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灼見名家 -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 -

抗疫從嚴失經濟 財赤復蘇路漫長

新冠疲情打擊全球經濟,復蘇之路猶如蝸牛般緩慢爬行。(Shutterstock)

新年伊始,新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席捲全球,發達經濟、新興經濟、發展中經濟皆無倖免。有人以第三次大戰作譬喻,殊不誇張。抗疫猶如作戰,擊潰隱形殺手,消耗人力物力財力之大,不下於軍火武器。人命關天,無論檢疫、控疫、防疫等,許勝不許敗,只能不計成本,務求早日消滅病毒。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經濟倒退劫數難逃,12年前環球金融海嘯前車可鑒。

瘟疫無分貧富貴賤,只分風險管理得失。三條防線之中,若檢疫前線守得穩,控疫中線較從容,防疫底線可嚴陣以待,拾遺補漏;若檢疫前線守不住,控疫中線超負荷,防疫底線便只能見招拆招。是回疫症來勢洶洶,幾乎各地前線皆失守,中線告急,醫療體係瀕崩潰,獨力難支撐大局,底線以退為進,只好採取消極措施,封關及封城等防疫。在全球化年代,各地經濟環環相扣,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方有難,各方告急。若環球供應鏈斷裂不全,需求鏈必支離破碎,資金鏈也周轉不靈。

香港是外向經濟體,環球經濟不景氣,怎可獨善其身?上回沙士病毒肺炎(SARS-03),情況雖然慘重,未致環球蔓延,而且疫期不長,三數個月後已解除警戒。環球經貿元氣未損,不出幾個月已復原,也帶動香港經濟反彈。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反觀是回情況嚴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按4月12日數據,環球愈170萬人感染,死亡率高達<6%,長者及長期病患屬高危。第一波內地疫情受控,曙光初露,更有餘力支援各地抗疫。第二波歐美等地仍肆虐,未見緩和,而進入關鍵時刻。第三波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方起未艾,尤其印度、孟加拉次大陸情況堪虞,惟國際社會尚未關注。疫症似延續至秋季,甚至年底始消退。即使最樂觀估計,全面復原也需待明年,百業難免進入嚴冬。

回顧歷史,2008年「金融海嘯」掩至,環球經貿幾乎陷於停頓,皆因供應者及消費者難分,生產鏈、貿易鏈、資金鏈互扣,牽一髮而動全身。新興及發展中經濟,打擊至大,出口停滯,廠商收縮停產,農民工失業還鄉,重操故業;游資撤退,貨幣貶值,金融緊縮。在屋漏兼逢連夜雨的雙重打擊下,經濟民生遂陷困境。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關鍵在次級樓按衍生債務猶如病毒變種蔓延,市場失衡失控,卻互相牽制,形成債務糾纏,資金市場頓陷周轉不靈。針對資金斷裂引起的問題,美國聯邦儲備局當年帶頭大幅減息至零,放寬銀根救市,藉以刺激經濟。發達經濟攜手合作,量化寬鬆,注資市場應急,始安渡難關,迅速恢復秩序,環球經貿復原。不過游資泛濫,利率低、通脹低、增長也低之後遺症陸續浮現,至今仍未解決斷尾。

斯時新興及發展中經濟多實施外匯管制,配合貨幣政策,穩定國內金融。當前疫症蔓延,減低人流、減免社交,是控制感染散播之不二法門。內地疫症恰巧爆發於勞工還鄉渡歲(春運)潮之後,而且主疫區是震央湖北省。中央及時封城、封省、禁足,立竿見影,故官方數字顯示,全國感染率是0.006%,遠低於歐美澳等地。然而客觀形勢有別,外地依樣葫蘆,惜效益不彰,社會及政治體制不同之故也。且以印度為例,臨危封邦封城,數以百萬計勞工兼程還鄉避疫,一時間公共集體運輸超負荷,反助長疫症散播,有機會蔓延全國,情況令人憂慮。

限聚令等防疫措施令香港的經濟活動大受打擊,情況較沙士及金融海嘯更惡劣。(亞新社)

劣況更甚於金融海嘯

金融海嘯與疫症性質有別,對經濟影響也不同。金融風暴下,經濟受制於資金流動;疫症肆虐下,經濟受制於人流物流。資金積壓短缺,量化寬鬆可以紓困。居民足不出戶避疫,消費萎縮凋零,投資裹足不前,市場不景氣,沒有靈丹妙藥可解。早前產油國商議減產平衡供求卻談不攏,祇是冰山一角。況且經濟全球化,各地禍福與共。據投資銀行高盛分析,新興經濟影響至大,尤其南美面對經濟收縮,乃戰後最嚴峻者,更甚於八十年代外債危機。故此抗疫之餘,政府也別無選擇,擴大公共開支,盡力持盈保泰,靜待事過境遷,及早恢復元氣。

英國牛津大學鮑雅力政府學院(Blavatnik School of Government)多位教授,哈棟明(Thomas Hale)、白安娜 (Anna Petherick) 及韋森穆(Sam Webster)等帶領研究團隊,合作編製「政府抗疫對策指數」(Government Response Stringency Index),涵蓋73個國家,比較各地因應疫情變化抗疫政策不斷加強的情況,梳理出對策寬緊與政策效果。指數追蹤11項對策,包括:(1)關閉學校;(2)關閉辦公樓;(3)取消公眾活動;(4)停頓公共運輸;(5)大眾文宣教育;(6)限制內陸人流;(7)管制出入境;(8)財政措施;(9)貨幣措施;(10)加強公共醫療;(11)研發疫苗等。綜合數值自0至100,顯示對策從寬至從緊;方便分析,可再劃分五級:甚寬(0-20);偏寬(21-40);適度(41-60);偏緊(61-80);甚緊(81-100)等,不失為客觀系統分析,有助民眾較好判斷和掌握。

不過單看指數,實以偏蓋全,例如印度、阿根廷諸國,疫情屬第三波,抗疫從嚴,對策級別是甚緊(90以上),經濟也元氣大傷,但復原談何容易。據瑞士國際財經學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估算,3月份外資在新興市場套現證券524億美元及債券310億美元之多,其中目標應是返回本國救災,令發展中經濟或新興經濟雪上加霜。況且抗疫物資幾乎全賴進口,消耗珍貴外匯;疲於奔命之餘,還需保障就業、援助百業,刺激消費,招攬投資等,公共財政捉襟見肘更甚於「金融海嘯」。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4-4-20期)參考「政府抗疫對策指數」,再結合各政府已公佈的抗疫財政投入,整理出一個新圖像,可以讓人比對抗疫指數與抗疫財政措施之關係(見圖)。截至4月1日之數據,第一波中國 (主疫區武漢市) 及南韓(主疫區大丘市),對策指數皆偏緊(60以上),財政措施開支對比生產總值分別約3%及1%,看似偏低,卻非全豹。中國經濟奉行公有制,國有企業主導。抗疫財政措施,實際針對公有制外產業。南韓經濟奉行私有制,不過大企業猶如日本大商社,與政府關係千絲萬縷,轄下有大小個體,組成有實無名經貿共榮圈。抗疫財政措施,也實際針對中小企業。

抗疫財政措施及抗疫對策指數關係表(截至4月1日)
資料來源:《經濟學人》周刊,4-4-2020期,原文:Stringent and Stingy

中國對策果斷從嚴見成效

中國對策果斷從嚴見成效,影響第二三波,各地相繼效尤,指數皆偏緊;法國及意大利等早期猶豫,後亦果斷從嚴,指數更緊(80+)。第二波發達經濟,政府一擲千金救災,德國、美國、日本、法國、英國等,財政措施等於生產總值9%至15%不等。加拿大公共醫療及福利屬經常預算,抗疫財政投入表面偏低(3%)。意大利是歐洲最嚴峻者(其次西班牙),疫症驟至,措手不及,抗疫已焦頭爛額,有待情況現轉機,方談善後,財政投入仍然偏低(<2%)。

第三波新興經濟體,印度及阿根廷之對策最緊(指數<100),惟財政投入仍偏低,分別是1%及<3%。據投資銀行摩根史丹利分析,新興經濟外匯壓力測試,印度實力僅次於俄羅斯,外匯儲備等於外貿赤字及外債到期合計之220%,卻吝嗇財政投入,令人費解,而阿根庭是力不從心,前景皆不樂觀。

回頭說香港,抗疫對策追踪指數應偏緊,即與中國大陸及南韓等相約,令疫情不致於如歐美社會般大爆發。政府剛公佈次輪抗疫防疫基金投入達1375億元,加上首輪300億元,合計1675億元,相等生產總值<6%。若計入年度財政預算之紓困措施1200億元,總計2675億元或<10%之多,投入抗疫資源不可謂少,令財政赤字也擴大至2766億元。與圖中諸國比較,各方面均可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疫症當前,願港人且放下成見,如2003年時上下一心,同舟共濟,克服這次巨大難關。

香港大可連消帶打

近日武漢解封,標誌抗疫已露曙光,不過復甦之路仍漫長。近年國內開放改革遇上瓶頸,產能、產業、資金等市場有待重整。一帶一路倡議,建設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開闢新天地,也帶動國內經濟步入服務產業主導,相得益彰。疫症肆虐,環球人流、物流、資金流皆驟降,經濟陷於不景氣,失業率飆升,打擊面之大實罕有,新興及發展中經濟更甚。當前全球大勢必是抗疫為首,復蘇為先,建設為次。

在這種格局下,資金市場必然緊張,建設步伐難免放緩。香港何不把握難得空檔,當各方建設資源供大於求,成本較低時,利用手上雄厚儲備,加快徵收棕地建屋。此舉既能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又可帶動本地就業,同時更能連消帶打地解決「老大難」房屋問題,讓更多青年及新婚者上樓,各方亦應以救人救災為先,減少內耗,給香港一個喘息機會,令其可轉危為機,重新上路,迎接新挑戰。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