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出差台北之便,聽了一場科技名家李開復的演講。擅長研發的他,鼓勵大家努力創新,做更好的自己,迎接不斷改變的世界。
科技日新月異,大眾對成功創新的產品服務都有好感,但臨到自己頭上時,卻過不了成見定論這一關。在電子車剛起步的今天,要打破汽油車的思維,與後者面世當年要放下韁繩改用軚盤,一樣都像天方夜譚,但若然他日事成後,卻同樣可以變得理所當然。
先行說服自己,再而努力實現突破的循環,社會科學稱為「自我成全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多年顧問工作中所見,職場上的事業突破,往往源自信則有、不信則無的個人信念。
譬如閣下在大學主修言語治療,相信不用旁人提點,畢業後也懂得當個治療師,既學以致用,亦安穩可靠,一切順理成章。且慢,這條路以外,還會有其他選擇嗎?有,如果你相信有的話。
堅持信念助成功
年前認識的一位女同學,正是當中一位。她畢業時不甘於只走顯而易見的坦途,投身同窗都不敢問津的零售業,由管理見習生做起。問何來勇氣,青春少艾聳聳肩說,聘請她的公司膽量大得多,自己機會成本着實有限。入行之初適應不易,可以想見,但憑藉中上的普通常識,以及比人多走一步的努力,工作沒多久就上手。拾級而上後,自然有伯樂上門,現在已是奢華品牌的高階主管了。
另外一位內地男生更妙,他出身於美術學院,從事藝術創作本來名正言順,可是機緣巧合下,有個機會加入會計師事務所,旁人都打賭沒有可能成功,不用浪費青春。事後孔明,也許是畫家的慧眼和觸覺,或者藝術及人文的修為,甚或對旁人妄下定論的不服氣,讓這位文藝青年在芸芸同門中脫穎而出,三十出頭就成了令人羨慕的合伙人。
這兩位新一代才俊,固然是青雲路上的異數,選對公司或者跟對上司,或許是部分原因,但真正成全其事業的,肯定是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