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鼠年春節,亦正值全民抗疫之時,身為幼兒家長及照顧者,如何作出努力支持社會,又能讓幼童盡小市民責任?
以有長遠價值的家庭生活來育好孩子,讓幼童懂得照顧自己、照顧他人、照顧環境。打好「責任」為做人的基礎最為重要,尤其照顧自己身體及衛生安全,多做運動,備有強健的體魄,增強抵抗力,做個精神健康的小人兒。從安康的「人之初」為個體根源的穩定發展,不成為醫療系統的負擔,就是直接幫助社會穩定發展,及間接有助國家建設。
這次家居生活教育,來得特別有價值,期望這些基礎生活活動,能令成人在家中帶養孩子時更富使命感。相信孩子這次認知成長的過程,更會令人感恩、感動及感激。
照顧自己的家居生活行為包括:
1.照顧自己──自理能力的培養
穿衣、脫衣、穿鞋、脫鞋、物件歸位、梳頭、擦鼻涕、洗手、扣鈕、拉拉鍊、刷牙、數口、洗臉、剪指甲、穿拖鞋、擦汗、洗澡、洗頭、倒水喝水,自我餵食等等。
2.照顧別人──關愛別人、同理心、禮儀修養的培育
問好、請安、煮餐、敬茶、為人遞送物件、為老人提取物件、團體合作、攙扶老人等等。
3.照顧環境──保持環境整潔,服務心的培育
清潔環境、清理雜物、打掃除塵、擦洗桌椅、擦洗窗戶、照顧小動物。照顧植物、洗濯、整理櫥櫃、摺疊寢具、洗衣、摺衣服、擺放餐桌、打掃家具、插花、準備飯餐的一切工作等等。
孩子的德行、品格能踏上優秀出發道路,必須得到家長配合。孩子的模仿對象,首先必定是父母。父母每每在家的一切言行舉止,都收錄在孩子的內心。父母能盡天職,孩子必定能盡責任。
父母重視家庭生活教育,提供一個令孩子能自助的學習環境,等同協助國家培育富有責任的人民。若生活教育做得好,不但能改善家庭發展,更能保障社會發展。
可供幼童自助(輕鬆自在)、又能產生自動自覺的學習環境,包括以下:
- 擺放孩子用的工具位置不要過高,令孩子觸及不到,常要求他人幫助;
- 留意工具的大小能符合孩子小手的把持否,免得操控不了,容易放棄;
- 給孩子的工具盡量用有質感的,令孩子感覺實在,少用塑料;
- 孩子用的桌椅高度能否配合孩子的身高,小腳底應觸及地面,否則孩子會感到不安,容易離開座位;
- 不用令孩子引起敏感的清潔劑,水溫要適中;
- 幼兒的起居飲食及家務工作盡量定時,協助孩子的秩序感,輔助建立時間觀念及事件安排處理的能力;
- 小小的受傷能令孩子懂得自我保護,增強冒險精神,提升抗逆智商。當然需要避免嚴重的燙傷、燒傷、刀傷;
- 儘量不給予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如電視、電腦、手機、iPad等,避免影響孩子認知發展。
作為負責任的成人,我們應該為孩子準備好第一個學習場所──「家」及準備好第一任老師──「父母」,為將來社會作好準備。
「人類並未意識其使命,也不清楚人類已具備的條件。整個社會都生病了,如同呼吸系統出了毛病的人,人類覺得虛弱且不快樂。人類繼續追求其不可抗拒的使命,我們必須攜手同心,共同合作,以完成使命。」──《教育與和平》蒙特梭利著
我們一起發揮正向思維,化危為機,多讓孩子作家居生活學習,培育出好孩兒,將來做一位負責任的市民,建設社會。
天佑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