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健康 心律不正康復見證

心律不正康復見證

醫生對我說,我的確有心律不正的毛病,是初期的,顯然不太嚴重,但不能坐視不理,最好是經常作身體檢查,萬一如果病情惡化,可能要在身上安裝一個叫「起搏器」的東西,來幫助心跳,繼續不停跳動。

伍志堅 作者: 伍志堅
2016-10-09
治本醫學

心律不正康復見證

心律不正康復見證

心律不正康復見證
封面圖片:「心律不正」是心跳不是有規律的像時鐘的一下跟一下跳動,而是在跳動中間會稍停下來後才繼續跳動。(Pixabay)
 
以下是一位心律不正患者的見證原文。
 

約見主診醫生

 
一個晴朗的早上,冬日,卻不寒冷。我請了半天的假,很早便來到在這所政府醫院裏的家庭醫學專科診所。諾大的建築物,我走過一環又一環通道,上落電梯,來到診所。診所的面積不大,卻很早已擠滿了來看病的市民。排隊,登記,付過費用,聽從護士吩咐,我呆坐在長椅上,心情忐忑不安,因為我這次到來,是要聽取醫生為我做的身體檢查報告。診所非常擁擠,不斷有病人進入,多數是上了年紀的,奇怪是什麼國際的人都有,會不會語言不通?有坐輪椅的,陪伴他們的有的是他們的家人,亦有外籍傭人。有些人在檢查血壓,亦有些人在排隊抽血,其餘的都找了通道位置,靜靜的坐着,等待。診所看來已經不能再容下新來的病人了。細小的地方,塞滿了人,卻是秩序安然,靜靜的,絕無喧嘩。這是一個為市民檢查心血管毛病的診所。我繼續呆坐,等待,因為我知道,每一個病人都等上一段時間,才可輪到與醫生見面的。
 

可攜式心電圖

 
我不是第一次來到這診所的,上一趟走來,我記得好像兩個月前吧,護士在我身上貼上一些腳貼,有電線連在一起,電線束尾端,接上一個好像手提電話的東西,放在腰間。原來這名叫可攜式心電圖,掛在身上,好讓它不斷讀取心跳情況,24小時後,交回診所,讓醫護人員分析,將結果送到主診醫生,就是我今天到來要見的醫生吧!
 

發現心律不正

 
事緣大概半年前吧,我購買了一份保險,要作身體檢查。什麼抽取血液、尿液樣本、體重等等,還要躺在床上,身上貼滿儀器,做一個叫心電圖的檢查。我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的,人都過了60,雖然身體看來依然健康,但我知道自己的血壓是一個問題。幾年前一次全身檢查後,依從醫生吩咐,每天都要定時吃一粒血壓藥。血壓依然偏高,有時會感覺心胸有些東西壓着,很不舒服。保險公司的醫生,也是上了年紀,看來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說笑自然,有點風趣,看過心電圖報告後,搖頭地說我有一個「心律不正」的病症。什麼叫「心律不正」,就是心跳不是有規律的像時鐘的一下跟一下跳動,而是在跳動中間會稍停下來後才繼續跳動,原因是可能心臟裏面一些感應機能出了毛病,不能令心房這個好像氣泵的東西,不斷有序地將血液泵到血管流向應要去的地方去。危險的是,心跳稍停下來時,可能會令血液凝固,凝固的血塊流到細小的血管時,形成閉塞,造成中風,或更嚴重影響生命的病情。
 
我聽醫生這樣說,心情納悶,更感覺心胸壓得緊緊的,不知如何是好。幸好這時醫生安慰地說,我這個病的病徵不算嚴重,但為安全起見,最好都是進一步作一個更詳細的檢查。於是如此這般,我拿着醫生的介紹信,走到政府診所,來來回回,重複又重複的做了很多化驗、檢查,掛了這個什麼24小時的心電圖。今天我坐政府診所等着,等着與主診醫生見面。
 

安裝「起搏器」

 
終於我坐在主診醫生的面前了,主診醫生非常年青,好像是剛從大學畢業的,大概現在主診在政府醫院裏的醫生都是這樣年青吧!青年醫生很有耐性的閱讀報告,有時望着台前的電腦,電腦熒幕上有走動的心跳圖片。一段時間後,醫生對我說,我的確有心律不正的毛病,是初期的,顯然不太嚴重,但不能坐視不理,最好是經常作身體檢查,萬一如果病情惡化,可能要在身上安裝一個叫「起搏器」的東西,來幫助心跳,繼續不停跳動。醫生還提醒我,我身體血糖剛過了警戒線,還說給我一張糖尿病人的飲食單,囑咐我跟單上的指示,注意飲食。
 
離開醫院後,我想起有一次看電視,一個醫學節目,講的是醫生怎樣將一條電線從大腿的血管穿入,不知怎的走到心臟的某一部位,然後好像燒焊的修補!我不禁的打了一個寒顫。又想到如果要在身上永久的掛一個什麼勞什子的起搏器,可以繼續游泳嗎?如果到機場遇到檢查的時候,會不會要拉起衣服,讓海關人員及見我的人都看到我身上的這一個奇怪的東西,不害羞死嗎?一路想着,我的心跳更加厲害,更加混亂不整,我憂心死了!
 

可以不用搏器嗎?

 
回到家裏,我不敢立刻將醫生的這一番話告訴妻子,為的是怕她憂心。但我本人的憂心是不能停下來的,想起心臟電焊、起搏器,我都會毛骨悚然,非常不安。這一天,我打開信報月刊閱讀,看到一段廣告,是一個醫生的有關心臟病不要通波仔的講座,看後他立刻打電話到醫務所詢問詳情,雖然我不知道這個講座對我的心率不正病是否有幫助,但我還是急不及待希望能立即聽到如果有不用掛起搏器的醫療方法,那便太好了!
 

發現螫合治療

 
伍醫生的講座如期進行,座無虛席。他第一次聽到螯合治療,對治心血管有關的疾病感到非常有興趣。數天后,我跑到伍醫生的醫務所,直接向他垂詢螯合治療,可否針對醫治我的心律不正病。這個治療非常特別,我真的不曾想到今有這種治療方法。我上網查看,才知道這個治療已經在美國進行了很久,很多報導,有的是對它的成效有懷疑,大部分卻正面地將個人的治療過程及成效詳盡的介紹,美國人有這個好處,不管好壞,都會將自己的病情、病歷、以至治療過程毫不修飾地入市與人分享。看後,我毫不猶疑,立刻與伍醫生約定,進行螯合治療。
 
螯合治療的過程不用細說,伍醫生在很多文章都很清楚的介紹過。整個治療方法大概需要30次共六個月的時間。其實不用到治療完畢,我在一個月後已經感覺到有進步了。我好像已經沒有心胸被壓着的感覺,舒暢很多了。再做心電圖之後,比較從前的報告,心跳停下來的時間已經沒有那麼短促,以前是心跳四下而停一下,現在已進步到隔七下或十下才停,他對這種治療充滿信心。伍醫生亦替我進行體內的金屬測試,原來我體內已積聚了非常過量的鉛和水銀,不用細說,這些金屬對身體是當然有害的。螯合治療會慢慢的將這些金屬清走,改善體內的平衡。我仍然繼續接受螯合治療,治療的次數沒有以前頻密,我感覺到比以前健康,同時更加注意飲食,及維生素的配合,這時,我也漸漸忘記起搏器這個鬼東西了。
 

更多精采文章

  • 經濟學迷思剖析:全球化是不是好東西?經濟學迷思剖析:全球化是不是好東西?
  • 初評九月選舉新形勢初評九月選舉新形勢
  • 呂大樂:郵輪碼頭營運模式出了問題呂大樂:郵輪碼頭營運模式出了問題
  • 碼頭風雲碼頭風雲
  • 一地兩檢都難產,高鐵到底何時能通香港?一地兩檢都難產,高鐵到底何時能通香港?


伍志堅

1970在英國倫敦大學醫學院畢業,曾在英國、加拿大和香港行醫。1997年退休後,在美國 Mount Rainier Clinic 跟隨治本醫學始創者克蘭頓醫學博士學習,並翻譯了克蘭頓醫學博士的名著 Bypassing Bypass Surgery《向通波仔說不》。2008年開始在香港實踐和推廣治本理論和療法;現任香港 BMS Clinic 的治本顧問。著作包括《治本清源1——不吃藥的健康智慧》、《治本清源2——戒口補營的自療智慧》、《治本清源3——修護心血管的健康關鍵》。
View all posts

編輯精選

泰國當局發布的照片,顯示疑犯被捕時的情況。(泰國中央調查局圖片)
灼見報道

曼谷購物中心槍擊案2死5傷 中國女遊客殞命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4
華為旗艦手機Mate 60 Pro最大亮點是搭載了7納米工藝的麒麟9000s,技術規格甚至媲美4納米工藝的高通驍龍系列。(Shutterstock)
灼見報道

習拜會前美方先禮後兵 將更新對華AI及晶片生產設施限制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4
王文興(1939-2023)不僅以「慢寫」著稱,還提倡「精讀」。(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小說《家變》奠定文學地位 作家王文興84歲逝世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張翔周一深夜發表聲明,指留意到近日有造謠者一而再將校內的機密資料外洩,並蓄意扭曲事實。(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報道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右) 與新聞博覽館副主席陳淑薇討論「極端天氣的應對及啟示」。(香港新聞博覽館圖片)
灼見報道

梁榮武現身香港新聞博覽館 談極端天氣啟示及應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1

影片

  • 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
  • 雷鼎鳴:白宮處處針對中國制度自欺欺人?形式主義民主制度令美國走向衰敗?
  • 陳文鴻教授:如何識破美國表面和解的對華陰謀?貿易、投資有什麼長期打擊中國的戰略?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 黃錦輝教授:共和黨為何反對美國陷入俄烏戰爭太深?中國逐漸偏離歐美 不依靠西方經濟?
  • 陳鳳翔:美國向中國提出「四不一無意」是真情還是假意?為什麼中俄愈走愈近,中美愈走愈遠?
  • 陳文鴻教授: 中俄朝等陣營如何反抗西方霸權?印度怎樣與美國聯手東拒中國?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張五常教授:對迷茫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學好中文為何一定要背誦經典詩文?有哪些推薦?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 常霖法師
  • 媒體撒謊經濟戰 中華自強終向前媒體撒謊經濟戰 中華自強終向前 陳鳳翔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本社編輯部
  • 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 編輯精選
  • 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 張建雄
  • 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 本社編輯部
  • 大阪中之島「童書森林」──為孩子創造與書相遇的契機大阪中之島「童書森林」──為孩子創造與書相遇的契機 馮珍今
  • 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 梁振威
  • 跑江湖的三把刀跑江湖的三把刀 李志強
  •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本社編輯部
  • 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本社編輯部
  • 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 本社編輯部
  • 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 張建雄
  • 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 張灼祥
  • 災禍集中之啟示災禍集中之啟示 蔣匡文
  • 飲酒與享受飲酒與享受 黃珍妮
  • 「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 編輯精選
  • 《文匯報》和炎明熹《文匯報》和炎明熹 郭一鳴
  • 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 本社編輯部
  • 控煙策略四大範疇建議 推動香港成無煙城市控煙策略四大範疇建議 推動香港成無煙城市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

推薦作家

  • 陳鳳翔
  • 陳文鴻
  • 周光蓁
  • 譚新強
  • 艾雲豪
  • 劉銳紹
  • 李志強
  • 張建雄
  • 盧兆興
  • 陳文鴻
  • 翁美茵
  • 常霖法師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