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生活 我的少女時代

我的少女時代

對於花季的執念,或許早在小學時期已經萌芽。在娛樂生活尚不豐富的年代,青春劇《16歲的花季》風靡一時,裹挾着將臨花季的期待、正值花季的觀照、走過花季的懷念,橫掃大中小學,令一代人為之着迷。

沈言 作者: 沈言
2022-01-26
無問西東

標籤: 文藝歲月灼見原創灼見獨家花季青春
彼時正值花樣年華的我,竟然對日日花期生出無盡的渴望。(Shutterstock)
彼時正值花樣年華的我,竟然對日日花期生出無盡的渴望。(Shutterstock)

老同學傳來高中畢業錦言集的掃描版,沉寂多時的同學群瞬間上演一幕激情燃燒的歲月。伴隨着指尖在手機屏幕的滑動,舊時人事不禁湧上心頭。俱往矣,數懷舊人物,還看今朝。

對花期無季的執念

思緒紛飛,直至驀然發現當年的自己。日漸泛黃的留言頁上,一首名為《花期無季》的小詩映入眼簾:「雨打梧桐的哀婉,隨風飄去。丁香般綻開的傘花,裝點寂寞的雨季。清悠的音律,伴着風花輕快地絮語,泛起碧月一彎柔媚的記憶。心中的青翠,永不褪色,芬芳成美麗的詩意。日日是花期。」

一筆一劃的工整字跡,無比認真地訴說着關於青春的絮語,字裏行間流露出花季少女對花期無季的執念。彼時正值花樣年華的我,竟然對日日花期生出無盡的渴望,究竟是憂慮年華易老的危機意識,亦或相信青春不老的樂天性格,因着歲月久遠,已然無從考究。無論如何,終究是無法洗脫「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嫌疑。然則作為高中畢業在即的留言,似乎又在在提醒着自己當年的過於「文藝」。

對於花季的執念,或許早在小學時期已經萌芽。在娛樂生活尚不豐富的年代,青春劇《十六歲的花季》風靡一時,裹挾着將臨花季的期待、正值花季的觀照、走過花季的懷念,橫掃大中小學,令一代人為之着迷。在重播與翻看的經年循環中,花季故事早已潛移默化為青春的光影印記,夾雜着委婉動聽的旋律、純潔明媚的色彩、熱情奔放的詩句,交織成一生一世縈繞不去的青春夢。一如詩人席慕容曾經無限留念地說:「16歲的花只開一季,但我仍在意裙裾的潔白,在意那一切被讚美的、被寵愛與撫慰的情懷,在意那金色的夢幻的網,替我擋住異域的風霜」。

《十六歲的花季》電視劇海報。(網絡圖片)

莘莘學子的花季故事

及至真正步入花季,才意識到劇集中同齡人的花季故事與現實生活竟是這麼近那麼遠,既有你我他的生活縮影,也有別人家的青春時速。在千軍萬馬闖獨木橋的年代,考上名牌大學才是莘莘學子的時代主旋律。與花季劇情重合最多的,無疑是面臨高考的壓力。於我而言,還有從「學霸」的神壇跌落凡間的巨大心理落差。

從小學、初中名列前茅的一騎絕塵,到高中五甲止步的躑躅彷徨,在全市數一數二重點中學,有生以來第一次意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致多年以後回想學生時代,仍然以高中階段為人生的至暗時刻。儘管以優秀的會考成績獲保送當時中國四大高校之一,即使大學時代再度奮起,先以優異成績將雙學位納入囊中,再獲保送中西文化交流專業研究生,峰迴路轉負笈港澳,連續攻下碩士、博士學位,但高中時期趨於沉靜內斂的性格,卻再也未曾改變。

台灣青春電影《我的少女時代》主角。(《我的少女時代》劇照)

至於粉紅色的少女心,在異性之間請教多幾次問題也要被一口認定為暗戀的年代,只是屬於小眾特立獨行的勇敢與浪漫,對於循規蹈矩的我,絕對是一件無福消受的奢侈品。於是,「文藝」成了高中時期唯一的亮色,每日埋首一篇隨筆樂此不疲,忙裏偷閒讀書為樂,在無日無之的升學高壓中,以文字的微光呵護內心的一份柔軟。大學時代,亦是沉浸於系報、系刊的主編工作,一心一意將「文藝」進行到底。

直到某年某月,在午夜的電影院看完台灣青春電影《我的少女時代》,仿佛重回「四大天王」的追星時代,再一次記起我那早已隨風而去的少女時代。原來,那早已遠去的青蔥歲月,並未隨風飄逝。青春的故事,早已埋藏在心房某個不知名的角落,等待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被尋獲。一如同名電影笑中有淚的共情,一如花季小詩欲語還休的回味……

更多精采文章

  • 一剪梅.吳越一剪梅.吳越
  • 文化鐵粉張港欣:名人集郵怎可以協助推動香港文化、藝術?文化鐵粉張港欣:名人集郵怎可以協助推動香港文化、藝術?
  • 拍攝內地扶貧紀實獲獎 陳貝兒:鼓勵年輕人走出自己的「無窮之路」拍攝內地扶貧紀實獲獎 陳貝兒:鼓勵年輕人走出自己的「無窮之路」
  • 陽光明媚下的告別陽光明媚下的告別
  • 從The First Slam Dunk看體育發展從The First Slam Dunk看體育發展

  • 走出伊甸的夏娃
  • 劉德華的成功方程式
  • 你如何命名2021年這部影片?

沈言

中西文化的觀察者,香港文化的追夢人。
View all posts
標籤: 文藝歲月灼見原創灼見獨家花季青春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李白一出場,便是一個少年游俠的模樣。(《長安三萬里》預告截圖)
灼見文化

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1
何教授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亦曾任建築學院院長,培育了不少建築專才。(照片由何培斌教授提供)
字旅相逢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作者: 馮珍今
2023-09-21
林毅夫教授指出,中國有「後來者優勢」,不會陷入《廣場協議》後日本的困境。(灼見名家圖片)
名家演講錄

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早在2012年,他就發表了《國民教育與藝術文化》,認爲最爲理想的國民教育,就是學習中國文化,愛中國文化就是愛國。(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對於風波未息的中大校董會事件,郭少棠教授想問:大學教職員對於大學教育的承擔,對文化的影響做了多少事?立法會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又掌握了幾多?
灼見專訪

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影片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鄭國漢教授:10年校長任內經歷佔中與黑暴有什麼體會? 大學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自處?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 陳文鴻教授:習近平不去印度見拜登有何考慮? 金正恩與普京會面密謀哪些合作?
  • 陳鳳翔:日、法科技巨企為何無法抗衡美國壓迫? 華為面對無理打壓 怎樣浴火重生?
  • 陳文鴻教授:美強中弱 中國如何合縱連橫對抗霸權?北京怎樣防範政商學精英叛變?
  • 黃錦輝教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為何無功而返?華為新手機技術無懼美科技禁制?
  • 張建雄:年輕人早熟 何時開始培養為學與做人之道?從《中庸》、《大學》吸收什麼教子智慧?
  • 張仁良教授:擔任教大校長10年 教師培訓制度有何革新? 怎樣總結香港教育的偏差與改進?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專訪張五常:人的能力與選擇──發問、人腦、選科專訪張五常:人的能力與選擇──發問、人腦、選科 本社編輯部
  • 500年一遇暴雨與氣候變化500年一遇暴雨與氣候變化 余遠騁
  • 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 本社編輯部
  • 本港劉國松的大弟子──陳成球本港劉國松的大弟子──陳成球 益行
  • 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 本社編輯部
  •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馮珍今
  • 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 本社編輯部
  • 香港能否成為亞洲人中外融合電影的基地?謝嘉怡和Lyman有否機會做主角?香港能否成為亞洲人中外融合電影的基地?謝嘉怡和Lyman有否機會做主角? 李偉民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本社編輯部
  • 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 編輯精選
  • 虛幣平台JPEX風波愈演愈烈   逾千四苦主報案 涉款10億虛幣平台JPEX風波愈演愈烈 逾千四苦主報案 涉款10億 本社編輯部
  • 刷牙與洗牙刷牙與洗牙 常霖法師
  • 李白的劍與高適的槍──乘風三萬里,夢回盛唐去李白的劍與高適的槍──乘風三萬里,夢回盛唐去 本社編輯部
  • 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 本社編輯部
  • 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 本社編輯部
  • 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 文灼非
  • 談帶着魅力的女性談帶着魅力的女性 楊興安
  • 《逃出大英博物館》的家國情懷《逃出大英博物館》的家國情懷 彭泓基
  • 二維碼點餐生意更少?二維碼點餐生意更少? 車品覺
  • 由進出口數字看世界由進出口數字看世界 張建雄

推薦作家

  • 曾國平
  • 譚新強
  • 劉銳紹
  • 艾雲豪
  • 車品覺
  • 余錦明
  • 周光蓁
  • 張宗永
  • 潘文慧
  • 李大齊
  • 林嘉良
  • 黃錦輝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