無法擁有人類天生的想像力。
就好像第一個將花朵比喻為美人的,肯定是神來之筆,也全拜想像力所賜。這一點電腦就無法做到。它不可能,也不可以無中生有,無緣無故,前無古人的將花比喻為美人。
故此,電腦的能力即使無比強大,且不斷升級,但在想像力這方面,永遠都是差那麽一點點。但這一點點,就是人腦與電腦之間的巨大鴻溝和分別。對於人類的本能和潛力,教授依然充滿信心,認為所謂的電腦即人腦,「都是胡說八道」。與其杞人憂天,我們不如想想該如何善用自身的想像力。
大學之道 如何選科
談到這裏,教授也談起了大學選科。他認為一切該以自身興趣為準則,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科目,才能事半功倍,才能真正學有所成。
至於香港學生熱衷於報讀大學神科──醫學或法律,有的學生甚至視之為唯一出路,對此現象張教授並無厚非。但他卻認為在報讀醫學課程之前,必須認清自己的秉性及心態,是否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愛心。
此時教授回憶起一件有關他的大兒子Ronald(張思遠)的事情。Ronald是美國著名的兒科醫生,在兒童癌症領域卓有成就。有一次教授打了幾天電話都找不到兒子,後來才得知這些日子他都陪着病人家屬,無法回電。在電話中,兒子非常難過的告訴爸爸,「這個患了癌症的孩子在我手上去世了,我要陪着他的家人,他們需要我。」
張教授認為社會上有不少不負責任的牟利醫生,也有許多見錢眼開的無良律師。如果醫生做不到具備愛心和責任感,律師做不到公正處事,那就不做也罷。
説起兒子的切身經歷,教授甚是感慨,我也深受感動,體會到作為一位仁心仁術、毋忘初心的醫生真是一點也不容易。
施悅曦:
拔萃女書院中三學生,生於梧桐葉落,桂子飄香之時。從小熱愛音樂和閲讀,是學校合唱團、管弦樂團(大提琴)、古箏樂團、模擬聯合國校隊及中文辯論隊的成員。對每事好奇,喜歡看四季變換的顔色,聆聽八方人士的話語。
施林海:
香港註冊中醫師,從事中醫藥行業,師從歐陽衛權教授和李賽美教授,近年參與李賽美教授主編之《名師經方講錄》系列叢書,擔任副主編。平素醉心攝影、盆景、奇石及舊物收藏,篤信文化和藝術能夠豐富人生。 聯繫電郵:manuscript1976@gmail.com,憑欄瑣記專欄作者。
張五常專訪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