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針對TikTok之後,特朗普又打開口牌,表示正研究針對阿里巴巴。中國馬上反擊,指責美國不應該針對中國的民營企業。如果這個趨勢繼續下去,中國很多民營企業也會成為中美鬥爭的「夾心餅」。
到底怎樣看這類問題呢?既要看到美國確實霸道,獅子開大口,一心鯨吞中國企業;但也要看到在某程度上,這也是中共自己製造出來的危機。以阿里巴巴為例,2014年在美國上市時,負責人馬雲並沒有中共黨員的身份;但到了2018年11月,中共公布「傑出貢獻」的名單時,主動公開馬雲是中共黨員。這就引起美國的注意了,因為中共黨員必須履行黨的任務。
在此之前,馬雲還宣布「傳承計劃」,跟着淡出阿里巴巴,行內紛傳他實際是「被共產」。如此一來,阿里巴巴是否仍是民營企業?還是已變成國有或黨有企業?這更成為美國關注的一大焦點了。
馬雲何時入黨?
其實,馬雲何時入黨?外界無法得知。但內行人馬上記起江澤民年代的「六大新統戰對象」,民營企業主就是其中之一。中共歷來擔心,民營企業主賺了錢,就會財大氣粗,甚至富可敵國。所以,到了某個時候,中共就要把他們收編,要求他們入黨才安心;否則,一定打壓,「共你的產」。中國第一份「十大富豪」名單,其中五人後來都因為各種原因而出事,或入獄(例如牟其中),或被迫逃亡(例如新疆女首富熱比婭)。
所以,外界估計馬雲也是在種種現實之下才「申請入黨」的,後來還要「主動獻身」,宣布傳承計劃。這就引出另一個問題──中共為什麼要主動公開馬雲的黨員身份?為了顯示萬眾一心?大資本家也歸心於黨?要引起其他人效法?但無論如何,他們有沒有想到公開馬雲黨員身份的後遺症?今天美國要針對阿里巴巴,就是後遺症的直接體現。
這又是一個急功近利的典型例子。還記得嗎?當年宋慶齡早已入黨,但為了對台灣進行統戰工作,一直隱瞞至她死後,還說她在「臨終前才申請入黨,最後獲得追認」。為什麼當年的耐性和策略,今天都沒有了?也許,今天的人已習慣急功近利的平庸思想,才弄得一團糟。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