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把歷史文化帶到現場

把歷史文化帶到現場

過往一學年,夥伴學校囿於疫情,需間歇性停授實體課,老師們仍各出奇謀,設計不同活動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文化之心,誠屬難得。

邱國光 作者: 邱國光
2021-05-27
教評心事

標籤: 中國傳統服飾兒童粵劇國史國史教育中心歷史文化活動
老師們精心設計了一連串中華文化活動,務求與學生同樂,讓學生體驗中華文化的各種特色。(Shutterstock)
老師們精心設計了一連串中華文化活動,務求與學生同樂,讓學生體驗中華文化的各種特色。(Shutterstock)

「國史」在香港稱「中國歷史」或簡稱「中史」,一向不為學校所重視,這不單只是政策不當的問題;科目長期給學生一種沉悶、追不上潮流的感覺,也是不少學習國史同學的心聲。

可幸近年這方面的缺失已漸為不同持份者所注意,如特區政府從政策上把國史列為初中必修科;老師們積極引進不少新穎的教學法,希望能把國史變得更活潑、更有趣;學生能在歡愉的氣氛中吸收國史常識,潛移默化的提升對國家民族的情懷。

兒童粵劇課  生動又投入

由中華歷史文化獎勵基金主辦,國史教育中心(香港)統籌的「明日棟樑:青少年國史教育計劃」就是在這背景下開展,計劃目的是資助來自50所幼稚園、小學及中學的夥伴學校,在學校,以至社區推行歷史文化活動。過往一學年,夥伴學校囿於疫情,需間歇性停授實體課,老師們仍各出奇謀,設計不同活動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文化之心,誠屬難得。

「內容年青化」焦點在活動的學習對象及活動本身給公眾的感覺。香港的幼兒教育課程關於國史部份的不多,幼兒夥伴學校設計活動時多側重於中國文化,特別是傳統的文化。一所幼兒機構因此為學生設計了「兒童粵劇課」,課程共六節,對象是中班(約4歲小朋友),每節約1小時。粵劇是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在港已日漸式微。近年,在不同團體積極推廣下,初見復甦之勢,唯觀眾始終以成年人,甚或老人家為主流。六節課中,筆者參觀了首節及末節,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首節學生排排座,導師及老師利用簡報及實物介紹,導師用心,講解亦清楚;但感覺小孩並不十分上心。最後一課,一進表演場所,即感煥然一新。先是以中國建築物為背景佈置,地上舖上了紅色地氈,雖是教室,也有一種舞台的感覺。再看教室兩旁陳列了不少學生與家長的作品。

原來學校為讓全校學生也能參與,設計了親子活動:製作中國樂器、繪畫面譜、舊曲(粵曲)新詞等。台上表演學生已換上粵劇戲服,有飾演將軍、公主、隨從、侍女、僕人,演出的曲目是膾炙人口的「鳳閣恩仇未了情」。四歲的小孩自然不可能有太高的要求,但「蘭花手」、「劍指」、「英雄掌」、「丁字步」… 一連串的粵劇造手也有板有眼,一大段的歌詞(是預先錄製)也能琅琅上口。僕人、侍女等配角亦能隨著音樂走位,完全反映了孩子的用心、投入,老師、導師應記首功。

老師們積極引進不少新穎的教學法,希望能把國史變得更活潑、更有趣;學生能在歡愉的氣氛中吸收國史常識,潛移默化的提升對國家民族的情懷。(Shutterstock)

老師親身示範  增添溫暖色彩

老師的參與對活動的成功與否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停課期間是否就不可以有活動?位於離島區一所夥伴小校,老師們的答案是「否」!春節前,老師們精心設計了一連串中華文化活動,務求與學生同樂,讓學生體驗中華文化的各種特色。活動以網上直播形式進行,包括猜謎遊戲、國民劇場《真心的祝福》、皮影戲等活動。最令我們來訪者大感詫異的是一場Catwalk Show──時裝秀。疫情下,學生不能回校,Catwalk的竟全是老師!

老師們在搭建的舞台上,放下一向嚴肅的面孔,帶著燦爛的笑容,穿上鮮艷奪目的中華民族服飾,在台上展現不同少數民族的風俗,令在電腦前的學生和家長們拍爛手掌!

司儀老師為了讓活動更輕鬆幽默,把老師裝扮成「蠟像」,以一個「巨型遙控器」,控制穿上民族服飾的「蠟像」,令「蠟像」「走前走後」、「搔首弄姿」,真箇別出心裁。又以「回帶」技術,介紹各民族不同服飾的特點,連外籍老師也穿上回族服飾,讓學生在網上親身體驗中華民族的美,令節日加添色彩和溫暖。

歷史文化學習  生動活潑有趣

疫情下學生留在家裡的時間多了,父母又不在家,容易染上沉迷打機等不良嗜好。為了豐富學生的在家學習生活,一所中學特別設計一個歷史學習活動,把歷史帶回家。

學校主要教學語是英語,但對於推廣中華文化,不遺餘力。老師們用心設計了一個以「細賞衣冠──中國歷代服飾的特色與文化」為主題的專題研習分組活動,這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專題研習,這活動透過讓學生親身穿上不同朝代的服飾,從閱讀有關資料及網上資料,探討這套衣服圖案的特徵,以及其反映的國家象徵或社會文化,體驗歷史的趣味,讓學生回到歷史現場。活動精彩之處是容許學生把服飾帶回家,向家人解釋服飾特別之處,並可與家人拍照留念。真正的把學習向家庭延伸,把古代歷史文化帶到現實生活。

「明日棟樑:青少年國史教育計劃」計劃為期三年,現雖只進行了1/3,也可作階段性總結,供教育界同工參考。歷史文化學習原來也可以是這樣生動有趣,亦可與家庭生活扯上密切關係,祝願其後兩年,各夥伴學校繼續發掘學習歷史文化的樂趣,讓歷史文化重回生活現場。

 

更多精采文章

  • 「三國」教育的實踐「三國」教育的實踐
  • 香港教師國史研修班四川行香港教師國史研修班四川行
  • 青少年國史教育計劃 於香港故宮舉行「古韻今soeng」大型匯展青少年國史教育計劃 於香港故宮舉行「古韻今soeng」大型匯展
  • 海濱鄒魯:危丁明博士談香港孔教發展歷程海濱鄒魯:危丁明博士談香港孔教發展歷程
  • 孫中山港大演講100周年  丁新豹教授:香港是國民革命搖籃孫中山港大演講100周年 丁新豹教授:香港是國民革命搖籃

  • 2020《施政報告》評議──青少年發展及教育
  • 移民、教育、校園
  • 疫情下的教育生態
  • 開埠以來最駭人的虐兒案
  • 疫情下的視像會議

邱國光

英國布理斯托大學博士,主修教育行政及語言教育。現為「仨文教育」首席顧問,積極推廣glocal education(本土全球教育),致力培育具本土情懷、國家觀念、全球視野的世界公民。亦為國史教育中心(香港)行政總監、「中華歷史文化獎勵基金」總幹事、「同心教育基金會(香港)」學術顧問、灼見名家專欄作家及「香港東坡詩社」副會長。研究興趣包括教育政策及管理、香港教育史、語言規劃、英語教學等。最近著作及編著作品包括:《三盞青燈:香港‧北京‧巴黎》、《香港青年政策何去何從》、《人間天堂──毛里求斯服務研習之旅》、《風采心·情·志──風采十五周年的故事》、同心一生一師系列《廣西越南篇》、《廣西越南續篇》、《大灣區柬埔寨篇》、《校長也上課》等書。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中國傳統服飾兒童粵劇國史國史教育中心歷史文化活動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港隊在開幕式進場時,特首李家超站立揮手致意。(李家超社交平台)
灼見報道

杭州亞運開幕 習近平李家超出席 數碼與實體火炬手同點聖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3
香港警方正調查有關JPEX涉嫌欺詐的指控,不排除再有涉案人士被捕或協助調查。(Shutterstock)
灼見報道

JPEX虛幣風暴香港史上最傷 發展虛擬資產中心願景受考驗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2
他感到非常幸運,在大學和研究生階段,已得到多位經濟學大師的青睞和指導。(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2
李白一出場,便是一個少年游俠的模樣。(《長安三萬里》預告截圖)
灼見文化

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1
何教授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亦曾任建築學院院長,培育了不少建築專才。(照片由何培斌教授提供)
字旅相逢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作者: 馮珍今
2023-09-21

影片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鄭國漢教授:10年校長任內經歷佔中與黑暴有什麼體會? 大學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自處?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 陳文鴻教授:習近平不去印度見拜登有何考慮? 金正恩與普京會面密謀哪些合作?
  • 陳鳳翔:日、法科技巨企為何無法抗衡美國壓迫? 華為面對無理打壓 怎樣浴火重生?
  • 陳文鴻教授:美強中弱 中國如何合縱連橫對抗霸權?北京怎樣防範政商學精英叛變?
  • 黃錦輝教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為何無功而返?華為新手機技術無懼美科技禁制?
  • 張建雄:年輕人早熟 何時開始培養為學與做人之道?從《中庸》、《大學》吸收什麼教子智慧?
  • 張仁良教授:擔任教大校長10年 教師培訓制度有何革新? 怎樣總結香港教育的偏差與改進?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專訪張五常:人的能力與選擇──發問、人腦、選科專訪張五常:人的能力與選擇──發問、人腦、選科 本社編輯部
  •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馮珍今
  • 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 本社編輯部
  • 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 本社編輯部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本社編輯部
  • 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 本社編輯部
  • 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 本社編輯部
  • 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 本社編輯部
  • 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 編輯精選
  • 刷牙與洗牙刷牙與洗牙 常霖法師
  • 虛幣平台JPEX風波愈演愈烈   逾千四苦主報案 涉款10億虛幣平台JPEX風波愈演愈烈 逾千四苦主報案 涉款10億 本社編輯部
  • 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 文灼非
  • 新聞聯舉行27周年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  李大宏榮膺第11屆理事會主席新聞聯舉行27周年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 李大宏榮膺第11屆理事會主席 編輯精選
  • 二維碼點餐生意更少?二維碼點餐生意更少? 車品覺
  • G20的來龍去脈和未來G20的來龍去脈和未來 張建雄
  • 由進出口數字看世界由進出口數字看世界 張建雄
  • 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 本社編輯部
  • 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 本社編輯部
  • 尋找快樂尋找快樂 譚寶碩
  • 她,尋訪蜀漢英雄她,尋訪蜀漢英雄 廖書蘭

推薦作家

  • 曾國平
  • 譚新強
  • 劉銳紹
  • 艾雲豪
  • 車品覺
  • 余錦明
  • 周光蓁
  • 張宗永
  • 潘文慧
  • 李大齊
  • 林嘉良
  • 黃錦輝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