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在香港稱「中國歷史」或簡稱「中史」,一向不為學校所重視,這不單只是政策不當的問題;科目長期給學生一種沉悶、追不上潮流的感覺,也是不少學習國史同學的心聲。
可幸近年這方面的缺失已漸為不同持份者所注意,如特區政府從政策上把國史列為初中必修科;老師們積極引進不少新穎的教學法,希望能把國史變得更活潑、更有趣;學生能在歡愉的氣氛中吸收國史常識,潛移默化的提升對國家民族的情懷。
兒童粵劇課 生動又投入
由中華歷史文化獎勵基金主辦,國史教育中心(香港)統籌的「明日棟樑:青少年國史教育計劃」就是在這背景下開展,計劃目的是資助來自50所幼稚園、小學及中學的夥伴學校,在學校,以至社區推行歷史文化活動。過往一學年,夥伴學校囿於疫情,需間歇性停授實體課,老師們仍各出奇謀,設計不同活動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文化之心,誠屬難得。
「內容年青化」焦點在活動的學習對象及活動本身給公眾的感覺。香港的幼兒教育課程關於國史部份的不多,幼兒夥伴學校設計活動時多側重於中國文化,特別是傳統的文化。一所幼兒機構因此為學生設計了「兒童粵劇課」,課程共六節,對象是中班(約4歲小朋友),每節約1小時。粵劇是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在港已日漸式微。近年,在不同團體積極推廣下,初見復甦之勢,唯觀眾始終以成年人,甚或老人家為主流。六節課中,筆者參觀了首節及末節,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首節學生排排座,導師及老師利用簡報及實物介紹,導師用心,講解亦清楚;但感覺小孩並不十分上心。最後一課,一進表演場所,即感煥然一新。先是以中國建築物為背景佈置,地上舖上了紅色地氈,雖是教室,也有一種舞台的感覺。再看教室兩旁陳列了不少學生與家長的作品。
原來學校為讓全校學生也能參與,設計了親子活動:製作中國樂器、繪畫面譜、舊曲(粵曲)新詞等。台上表演學生已換上粵劇戲服,有飾演將軍、公主、隨從、侍女、僕人,演出的曲目是膾炙人口的「鳳閣恩仇未了情」。四歲的小孩自然不可能有太高的要求,但「蘭花手」、「劍指」、「英雄掌」、「丁字步」… 一連串的粵劇造手也有板有眼,一大段的歌詞(是預先錄製)也能琅琅上口。僕人、侍女等配角亦能隨著音樂走位,完全反映了孩子的用心、投入,老師、導師應記首功。
老師親身示範 增添溫暖色彩
老師的參與對活動的成功與否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停課期間是否就不可以有活動?位於離島區一所夥伴小校,老師們的答案是「否」!春節前,老師們精心設計了一連串中華文化活動,務求與學生同樂,讓學生體驗中華文化的各種特色。活動以網上直播形式進行,包括猜謎遊戲、國民劇場《真心的祝福》、皮影戲等活動。最令我們來訪者大感詫異的是一場Catwalk Show──時裝秀。疫情下,學生不能回校,Catwalk的竟全是老師!
老師們在搭建的舞台上,放下一向嚴肅的面孔,帶著燦爛的笑容,穿上鮮艷奪目的中華民族服飾,在台上展現不同少數民族的風俗,令在電腦前的學生和家長們拍爛手掌!
司儀老師為了讓活動更輕鬆幽默,把老師裝扮成「蠟像」,以一個「巨型遙控器」,控制穿上民族服飾的「蠟像」,令「蠟像」「走前走後」、「搔首弄姿」,真箇別出心裁。又以「回帶」技術,介紹各民族不同服飾的特點,連外籍老師也穿上回族服飾,讓學生在網上親身體驗中華民族的美,令節日加添色彩和溫暖。
歷史文化學習 生動活潑有趣
疫情下學生留在家裡的時間多了,父母又不在家,容易染上沉迷打機等不良嗜好。為了豐富學生的在家學習生活,一所中學特別設計一個歷史學習活動,把歷史帶回家。
學校主要教學語是英語,但對於推廣中華文化,不遺餘力。老師們用心設計了一個以「細賞衣冠──中國歷代服飾的特色與文化」為主題的專題研習分組活動,這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專題研習,這活動透過讓學生親身穿上不同朝代的服飾,從閱讀有關資料及網上資料,探討這套衣服圖案的特徵,以及其反映的國家象徵或社會文化,體驗歷史的趣味,讓學生回到歷史現場。活動精彩之處是容許學生把服飾帶回家,向家人解釋服飾特別之處,並可與家人拍照留念。真正的把學習向家庭延伸,把古代歷史文化帶到現實生活。
「明日棟樑:青少年國史教育計劃」計劃為期三年,現雖只進行了1/3,也可作階段性總結,供教育界同工參考。歷史文化學習原來也可以是這樣生動有趣,亦可與家庭生活扯上密切關係,祝願其後兩年,各夥伴學校繼續發掘學習歷史文化的樂趣,讓歷史文化重回生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