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作者首戰北京馬拉松賽事。(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近年為人父母最常掛在口邊的,就是要「贏在起跑線」,但跑馬拉松不一定要贏在起跑線,就像馬太福音裏的一句話:「那些在後的,將要在前;那些在前的,將要在後」,賽道漫漫42公里,當中的變數難以預知。
首戰馬拉松
我40歲才正式練跑,沒有在年輕時投入跑步世界,回想起總有點遺憾。在2000年和2001年跑過一次10公里和兩次半馬之後,2002年不知那裏來的傻氣,竟「膽粗粗」挑戰人生第一個全馬。當時信心不大,甚至不敢請太太在終點見證我的歷史時刻。
可能熱身做得不夠好,跑了大約20公里就右腳面抽筋,情急下向工作人員求助,卻換來一句:「別勉強,唔得就上巴士啦!」。但我跑馬拉松前已「公告天下」,就此放棄如何面對江東父老?終於堅持以「跑吓、行吓、捽吓、抖吓」的方式,在痛苦中以4小時53分完成賽事,僅差7分鐘就到當時大會5小時的時限,有幸成為1,400名完成跑手之一,更「跑贏」了200多人,家中的「董事長」還笑我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跑到終點時,赫然見到同事兼馬拉松啟蒙導師楊子江手持相機。他雖然口說「正在等朋友」,但我深信他是專誠來為我拍照。直至今天,仍很感激他為我的第一次留下印記。
在香港跑過便「心思思」衝出香港。我第一次在香港以外參賽,是2002年的第22屆北京國際馬拉松。北京馬拉松是中國首個馬拉松賽事,還記得當年抵京後,得到「凱旋先驅公關」前合夥人朱偉基(Kenneth)邀請晚飯為我打氣,當然銘記於心。
沒料到10月下旬北京的天氣已如此寒冷,比賽未舉行前心裏曾經閃過退出的念頭。賽事連同我在內只有五名香港跑手,由於第一次到外地參賽缺乏經驗,只帶了背心和短褲,顫抖在攝氏八度的風寒效應下在天安門廣場等待起步。賽後《蘋果日報》李八方寫到我在北京參加長跑,更說讀者「估十次」也很難猜想平日慣穿西裝的我,竟然到北京為了跑馬拉松!
跑到希臘「朝聖」
2003年我第一次衝出亞洲,決定到希臘「朝聖」參加雅典馬拉松。這條賽道是仿照公元前490年,雅典傳令兵Philippides將戰勝波斯軍隊的喜訊通知雅典居民後暴卒所跑過的路線,由馬拉松發源地「馬拉松」鎮跑至雅典。
該年在超過攝氏30度高溫下完成賽事的選手不足2,700人,其中來自香港的更只有我和楊子江。我常笑說他是那次賽事的香港冠軍,我只能屈居亞軍。在接近終點時,賽道忽傳來金像電影「烈火戰車」的主題音樂 Chariots of Fire,聽到這首曾經感動眾多跑友的名曲,筋疲力盡的我當然「眼濕濕」。
很多朋友好奇問我,有沒有試過不能完成賽事?當然有啦!2014年第三度參加全長大約64公里的 Round the Island,雖然之前兩次都能順利完成,但那次在跑過10公里後因為誤踏樹叢中的石塊令腳踝「拗柴」(扭傷),負傷堅持再跑至大約40公里,終於無法繼續而退出,成為首過未能完成的賽事,令我上了如何面對失敗的寶貴一課。
曾在二次大戰帶領英國聯同盟軍戰勝德國的邱吉爾爵士說過:「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凡事總會有第一次,不能有所成就往往不是缺乏才能和機遇,而是欠缺大膽嘗試的勇氣和永不放棄的精神。
原刊與《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