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愉快學習的秘密

愉快學習的秘密

愉快學習並非空中樓閣、緣木求魚,關鍵在於能否「對機對應」的培育孩子。

邱國光 作者: 邱國光
2018-02-20
教評心事

標籤: 孩子學習愉快學習成長知識
家長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要把你的孩子當作一本永遠也翻不完的書。(Pixabay)
家長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要把你的孩子當作一本永遠也翻不完的書。(Pixabay)
0
SHARES
1.1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是日乃戊戌狗年首個工作天,先向各讀者拜年,並送上一副對聯以示祝福:

知識 涓滴沙聚書中覓

成長 日修內升履踐㝷

知識,是身外之物,唯攫取亦不容易,需透過不斷的累積,才能累沙成塔,涓滴成河。所謂身外物是指知識的本質只是我們生活操作的工具,協助我們朝着自己所期盼的方向成長。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要我們把知識裝備成鋒利的利刃,成長的旅途上才能披荊斬棘,事半功倍!

成長,是我們畢生的追求,每天都希望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向理想邁進一小步。成長,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人嚮往的進步應當是與自己競賽,而非事事與他人比較。每個人都是一個不同而獨立的個體,每一個人由父母賦予我們生命的一刻開始,我們經歷的故事截然不同,我們的性格也大相逕庭,我們難以複製別人成功的道路。因此我們不需要盲目追隨他人的步伐。人生這個漫長的競賽中唯一的對手,就是我們自己。我們應把內省變成每天的作業,透過向內的自我檢視,對自己的了解多一點,離自己的目標近一點,以達致一種進步。這種進步非身外的價值標準可比擬,如比賽中獲獎、考試名列前茅;此等成果帶有競爭性,是短暫的,不可能是永恆;喜悅是帶有條件性的。唯獨成長是一種自我的改善,透過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漏習、缺失。成長的進步是永恆的,其愉悅是無可比擬的,是生命的超升!空談成長是理論,是知識;成長必須履踐!透過每天的反省、修習、體驗,點點滴滴自能領受生命的真諦。

學習要對機對應

回歸主題。為人父母者,最希望看到的是子女能愉快的學習。強逼孩子做功課、溫習默書、預備測考,家裏每天吵吵鬧鬧、孩子分秒哭哭啼啼,何來愉快?

或謂現今香港學校高度競爭,談愉快學習只是空談!小孩每天的生活都被不同的補習班、興趣班填滿,苦不堪言!家長看着心疼卻無法在這場「補習班比賽」中獨善其身。愉快學習並非空中樓閣、緣木求魚,關鍵在於能否「對機對應」的培育孩子。

何謂對機?機是根機,泛指人先天的材質。孩子天賦不同,資質各異,本是淺顯的道理。成年人總是不明白,非要所有的小孩接受同一的學習模式,而此等模式又與將來的「錢途」掛上關係。於是「望子成龍」只是醫生、律師、會計師、精算師等等專業工種的代名詞。子女明顯好思考,特別對人生、倫理、宗教等人生問題有傾向性的興趣,直是讀哲學的好材料,卻被師長游說讀法律;愛好工程、物理,卻被逼選修「企會財」。興趣與所讀錯配,愉快的種籽焉能撒下?看看以下兩個個案。

智聰(化名)為一中二學生,就讀於本港一所第一組別學校。其母找我尋求協助,說兒子在學業上遇到一些困難。兒子小學成績非常好,升讀中一後,英語成績名列前茅,穩坐全級第一的寶座,誰不知不過是半年時間,在剛過去的12月考試,英語成績竟一落千丈,從全級第一變成不及格!家長憂心忡忡,想要為小孩尋覓一位良師,挽救下滑的英語成績。我一聽心裏已有估算,再詳細傾談,猜測到這小孩定為一資優學生,當中的問題並非提升他的英語能力所能解決的。

惠因(化名)也是一位資優學生。認識惠因時,她剛預備升中選校。雖然老師曾表示以惠因的能力定必能升讀一所第一組別的中學,而他的家長當然也希望女兒可以在一所第一組別的中學學習。但惠因無比的固執,極力堅持下,最後入讀了一所第二組別的中學。在聰明的孩子的世界裏,傳統的學習方式是一件缺乏挑戰性的事情,他們難以找到學習的目標。不論是英語成績還是第一組別的學校,都不是他們重視的事情。智聰有何興趣?拼LEGO,智聰母親抱怨的告訴我。惠因呢?看小說!惠因親口告訴我。顯然,智聰及惠因兩人的家長並未能隨着兩人的根器加以培育,加以回應,學習又怎會愉快?

學習並非學生一人之事,家長在當中亦應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引導小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要「對機對應」,根據每位小孩子獨特的資質、能力、興趣、志向等等來適當地回應他們的需要。引導學習就如烹飪一般,當冰箱中只有豬排時,再高超的廚藝,再美味的調味料都無法把豬排變成牛排啊!

孩子是一本永遠也翻不完的書

家長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要把你的孩子當作一本永遠也翻不完的書。用心觀察他們的優點和缺點,了解他們所感興趣的事,接受他們的改變,不要被「過去的他」限制小孩成長和改變的可能性。因此,愉快學習可以從生涯規劃開展,協助孩子發掘人生的目標,從人生的終點決定揚帆起行的方向,明確的目標是他們學習旅途上最大的動力。

有些孩子早早就認清了自己的志向,但為何他們在學習之路上仍舊意志消沉?在傳統的學習觀念中,在學校裏埋頭苦讀,努力考取好成績,爭取升讀卓越的大學似乎就是「出人頭地」的標準方程式。即使孩子在其他方面有出眾的能力或興趣,但被家長一句「沒前途」就被紅牌出局。但事實是在現今社會,「行行出狀元」非紙上談兵的宣傳口號,不同類型的創意工業的發展蓬勃,絕不遜色於那些傳統行業。對於孩子的目標,家長應理性的看待,主動了解他們的興趣,父母對孩子的肯定從來都是孩子們成功的最大動力。在家長的支持下,於輕鬆的環境下發展自我,又怎會不愉快呢?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亦要理解到養育是「帶孩子」,非「玩孩子」,孩子是我們一輩子沒法捨棄的責任。不要把照顧和教育孩子的擔子隨便交附別人手中,不管是我們的父母、教師還是傭人。交付的另一面就是放棄觀察和了解孩子的舉動。其實,養育孩子並不是單向的付出,我們家長亦能在孩子身上得到珍貴的回饋。孩子就是父母的觀照,我們從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就正如上文提及,成長是我們畢生追求,不只孩子需要進步成長,我們家長何嘗不需要進步成長呢?

更多精采文章

  • 孩子如何面對未來的世界孩子如何面對未來的世界
  • 家長的自我成長是孩童健康成長的根基家長的自我成長是孩童健康成長的根基
  • 告訴孩子什麼才重要告訴孩子什麼才重要
  • 增強責任感 提升執行力增強責任感 提升執行力
  • 淺談澳洲學分承認機制淺談澳洲學分承認機制

0

邱國光

英國布理斯托大學博士,主修教育行政及語言教育。現為「仨文教育」首席顧問,積極推廣Glocal Education(本土全球教育)」,致力培育具本土情懷、國家觀念、全球視野的世界公民。亦為國史教育中心(香港)行政總監、「中華歷史文化獎勵基金」總幹事、「同心教育基金會(香港)」學術顧問、灼見名家專欄作家及「香港東坡詩社」副會長。研究興趣包括教育政策及管理、香港教育史、語言規劃、英語教學等。最近著作及編著作品包括:《香港青年政策何去何從》、《人間天堂-毛里求斯服務研習之旅》、《風采心·情·志—風采十五周年的故事》、同心一生一師系列《廣西越南篇》及《廣西越南續篇》、《校長也上課》等書。
View all posts
標籤: 孩子學習愉快學習成長知識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林鄭月娥強調,以「封區」形式要求區內居民強制檢測,並非只做一次,政府日後一定會加以採取。
灼見報道

新增81宗確診 本港染疫人數破萬 政府圍封佐敦疫區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3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不認為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會違反「循序漸進」的原則。(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曾鈺成:協商產生特首不符合《基本法》「循序漸進」規定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2
有深圳口岸辦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暫未有農曆新年經深圳灣口岸到深圳的人數預測。(亞新社)
灼見報道

進入深圳者分流到市外隔離 預約過關每日名額2000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2
2020年1月21日及23日台灣及香港分別發現第一宗新冠肺炎病例,一年過去,台灣及香港呈現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情景。(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報道

香港與台灣抗疫一周年 相同疫情下的不同情境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1
容教授表示,對理大而言,由於建築、地質學、 應用科學、工程學院等許多學系都對月壤抱有極大興趣,因此,希望能向國家申請少許月壤到港,以便展開相關研究。(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專訪

理大研發表土採樣儀器 助力嫦娥五號成功攬月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1

影片

  • 施永青:後特朗普時代美國不太平 拜登繼續制約中國會發動熱戰?《灼見政治》
  • 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
  • 雷鼎鳴:蓋棺論定特朗普破壞美國政治根基 內外施政一敗塗地《灼見政治》
  • 馮檢基:葉劉淑儀BNO建議弄巧反拙 中央宜保留港人回流太平門《灼見政治》
  • 蔣匡文博士:金融現泡沫吉中藏凶 對抗病毒靠傳統錦囊《辛丑牛年運程》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關錫堯:水塘安全無人問!千斤重擔有誰知?關錫堯:水塘安全無人問!千斤重擔有誰知? 編輯精選
  • 置業的迷思置業的迷思 常霖法師
  • 林行止:輸打贏要古有之 舉國大亂今才見林行止:輸打贏要古有之 舉國大亂今才見 本社編輯部
  • 羅乃萱:正向教育如何幫助子女?羅乃萱:正向教育如何幫助子女? 本社編輯部
  • 下月11日六星連珠下月11日六星連珠 蔣匡文
  • 大歷史看美國與中國大歷史看美國與中國 廖書蘭
  • 牛年說太歲牛牛年說太歲牛 文相濡
  • 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 本社編輯部
  • 反制英BNO措施宜深思後果反制英BNO措施宜深思後果 王永平
  • 秋冬防「蛇」突襲秋冬防「蛇」突襲 温愛詩

推薦作家

  • 顧小培
  • 胡燕青
  • 余遠騁
  • 温愛詩
  • 廖書蘭
  • 張建雄
  • 盧兆興
  • 雷鼎鳴
  • 丁望
  • 黃錦輝
  • 蔣匡文
  • 馮孝忠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