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半年,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不單沒有停下來的跡象,每日確診個案數字近日更屢創新高,而死亡人數也上升至超過60萬,個別城市亦出現了第二波、第三波的疫情,把原先放寬限制、回復經濟活動的計劃都打亂了。不幸地,香港也面對類似的情況;自7月初開始,新增確診個案不斷上升,已有四天單日超過百宗,同一時間有多個社區感染群組,情況令人憂慮,為香港抗疫工作敲響警鐘。特區政府已馬上重新實施嚴厲的防疫抗疫措施,並呼籲市民提高警覺,團結一致,期望盡快再次遏制疫情。
疫情發展
由4月中至6月底接近兩個半月,香港的疫情明顯受控,確診個案以輸入為主(絕大部分是香港居民從海外回港),當中只有零星的本地感染個案,且多屬同一群組。在這段期間,按着「張弛有度」的策略,政府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大部分曾經關閉的商業處所重新開放,市民如常上班上學,公共服務大致恢復正常,而五萬多名應屆DSE考生亦順利完成了今年的中學文憑試。然而,本港疫情自7月5日起急劇轉差,本地確診個案大增,且涉及不同環境、不同行業,範圍廣泛,更有超過四成個案是源頭未明的,大大增加病毒傳播風險,大型的社區爆發一觸即發。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六成本地個案可歸納為多個不同群組,包括首次出現的安老院舍群組、多個食肆群組及公共屋邨住客群組;確診者中有的士司機、食肆員工及顧客、醫院和診所員工、安老院舍員工及院友、私家診所醫生、醫院病人、公務員、學生等等。多個群組同時出現及確診者背景多元,令追蹤接觸者及切斷傳播鏈的工作困難重重。
除了本地確診個案上升外,由於患者中不乏長者及長期病患者,不幸地死亡個案亦同時上升。過去兩星期,共有九名患者離世,令至今本港染疫死亡人數上升至16人。我謹向他們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從抗疫一開始,專家們就強調我們須避免導致本港醫療系統因患者的數量多、病情重而崩潰。目前醫院管理局轄下各醫院的負壓病房及病床使用率已接近八成,為前線人員帶來極大壓力。
同樣承受沉重壓力的當然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和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的同事,他們在“test and trace”(檢測及追蹤)上的工作可說是與時間競賽,因為愈早有對懷疑被感染人士的病毒檢測結果和愈早追蹤到他們的緊密接觸者,就愈有機會截斷傳播鏈。不少同事時常須每天工作十多小時,身心疲累的程度可想而知。為了應付持續上升的工作量,我們已委託三家檢測機構接手在社區為四類較高風險群組的人士做病毒檢測,和外判部分檢測工作給私營化驗所;我亦已要求警務處利用其「超級電腦」(即MIIDSS-重大事件調查及災難支援工作系統)協助追蹤個案。現時有超過90名警務人員及後勤人員投入追蹤個案的工作,當中有超過30名偵緝警務人員在衞生防護中心直接與衞生署人員緊密合作。各警區的偵緝警務人員亦會配合這些人員,到各處跟進深入調查,盡快找出源頭及緊密接觸者,讓衞生防護中心更快作出跟進。
經過多月的抗疫生活,身心疲累的不單是抗疫人員,一般市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抗疫疲勞」,令抗疫意識有所鬆懈。根據梁卓偉教授進行的調查,市民在抗疫初期能做到減少外出,避免去人多擠迫地方或醫療設施,以及減少社交接觸,但有關行為指標在5、6月明顯下降,從而令社區傳播風險有所增加。
抗疫工作
過去一個月政府因應疫情發展落實的主要措施載於下表︰
疫情來勢洶洶,政府不敢怠慢,我們是以今年1月疫情開始以來最嚴厲的措施為基礎應對現時極為嚴峻的疫情,並推行「加辣」措施。與此同時,我們正全速開展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透過公私營合作,加強檢測能力。
強化檢測量有助「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策略,減低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風險。針對臨床和流行病學需要,衞生防護中心和醫院管理局在員工日以繼夜的努力下,過去十日每日平均進行超過1萬個檢測,並按需要向私營化驗所購買服務。此外,我們動用「防疫抗疫基金」,委託三個私營機構自7月中開始免費為四類較高風險的群組進行檢測,包括安老院舍員工、食肆員工、的士司機及物業管理界別的前線員工,估計人數超過40萬。
按政府估計,目前本港私營機構的能力可達到每天不少於2萬個檢測(仍未計及使用「混合樣本」的方法可提高的檢測量),為達到「應檢盡檢」的目標,有關部門正積極協助這些機構加大能力,預計到8月上旬可達每天5萬個,並同時引進其他新檢測機構。除了上述群組外,我非常關心慈雲山區內多個公共屋邨近日出現多宗確診個案,明白到很多邨內居民,特別是長者,都非常憂慮。我已指示民政事務總署統籌為慈正邨及毗鄰有確診個案的屋邨住戶安排免費病毒檢測,希望令市民安心。雖然目前安排檢測方面的工作壓力很大,需時推展,但政府會盡力去做,回應居民的關注。
(二)靈活應變,增加防疫抗疫設施。
因應住院患者增加,醫院管理局已從衞生防護中心接管原先作檢疫中心用途的鯉魚門度假村,設立首個社區隔離設施,供病情輕微或沒有病徵的患者入住,首批23名病人於7月24日入住,從而騰空醫院的隔離病床,接收更多病情較嚴重的感染者。我們亦已開始改裝亞洲國際博覽館展館,同樣用作社區隔離和治療中心,並在有需要時接收因院友被感染而須離院隔離的安老院長者。為彌補檢疫設施的不足,我們最近已敲定在竹篙灣多興建2000個單位,爭取於今年年底前落成,屆時竹篙灣將可一共提供3500個單位,成為本港最大型的特設檢疫中心,可應付有機會在冬季再次爆發的疫情。此外,我們已聯絡更多酒店,讓部分海外到港人士在病毒檢測呈陰性後入住,完成14天強制檢疫。
(三)未雨綢繆,策劃進一步管控措施。
坊間提出若形勢再惡化,香港可考慮採取如其他地方早前推出的「居家令」或「禁足令」,限制市民出外。這些有如「宵禁」的措施,影響深遠,須非常小心行事。目前看來,我們仍有進一步限制處所營業和減少市民出外的空間,應當綜合香港的實際情況,若非萬不得已,不會貿然引用極端舉措。我留意到近日不斷有關於政府會實施「禁足令」的虛假訊息在網上流傳,甚且盜用某些媒體的名義發放假新聞。這些惡意的謠傳居心叵測,令抗疫工作百上加斤,各界應強烈譴責。
中央支持,全城抗疫,萬眾一心
中央一直十分關心香港的疫情變化和支持特區政府的防疫抗疫工作,從最早期調動口罩和其他防疫物資到港,協助滯留湖北港人和在外港人返港,到近日應我要求在加大檢測能力和改裝亞洲國際博覽館為類似「方艙醫院」的工作上提供協助,充份體現對港人的關懷。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又藉此散播謠言,說什麼有內地醫療團隊到香港的公營醫院提供診治服務,或把港人的基因樣本送回內地等。這些人不斷藉機抹黑中央和破壞特區和中央的關係,實在令人氣憤。
過去六個月,全港市民同心抗疫、醫護緊守崗位、政府部門通力合作和各行各業理解配合,令香港抗疫成果備受世界認同。現時疫情嚴峻,我們更須抖擻精神,積極應對,深信香港可以再次走出「疫」境。我懇請大家咬緊牙關,忍耐生活上的種種不便,在未來一段時間堅守社交距離,減少外出。我亦再次呼籲商舖業主和企業僱主,與大家一起共渡時艱,如有需要,政府定當盡力配合。只要大家萬眾一心,我們絕對可以再次克服困境,重新出發。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2020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