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紅酒、白酒)關乎生活品味,也往往與外交、戰爭的話題交纏。唐詩人王翰詩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這首詩,令後人有許多甜美或苦澀的遐想。
近日,紅色中國(紅中)新戰狼與澳洲葡萄酒的風波,恰與外交、戰爭纏在一起,有糾結難解之勢。
新戰狼畫刀 葡萄酒風波
這場風波有三節故事:
一是新戰狼帖文抨擊澳洲,涉及美、英、澳等國軍隊清剿恐怖勢力阿爾蓋達的阿富汗戰爭;
二是紅中的「1127決定」(11月27日宣布對澳洲葡萄酒加徵高至212%的反傾銷稅);
三是西方發起「品紅新浪」,呼籲各地居民多品嘗澳洲紅酒,向澳洲人傳遞一份溫馨。
11月30日,新戰狼的帖文,用北京已刊的一幅漫畫(改自西方漫畫),譴責澳洲軍人謀殺阿富汗平民,畫中的澳軍持刀架住手抱小羊的阿富汗兒童(原畫並無兒童)。
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表示抗議,稱這是「虛假訊息」、「極具攻擊性」,要求刪除帖文並道歉。
新戰狼認為,澳洲當局對人權的談話「虛偽」,拒絕道歉。
據BBC的消息,莫里森表示:「我們只是做澳大利亞人。我們沒有做過,也不打算做任何與我們價值觀不符的事,也沒有打算以任何方式對與中國的關係表現敵意。」(註1)
澳洲也防共 紅中強反制
在帖文出台之前,紅中與澳洲的外交關係就有點失常。
2017年,澳洲公開紅中滲透國會、政黨、大學、社團的話題,對華為5G設限,導致兩者從友好互動轉為日趨緊張。
後來,澳洲提出要對俗稱武漢肺炎的瘟疫(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展開獨立調查,更引起紅中不滿,觸發逮捕幾個澳洲居民的行動。這是衍生「1127決定」的原因。
在此「決定」下,澳洲的葡萄酒、大麥等商品,被加重關稅。
紅中對澳洲的「嚴打」,原因還在於後者與歐盟、北約走得很近,有意參與組合中的「防共」大聯盟。
中澳有長期良好的貿易關係,紅中是澳洲的第一貿易出口國,對紅中出口佔出口總額約26%。近5年來,澳洲察覺外貿過度依賴紅中的政治風險加大,因而透過立法和管控手段逐步「防共」。
飲澳洲紅酒 多一份溫馨
對於澳洲被「嚴打」,西方外交界、知識界表示同情,發起一項「公民運動」:多買澳洲葡萄酒,讓澳洲人感受朋友的溫馨。
發起人之一的愛德華‧盧卡斯(Edward Lucas),是《泰晤士報》專欄作家、英國國際關係專家。德裔學者、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弗洛達(Fulda)表示回應,並列出自己「品紅」的牌子。
由「公民運動」引發的「品紅新浪」,正擴大到西方和亞洲人均GDP高的國家。
澳洲《雪梨先驅晨報》透露,名為「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 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的全球議員群,倡議以購買澳洲葡萄酒行動「抵制強權壓迫」,參與的有德、意、美、新西蘭和日本等19個國家200多名議員(註2)。
一個大國以貿易利益向他國施壓,以服從它的「政治需要」,是行不通的。澳洲從葡萄酒風波中「醒悟」:必須拓展外貿多元化之路。
據BBC的消息,澳洲雪梨科技大學政治學者陳麗霞博士提到,莫里森總理於去年首次訪問紅色越南(紅越),又有印度之行發展貿易關係;澳洲的生態旅遊和大學,「同樣積極地向上述兩國示好」。這種「尋找新朋友」之舉,有助改變貿易過度依賴紅中之窘。
赤膊上陣式 外國有反感
《紐約時報》11月30日發表署名文章,稱澳洲與紅中「兩國敵對情緒升級」(註3),提到紅中的新戰狼外交,漠視外交禮儀。這是與「韜光養晦」(註4)外交的差異之一。
強調「鬥爭性」,突顯「大國外交」的聲音大,確有新戰狼「先聲奪人」之勢,但未必能取得「引領全球治理」的話語權。
西方強國或亞洲的日本等經濟實力強的國家,不可能接受「我說你聽」的「訓政」模式。兼顧外交禮儀的對話、談判,可能比赤膊上陣式「痛罵」更能「控制分歧」。
新戰狼的戰鬥格,可能添加外國民眾的反感。西方近幾年的民調,顯示新戰狼外交留給西方民眾的形象,遠不及「韜光養晦」時。
最近歐洲等13國的聯合民調公布,對紅中的整體評價、不信任程度持續負面。
較韜光養晦 更加疏離化
11月25日,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透露法國民眾的評價:印象最差的是紅色朝鮮(紅朝),其次是紅中;對紅中印象是「負面」和「非常負面」的,佔62%,只有16%有好感(註5)。
德國民眾的評價是:紅中35分,美國39分,台灣46分,日本55分;對紅中有不信任感的,佔62.5%,高於俄羅斯(60%)和美國(54%)(德國之聲2020.11.18)。
西方學者認為,評價偏低並持續下降,主因並非西方媒體報導偏頗,而是紅中自身的變化即「大左轉」:對內的極度集權,對外放棄「韜光養晦」,許多新戰狼言行引起反感。紅中黨媒則稱,西方「阻撓中國崛起和富起來」才是主因。
自由政體的國家,對紅中不同程度的疏離化傾向(並無「脫鈎」),是有較大的「共識度」。
西方價值觀 建防共戰略
這幾年,自由國家已形成「防共」的戰略共識。一方面是民間的共識,諸如上述的民調數據。二是政界執政黨、在野黨的共識,例如美國的共和、民主兩黨,對紅中有「強硬應對」的共識;再如澳洲的保守黨和工黨,也有類似的共識。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朱利安(Marc Julienne),提及相關民調時指出,法國6個主要政黨的選民,對紅中的評價有跨黨的共識,持「負面」和「非常負面」印象的,在58%至69%之間。
「防共」戰略共識的背後,是價值觀的差異。自由政體下的民眾,重視促進、發展社會文明的價值觀,認同自由、平等、法治、民主、民間(公民)社會及人權、人格尊嚴的價值觀。
註:
2,REA 2020.12.1。
3,紐約時報中文網,2020.12.1
5,RFA 2020.11.26。
本文原題〈紅中譴責澳洲 學者呼籲品紅〉,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作者修改、補充後,授權本網站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