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財經 打造香港成ESG都會 邁向零碳經濟

打造香港成ESG都會 邁向零碳經濟

香港若能夠順應ESG和綠色金融之勢,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更多具有高流動性的新工作,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自能穩步邁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

鄧希煒 作者: 鄧希煒
2022-05-11
煒論經濟

聯名作者:林康聖(港大經管學院導師、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附屬研究員)

標籤: ESG中港經濟可再生能源可持續發展林康聖碳市場社會責任綠色債券綠色金融股價資產管理零碳經濟
綠色金融作為新興產業,在亞洲有大量機遇,有助創造擁有向上流動力的良好就業,協助香港經濟轉型。(Shutterstock)
綠色金融作為新興產業,在亞洲有大量機遇,有助創造擁有向上流動力的良好就業,協助香港經濟轉型。(Shutterstock)

「環境、社會及管治」(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簡稱ESG)近年成為全球熱門話題。近日環球金融市場備受時局動盪影響,市民因受「息誘」,對綠色債券趨之若鶩,但對其背後意義及對經濟的影響,到底有多少認識?

本文就此探索香港成為綠色金融中心的3個範疇:(1)可持續融資可否創造股東價值?(2)香港要成為綠色金融中心的關鍵;以及(3)綠色金融怎樣成為香港年輕一代及經濟的新出路?

企業、社會、公民的三贏戰略

ESG準則意指在決策過程中將環境、社會和管治因素結合全方位的企業行動,一併考慮。以往很多公司都認為,ESG和綠色舉措純粹對社會和環境有益,並視之為資源消耗和業務開支,但事實上,ESG和綠色金融可以成為可持續投資。

ESG作為業務戰略,打贏人才爭奪戰、與客戶建立聯繫、創造社交媒體Sound bites、展現對公司所在地社區的關顧,和配合監管機構的合作態度,在均富和共富主張當道之際尤其重要。哈佛商學教授Theodore Levitt指出,不論任何企業,最終目的不外乎「尋求並挽留」客戶。

要達此目標,企業必須能夠提供令客戶稱心滿意的產品或服務,務求導致消費者養成對有關產品和服務的依賴。ESG突出之處正正在於有助維持這種競爭優勢,其中除了涉及全力宣傳,向消費者灌輸產品或服務的優點之外,還涵蓋將消費者與企業彼此的價值觀和期望互相結合,並積極塑造企業在大眾心目中的正面形象。

香港作為亞洲第三大及全球第五大證券市場,近年舉債活動激增,隨之而來的一大趨勢就是綠色和可持續融資,主要以綠色債券作為公共機構和私人公司的融資工具,較為人所知的例子包括香港機場管理局為資助擴建第三條跑道發行綠債、港鐵為新鐵路項目發行綠債等。ESG評估亦已被香港交易所納入《上市規則》,ESG報告實踐則分為「遵守或解釋」和「推薦」兩部分。換言之,香港上市公司報告應合乎標準,並披露超出規定的內容。

ESG評估已被香港交易所納入《上市規則》。(Shutterstock)

ESG屬資產而非負累

在逆全球化時代,商業環境一直處於混亂狀態。目前,企業較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積極尋找新方向及目的,不斷進化以求生存或轉型。根據《哈佛商業評論》2015年一項名為”The Business Case for Purpose”的調查,美國企業高管一致認為公司存在目的之概念正在迅速改變,必須超越股東價值。

受訪企業超過八成的高管認為,與員工具有共同目的,且不只是專注於利潤的組織,在轉型工作中會更加成功,亦擁有更多敬業的員工和更忠誠的客戶,並且更能創新及轉型變革。但是,只有少於一半的受訪公司正在積極尋找相關目的。

不少新一代寧願犧牲一些工資,也希望能找到一份有意義的工作,賺錢之餘也能為社會作點貢獻,所以願意承擔社會責任的公司,可減少員工流失,幫助解決年輕人就業問題。研究亦發現,相對於缺乏ESG的同類公司,具ESG的公司股票價值較高,現金流及風險評級亦較理想。雖然「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難以實證判斷,但ESG準則似乎適合用作公司管理表現的指標,且能為股東創造價值。

此外,由於專門追蹤ESG表現的公司的ESG導向型基金和總資產管理規模(Assets under management,簡稱AUM)予以支持,令ESG友好型股票供不應求,價格飆升。根據美銀美林2019年一份報告中表示,近5年來,與ESG相關的AUM在各種資產管理策略中增速最高,複合年增長率(CAGR)超過70%。安聯投資研究顯示,截至2020年,ESG AUM已超過35萬億元(美元,下同),亦即全球每100元的AUM,便有30元與ESG相關。

以港鐵公司為例(利申:筆者均與港鐵無任何合作關係),其2021年年報按港交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南》的披露要求出版可持續發展報告。不僅如此,港鐵公司還通過參考全球報告倡議標準(GRI Standards)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定下「3個主要目標」,即「社會共融」、「發展及機遇」以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協調有關ESG工作。

2021年4月,港鐵發表可持續發展報告,從中可見該公司在幾方面有所改善。例如,相比2020年,港鐵在港業務耗水量減少5%,殘疾僱員佔比從3.4%增至3.7%。儘管這些ESG安排並非處於創收前沿,但因能減少來自不同利益相關者的潛在負面後果,而足以改善長期財務的可持續表現。

截至2020年年底,港鐵一共發行了15項綠色債券,將ESG納入公司的融資及決策過程。(Shutterstock)

再者,公司還利用綠色金融產品為股東增值。截至2020年年底,港鐵一共發行了15項綠色債券,將ESG納入公司的融資及決策過程。對於大部分融資主體而言,發行綠色債券要比發行普通債券利率為低,有助減低融資成本。同時,由於綠色融資要求公司對項目投資有一定的ESG友好措施,綠色金融除了對股東,也能為整體社會創造價值,如港鐵興建南港島線(東段)採用環保設計,整條鐵路每年可減少約2.1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碳經濟作出貢獻。

又如渣打銀行推出可持續發展儲蓄戶口,承諾儲蓄用於環保及可持續發展項目,包括綠色金融和可持續發展基建。該儲蓄年利率比一般的年利率為高,通過計劃投資者能追求投資回報之餘同時為環保和社會帶來益處;渣打可以捉緊綠色金融的商機和提升企業形象,有助吸納Z世代及千禧後新客戶;同時投資回報更高的可再生能源和氣候變化新項目,為社會帶來環境效益,是為三贏計劃。

助推轉型成綠色金融中心

香港作為發展綠色債券市場的先驅之一,是亞洲首個簽署綠色債券承諾的地區,體現出特區政府對環境的承擔。

對於政策制定者,加強ESG相關披露已經是全球銀行和金融投資的大趨勢,監管者應鼓勵更多上市和非上市公司將ESG披露作為經營策略,對接全球市場,吸引更多外資。此外,香港更需思考作為國家超級聯繫人,如何為內地企業綠色金融「走出去」上市籌資引入資金。

香港成為可持續融資及經濟中心,綠色金融作為新興產業,在亞洲有大量機遇,有助創造擁有向上流動力的良好就業,協助香港經濟轉型。

未來會有更多公司希望進入綠金賽道,由綠色金融、投資、ESG報告和審計、社區關係和企業社會責任供應鏈等等,需要大量ESG專才。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2020年最新報告,可再生能源產業在全球創造了1150萬個就業機會。這份報告還預測,到2050年,工作崗位將增加到4200萬個。滙豐「2021永續融資及投資調查」發現,40%亞洲機構投資者因缺乏專業知識或符合資格人才而難以對ESG投資,只有39%投資者制定有ESG投資或企業政策,落後於歐洲的91%及美國的72%。新一代如果能把握產業的初期冒起階段,相信晉升機會不少。

亞洲機構投資者因缺乏專業知識或符合資格人才,而難以對ESG投資,新一代如果能把握產業的初期冒起階段,相信晉升機會不少。(亞新社)

要把香港建設為綠色金融中心,筆者建議落實下列措施:

(1) 引入更多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吸引不同類型私募基金在香港成立和營運。

(2) 特區政府作為主要市場監管者,應提倡降低各種互惠基金和交易所買賣基金的管理費。香港很多綠色基金和交易所買賣基金的收費都在1%以上,反觀歐美等成熟的綠色金融市場收費則通常低於1%,相對之下未免缺乏吸引力。

(3) 構建碳市場官方平台,利用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提供專業的ESG以及「遵守或解釋」標準和審計,並為國際投資者與內地企業穿針引線。

(4) 加速教育和培養ESG與綠色金融人才,皆因現時雖不乏有意開發ESG相關機會的公司,但是符合有關官方標準和市場的人才卻嫌不足。

香港若能夠順應ESG和綠色金融之勢,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更多具有高流動性的新工作,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自能穩步邁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宋朝已提倡ESG理念──看ESG理念發展歷程宋朝已提倡ESG理念──看ESG理念發展歷程
  • 黃恒德、段婷:善用優勢打造亞太家族辦公室樞紐黃恒德、段婷:善用優勢打造亞太家族辦公室樞紐
  • 唐嘉紅:偉易達ESG發展與大灣區息息相關唐嘉紅:偉易達ESG發展與大灣區息息相關
  • 鄭志剛:新世界創造共享價值,攜手為氣候變化作出改變鄭志剛:新世界創造共享價值,攜手為氣候變化作出改變
  • 鄭子云教授:彰顯企業ESG精神  推動資產管理概念改革鄭子云教授:彰顯企業ESG精神  推動資產管理概念改革

  • 人幣國債ETF可取
  • 借錢派息改變公司命運?
  • 香港住屋的三重困境

鄧希煒

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馮國經馮國綸基金教授(經濟學)。此前,曾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經濟學副教授。另擔任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研究員、德國Ifo研究院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以及英國全球化及經濟政策中心研究員。曾任世界銀行、聯合國及亞洲開發銀行顧問,並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哈佛大學等擔任訪問學者。《國際經濟學報》、《比較經濟學報》及《中國經濟評論》編委會成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畢業,主修數學,及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View all posts
標籤: ESG中港經濟可再生能源可持續發展林康聖碳市場社會責任綠色債券綠色金融股價資產管理零碳經濟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麥家樂早年長期在奧地利、俄羅斯等地發展音樂事業,國際視野廣闊。
灼見專訪

促進香港高雅文化發展 提升全民文化素養──專訪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2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會談。(亞新社)
灼見報道

中俄元首簽署聯合聲明 重申和談解決烏克蘭危機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2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一的一對一閉門會談,歷時4個半小時結束。(亞新社)
灼見報道

習近平與普京會談逾4小時 俄方稱今商軍事技術合作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1
危丁明博士表示,孔教學會申請在鑽石山興建的孔廟,已公開設計圖。
名家演講錄

海濱鄒魯:危丁明博士談香港孔教發展歷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1
習近平抵俄羅斯訪問 中俄領袖分別發文 盼加強關係促和平
灼見報道

習近平抵俄羅斯訪問 中俄領袖分別發文 盼加強關係促和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影片

  • 盧永雄x張少威:中美實力差距有多大?美國會以俄烏戰爭做把柄對付中國?
  • 曾鈺成:人民幣有沒有可能取代港幣?香港需要跟隨內地文教政策嗎?《基本法》如何保障香港原有制度?
  • 顧小培:吃煎炸物為何會流鼻血、喉嚨痛?什麼健康食品可以清熱氣?
  • 陳鳳翔:矽谷銀行被接管 會否引發骨牌效應?白宮如何收拾殘局恢復市場信心?
  • 鄭家寶校長x 游偉樂老師x 翁港成校長:失明教師在教學上遇到什麼挑戰? 怎樣為學校及學生帶來正能量?
  • 溢達掌舵人楊敏德:如何讓員工快樂地工作?留住精英人才的兩大法寶是什麼?
  • 梁賀琪:DSE如何發揮香港軟實力?遵理在內地有什麼發展大計?
  • 法國的教師甄選及學制有何優勢?法國中學教育如何培養出開放、無私的下一代?郭位教授與巴黎路易大帝中學校長對話
  • 曾鈺成:人大釋法對議員宣誓有什麼要求?怎樣才算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
  • 恒大ESG研究中心鄭子云教授:如何分清企業漂綠?披露好是否回報一定佳?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八成港人無建立「平安三寶」 精神健康資訊匯倡設儲存庫八成港人無建立「平安三寶」 精神健康資訊匯倡設儲存庫 編輯精選
  • 對日本之美的反思對日本之美的反思 編輯精選
  • 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 陳嵐
  • 四無量心四無量心 常霖法師
  • 看似平凡,卻活得比誰都精采看似平凡,卻活得比誰都精采 張灼祥
  • Coco Bond可可債 命運淒涼Coco Bond可可債 命運淒涼 陳鳳翔
  • 矽谷銀行挑起的疑問矽谷銀行挑起的疑問 張建雄
  • 3份頂級報告差異何以如此大3份頂級報告差異何以如此大 張建雄
  • 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 楊興安
  • 香港勞工生產力長期偏低香港勞工生產力長期偏低 羅祥國
  • 促進香港高雅文化發展 提升全民文化素養──專訪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促進香港高雅文化發展 提升全民文化素養──專訪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 本社編輯部
  • 瑞銀斥30億瑞郎 收購瑞士信貸銀行瑞銀斥30億瑞郎 收購瑞士信貸銀行 本社編輯部
  • 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 本社編輯部
  • 首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優秀作品零碳天地展出首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優秀作品零碳天地展出 編輯精選
  • 亦文亦武亦商趙式慶亦文亦武亦商趙式慶 廖書蘭
  • 金融監管重整.中華號角示警──金融戰下的中國機構改革金融監管重整.中華號角示警──金融戰下的中國機構改革 陳鳳翔
  • 福島核廢水料年內排放 日官來港釋疑:經淨化對人體影響微福島核廢水料年內排放 日官來港釋疑:經淨化對人體影響微 本社編輯部
  • 特首顧問團名單出爐 李澤鉅、周勝馥上榜特首顧問團名單出爐 李澤鉅、周勝馥上榜 本社編輯部
  • 盧永雄x張少威:中美實力差距有多大?美國會以俄烏戰爭做把柄對付中國?盧永雄x張少威:中美實力差距有多大?美國會以俄烏戰爭做把柄對付中國? 本社編輯部
  • 女人的沉默女人的沉默 羅乃萱

推薦作家

  • 車品覺
  • 周光蓁
  • 陳嵐
  • 徐家健
  • 盧兆興
  • 張建雄
  • 梁鳳兒
  • 劉銳紹
  • 關品方
  • 黃錦輝
  • 陳章華
  • 常霖法師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