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紙刊登台灣有20萬個學生在「等待失敗」,因為未具備現代社會基本學力。這是個很驚人的數字,因為讀寫能力是21世紀知識社會的共同貨幣,它決定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我們必須要找出原因來。
父母影響孩子的學習動機
史丹福大學最近有個研究,發現父母對失敗的看法,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動機。一旦孩子覺得他的智慧是固定的、不能改變的,他的學習不可能進步,就會放棄。但其實智慧是可以改變的,大腦也是可以改變的,古今中外有很多偉人大器晚成,完全沒有三歲定終身這回事。
史丹福大學邀請將近500位父母子女做這個實驗:先請父母在一個一到六的量表中(一是絕對不同意,六是強烈同意)回答對「失敗」的看法:你認為失敗是個正向的經驗,孩子可以從中得到好處?失敗的經驗會幫助孩子成長,促進他學習?經驗失敗能強化孩子的表現和生產力?經驗失敗抑制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經驗失敗削弱孩子的表現和生產力?失敗的效果是負面的,應該要避免?
然後再請父母填智慧觀念的問卷,例如:你可以學新的東西,但你無法改變你有多聰明?給學生的版本則是:「你有多聰明是天生的,沒有什麼辦法去改變它?」
最後他們問孩子知不知道父母對他的期望,如:假如我在學校表現很好,父母會很高興?父母常問我,我在學校的表現跟別的同學比起來,在哪個等級?父母要我了解這個家庭作業的精神,而不只是背下來?父母認為,我在學校有多盡力,比我考幾分更重要?
研究結果發現,在控制了年齡、性別、社經地位,甚至父母對智慧是否可以改變的看法之後,唯一對孩子學習有影響的,是父母對失敗的看法。也就是說,當孩子考不好時,大人不知不覺中所流露出來的失敗態度,會使孩子自暴自棄。
避免用學業表現來判定一個孩子的品德
英國有句諺語:「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決定他的命運」,在這裏看到了證據。
台灣社會一向非常重視學業成績和名次,常用學業表現來判定一個孩子的品德:功課不好就叫壞學生,不管他的品性好不好。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這種錯誤的觀念不改,師長的歧視、同學的譏笑會斷送孩子的一生。
以台灣人口來說,20萬不是個小數目,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原刊於天下雜誌,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