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拜登可用的3種對華手段

拜登可用的3種對華手段

美國早已失去遏制中國冒升的機會,若勉強為之,卻可能把中國變成自己的敵人,成就了自我應驗的預言,十分不智!

雷鼎鳴 作者: 雷鼎鳴
2021-02-19
用經濟學做眼睛

標籤: 奧巴馬拜登普世價值特朗普秦國蘇聯衝擊國會山莊黑暴
軍事上奈何不了中國,經濟利益上輸給中國,美國搞外交便只能由實變虛。(亞新社)

U.S. Vice President Joe Biden looks on as Chinese Vice President Xi Jinping delivers remarks at a State Luncheon in the Chinese President's honor at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in Washington, D.C., on September 25, 2015.

軍事上奈何不了中國,經濟利益上輸給中國,美國搞外交便只能由實變虛。(亞新社)

拜登上台後,外交政策似有3個重點:一是修補被特朗普破壞了的與盟國關係,二是重新加入國際組織,三是延續對華的強硬態度。3個方向的核心其實都是在遏制中國的崛起。

這些政策並非新生事物,奧巴馬年代已有,拜登只是蕭規曹隨而已。但奧巴馬的政策遏止不了中國的冒升,特朗普用更極端的政策,後果更糟糕,中美實力差距進一步縮窄,拜登老調重彈,但彈得響嗎?拜登把中美關係定位為競爭關係,競爭什麼?按照常理推測,應是指如何維持美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或外交上的主導地位,此種影響力或地位亦可為美國帶來經濟利益。

要達到此等目的,美國可有什麼手段?我相信有3大類手段,一是軍事實力;二是利益,尤其是經濟利益;三是意識形態軟實力,亦即西方社會常提及的自由、民主、人權等所謂「普世價值」,並將此等軟實力武器化。但這些策略能扭轉美國相對實力走下坡的態勢嗎?

中國國防穩固 能抵美國攻擊

中國對這些板斧其實十分熟悉,因為中國漫長的歷史中早孕育出相關的智慧,當中又以戰國的歷史最集中演繹過國與國之間可如何博弈。打個岔,近日斷斷續續的觀看內地4套有關大秦帝國的長篇電視連續劇,其製作認真,當中時有使人驚喜的亮點,例如《大秦帝國之縱橫》中張儀的連橫戰略,其對手是搞合縱的公孫衍,而非《史記》中所說的蘇秦,一個歷史劇有膽量挑戰司馬遷?有的,它是根據1973年出土的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的資料,當中顯示,蘇秦是晚期得多的人。

在戰國的博弈歷史中,秦國在立國的頭500年內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在秦孝公(前362至前338)初期,仍被魏國欺凌,及後秦孝公得商鞅變法,才轉弱為強,國力冒升。商鞅後來雖得罪了太多宗室被車裂而亡,但秦孝公的兒子秦惠文王一樣沿用商鞅的新法,並重用張儀在大國間利用利益軍力與外交搞同盟,以應付公孫衍的另一批結盟國家。這時秦國已有足夠的軍事與經濟力量與強敵周旋,其他國家本看不起秦國,到了這時期已變為害怕了。當中很多歷史細節與權謀,可為要明白國際關係的人提供不少參考。

言歸正傳。美國軍力超強,軍費接近GDP的4%,中國則只是2%左右,若論軍費絕對值,美國近乎中國的3倍。不過,美國手伸得太長,全球數百個軍事基地,經常性支出龐大,致使特朗普也希望削減開支及要求其盟國分擔美國軍費。反而中國的軍事力量集中在防守上,省錢得多,軍事開支佔GDP的比重十分平穩,GDP上升才增加軍費。上世紀80、90年代,蘇聯的經濟被軍費拖垮了,今天美國欠債纍纍,若不把軍費轉為發展經濟,會否角色轉換,變成她的經濟被軍費連累,而中國卻變成當年的美國?要注意的是,今天美國軍事力量雖遠勝中國,但在防守戰上,中國中程導彈及人造衞星技術的一連串突破,已經對美國航母有嚴重威脅,美國已無把握在中國海岸2000公里內佔有優勢。這便足夠了,中國並無遠洋擴張的意圖,美國的軍力也就奈何不了中國,中國自己守得住,在外交上便可腰骨挺直了。

在國際間的經濟利益上,美國明顯處於下風。世界200個國家中,130個的最大貿易國是中國,不是美國;而且中國每年新增的資本冠絕全球,可到處投資或助人基建;中國的中產階段市場亦正在急劇擴大。這些條件都是美國所沒有的。

雙重標準的美國普世價值

軍事上奈何不了中國,經濟利益上輸給中國,美國搞外交便只能由實變虛,以所謂「普世價值」團結盟國,打擊中國的武器。此種戰略,戰國時也曾有過。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的仁義道德,套在今天可以變成自由、民主、人權。國與國間若有重要共同利益,根本不需要價值觀作基礎去結盟,若利益不足,才需滿口仁義道德。

不是要放棄仁義道德,這些還是要講的,但美國訴諸於所謂「普世價值」,卻有重大紕漏,不見得能起多大作用。美國的問題是常抱雙重標準,有口說別人,無口說自己。美國的建制對攻入國會山莊的暴徒毫不手軟,但對佔據及破壞香港立法會的黑暴卻稱為民主鬥士,這怎麼不叫人懷疑其動機之虛偽?美國的知識界已在反省「阿拉伯之春」對北非及中東的國家帶來災難,美國在這些地方大肆破壞,受害的多是回教徒,但她卻為了打擊中國的絲綢之路,製造假新聞說中國在新疆搞種族滅絕。其實維吾爾族人口增長率遠超漢人,如何能有種族滅絕?內地有幾名大紅大紫的維族美女影視明星,她們身形瘦削苗條,穿衣甚少,內地有網民笑稱她們可被西方社會描繪為被迫害至衣食不足!西方媒體有關新疆的報道,已被內地人民視為笑話,此點我有同感,因為它們對香港的報道一樣使我們知道是在胡說八道。美國仁義道德策略我也不看好。

我深信中美之間本來不應有利益衝突,合作共贏遠比互相對抗要好。美國早已失去遏制中國冒升的機會,若勉強為之,卻可能把中國變成自己的敵人,成就了自我應驗的預言,十分不智!

原刊於《晴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中美70多年的博弈中美70多年的博弈
  • 美國在阿富汗為何要鳴金收兵?美國在阿富汗為何要鳴金收兵?
  • 領導世紀還是威脅世界領導世紀還是威脅世界
  • 中美百年馬拉松末段中美百年馬拉松末段
  • 氣候合作,美國沒有道德高地氣候合作,美國沒有道德高地

  • 疫症對制度的衝擊
  • 中印衝突影響有限
  • 中美冷戰既濟未濟
  • 勝利在望的拜登相信什麼?
  • 組織力決定勝負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大學院士、經濟系榮休教授、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榮譽總監、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芝加哥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畢業。曾任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副院長等管理職務、北京大學訪問教授、大連工學院工業科技管理全國培訓中心美方教學團成員。雷氏除為全國港澳研究會、美國經濟學會在內四間學術機構會員外,也歷任27份國際專業經濟學報和劍橋大學出版社編輯顧問、委員或審稿員,包括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觀察》與芝加哥大學《人力資本學報》(Journal of Human Capital)。 雷氏亦為香港特區太平紳士、銅紫荊星章獲得者。歷任香港特區政府長遠房屋策略委員會、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扶貧委員會等十多個諮詢架構或法定團體成員。他也是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委員會、台灣陸委會的成員。榮獲第二屆全球傑出華人暨中華文學藝術家金龍獎、2008年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范克廉傑出教學獎。多篇論文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其中四篇獲選入「經濟學關鍵性著作國際文獻館」,並著有《坐港觀天──從香港向外看經濟》、《用經濟學做眼睛》等13本書。另近年部分文章被編入《香港超越內耗》、《香港顔色密碼》等6本書內。
View all posts
標籤: 奧巴馬拜登普世價值特朗普秦國蘇聯衝擊國會山莊黑暴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楊博士花了8年半工讀,學會了公司整體運作方式,以及行業的經營經驗和模式,為創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開始。
灼見專訪

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1
楊孫西博士是香港珠海學院「智珠驪探」系列活動開場嘉賓。
灼見專訪

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31
梁家傑表示,公民黨劃上句點,是因為「沒有人肯接任主席、沒有人肯接任執委」,亦無從籌款,因此很難繼續。(梁家傑Facebook)
灼見報道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8
左起: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以及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教授。(主辦方提供)
灼見報道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23
協助傳統製造業利用創新科技升級轉型,實現智能化先進製造。(Shutterstock)
灼見創科

從研發到製造 推動新型工業化

作者: 香港科技園公司
2023-05-23

影片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敘利亞歷經天災、內戰如何重建? 美國制裁下的文明古國新面貌
  • 黃錦輝教授:G7計劃把北約亞洲化會否得逞?王毅與沙利文會晤能夠改善中美關係?
  • 數碼港CEO任景信:綠色科技如何成為資本新寵、年輕人鍾情的事業?企業怎樣發掘碳數據商機?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阿富汗、敘利亞為什麼是輸出難民最多的國家?揭開塔利班政權神秘面紗
  •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葉問如何智鬥軍閥排長?怎樣三招擊敗日本憲兵教頭?有沒有做過國民黨特務?
  • 太古集團唐偉邦:屋頂耕種,也是可持續發展?今日廢棄之物,是明日可用資源?
  • 曾繁光醫生:社交焦慮症是怎樣形成的? 用什麼方法克服與治療?
  • G20綠色金融推手馬駿博士:推動雙碳要年花16萬億元,錢從何來?歐盟徵碳稅,劫貧濟富?
  • 雷鼎鳴:白宮把美元武器化怎樣害人害己? 全球多國去美元化將有什麼災難後果?
  • 全球高等教育有何值得相互借鑑之處?全球化下的大學面臨哪些困境與危機?──郭位教授大問於市與全球頂尖校長對話系列總結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 陳家偉
  • 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 編輯精選
  • 佛誕感言佛誕感言 常霖法師
  • 小紅書勝IG小紅書勝IG 項明生
  • 除四害除四害 陳家偉
  • 一個社會要容得下幽默一個社會要容得下幽默 陳景祥
  • 21世紀兩個最重要組織:金磚和上合21世紀兩個最重要組織:金磚和上合 張建雄
  • 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 張宗永
  • 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 李偉民
  • 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 編輯精選
  • 隱藏在命盤中的治病方案隱藏在命盤中的治病方案 潘樂德
  • 南韓開始衰敗南韓開始衰敗 蔣匡文
  • 從吳越國「納土歸宋」看兩岸統一趨勢從吳越國「納土歸宋」看兩岸統一趨勢 關品方
  •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本社編輯部
  • 中年幸福婚姻特質中年幸福婚姻特質 羅乃萱
  • 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 張建雄
  • 移民專家的人生多元選擇移民專家的人生多元選擇 張灼祥
  • 流浪漢氾濫的多倫多流浪漢氾濫的多倫多 彭泓基
  • 一膽二力一膽二力 李志強
  • 習近平主席與《星空奇遇記》習近平主席與《星空奇遇記》 陳奕偉

推薦作家

  • 阮紀宏
  • 張灼祥
  • 廖書蘭
  • 列家誠
  • 謝祖墀
  • 周延
  • 張建雄
  • 鄭家寶
  • 羅祥國
  • 溫志倫
  • 張宗永
  • 陳家偉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