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抓得住我。」曾經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一句知名底片廣告台詞。但是心房顫動的本身疾病特性,讓醫師做了很多努力還是「抓」不到它。我們的心臟,偶爾也會跟地震一樣,突然跳得很快、很用力,甚至會自己聽到心臟跳動的聲音。這種就是心悸,而在銀髮族中,可能背後隱藏着就是心房顫動,這是一種容易造成腦中風的心律不整。
我們抓不住「它」 很難被發現的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在早期的時候,就很像泥鰍一樣,醫師想抓都抓不到他,經常在病房重複檢查、往返急診,都沒辦法幫病人找到正確的原因。
曾經有一位住院患者、75歲的潘伯伯,因為腳部的蜂窩性組織炎入院,但是在治療期間,他卻反覆跟我抱怨胸口悶痛不舒服。患有多重心血管疾病的潘伯伯,又同時有氣喘的病史,多重疾病的問題,在高齡社會的現在,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狀況。
仔細詢問下,發現患者有心悸的症狀,住院中的心跳數也持續在每分鐘100下以上;經常規的10秒的靜態心電圖與1天的連續心電圖檢查,卻都沒有發現他有心房顫動的問題。其他相似症狀的疾病,例如冠狀動脈心臟病也是可能的情形,但後續接受心臟冠狀動脈檢查的結果,也呈現無明顯異常。
長時間心電圖搭配人工智慧 協助醫師發現心房顫動
然而過去的經驗提醒我,這位潘伯伯應該還是心房顫動的問題,只是正好在發生的當下,沒有辦法使用機器準確抓到他的問題。後續,我安排他接受了七天單導極連續心電圖的進階檢查,終於發現了心房顫動,仔細評估中風風險之後,開始使用新型抗凝血劑預防腦中風發生。潘伯伯是典型的陣發性心房顫動患者;必須透過病人清楚的症狀描述,以及仔細的評估後,才可能發現這種容易造成腦中風的心房顫動發生。
「它,抓得住我。」對於病人與醫師來說,我們也希望能有個一定可以發現心房顫動的武器。但是面對一個有心悸、呼吸喘等症狀的病人,經過一番檢查卻往往是一切正常。
陣發型或者持續型心房顫動都增加腦中風風險
目前醫學文獻指出,無論是陣發性心房顫動或者持續型心房顫動,都會增加腦中風的風險;而且與心房顫動相關的腦中風,經常造成嚴重失能甚至死亡。國際治療指引建議,符合定義的心房顫動,就應該評估中風風險之後,開始使用抗凝血劑預防腦中風發生。
心房顫動患者使用抗凝血劑之後,可以顯著下降中風風險,但卻經常被大家所忽視。在台灣健保資料庫資料顯示,正確使用抗凝血劑的心房顫動患者竟然只有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有高達將近六成的病人,卻沒有正確使用抗凝血劑治療。
醫師與病人相互配合努力揪出心房顫動
對於關心自己健康,擔心會有腦中風發生的人,心中可能會浮現一個問題「我自己到底有沒有心房顫動?醫師通常只使用短時間的心電圖來做有沒有心律不整的檢查,這樣不是很難發現問題在哪裏嗎?」
面對這種陣發性的疾病,其實是一個醫學上的難題。如果患者沒有在疾病發作的當下接受檢查,說實在話,醫師不知道病人發生了什麼事。醫師的確可以像偵探一樣,從病史詢問去協助還原疾病發作的現場狀況,但這時候,需要一個清楚描述症狀發作當下狀況的患者。
因此,醫師與病人之間的合作就十分重要,醫師需要病人在有明顯症狀時紀錄發作時間長度以及當時的脈搏數,病人也要努力自行量測脈搏是否規則以及每分鐘的心跳速。提供這些跡象是可以透過醫師的專業判斷,去與病人討論有沒有需要做進一步的評估。
另外,也要注意有半數以上的心房顫動患者是沒有症狀的,這群人則可以透過每天規則量脈搏,注意自己的心跳數以及脈搏是否規則。曾經有過腦中風病史的,對於這件事情就應該要更加小心。多一分的注意,或許我們可以盡可能避免腦中風發生。畢竟,在高齡社會當中,每一位長者都期待自己可以避免失能,可以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在談腦中風預防與心房顫動的治療,我有以下三個叮嚀:
- 心房顫動經常陣發性出現,心悸不適的時候,應該要記錄持續時間以及發作的頻率。由於有半數患者沒有明顯不適症狀,如果能夠每天自行量測脈搏,則可以透過脈搏是否規則去發現心房顫動。
- 當症狀發生時,可考慮在症狀發生當下,到醫院確定心悸症狀下的心電圖狀況。如果持續多次有心悸問題,心電圖卻總是沒有發現異常時,長時間心電圖可能可以用來幫助診斷。
- 發現患有心房顫動後,務必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使用抗凝血劑,並且按照醫師指示準時使用抗凝血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