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女」早成了城中熱話,在中環,無論上至CEO,下至他們的秘書,在茶餘飯後都閒聊「盛女」。在現今男女平等的社會中,雖然不少才高八斗的女性仍是單身,但她們正值盛年,在青雲路上還會有一番作為。
既然「真人騷」是那麼吸引,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兩個真實的「盛女」事例,談談在青雲路上, 「盛女」愛不愛作戰?
屋住環境激發奮鬥心
甲和乙兩位單身女士同在67暴動年出生,她們的父母都是草根階層。甲、乙兩人都是家中獨女,在殖民地年代接受填鴨式精英制教育。憑一些天賦聰明和後天努力,她們在本港大學畢業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投入社會工作。
自小與父母居住在舊式唐樓的甲,大學畢業後受聘於一所中型銀行的人事部,她的故事是一個很典型的港人拚搏上進例子。她勤奮工作、待人誠懇、處事認真,她不斷向上爬的原因,是要改善自己和父母的生活條件,尤其要在投身社會後盡快置業,從居住多年的破舊唐樓,搬到自置的較新型洋樓。
甲花了6、7 年,加上銀行所提供的員工優惠按揭貸款計劃,甲買了一個面積500餘呎的小型單位與父母同住。供屋成了甲不斷求上進的一大動力。
甲希望由細屋搬大屋,工作逾20年,甲轉了4次工,現在是某金融集團的亞太區人力資源部主管,月薪十數萬元。在而立之年首次置業後,甲在過去十多年間兩次換樓,現在與父母居住在逾2000呎的豪宅。
事業發展看人生取態至於乙,她挾一級榮譽學位畢業,畢業後加盟一所跨國金融機構的人事部。她和父母居住在公屋,沒有多大的居住問題。由於不用供屋,生活開支和家庭負擔不大,所以乙選擇了優哉游哉的工作模式,每遇到大難題或很不愉快的事情,她總會辭職了事,然後才慢慢搵工。工作了20多年,乙的月薪還不到5萬元。年多前,乙更辭去工作,放自己一個悠長假期。
做了多年的獵頭顧問,筆者一向十分尊重每個人的擇業取態及人生目標。甲和乙兩位在青雲路上正值盛年的女士,擁有相近的成長背景和優異學歷,在青雲路上站於同一起點,但今天她倆的發展迥異,似乎住屋問題不單關乎棲身之計,還影響事業發展。
難道成也供屋、敗也公屋,是「盛女」愛不愛作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