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從鄧小平的「中體西用」到特朗普的「美體中用」

從鄧小平的「中體西用」到特朗普的「美體中用」

──「貿易戰」揭中西人文差異的潘杜拉盒

這次由貿易順逆到301調查到中興禁運到核心科技,不是單一事件或局部事態,而是系統性的中西交梳、較量、衝擊、融匯 、轉化、蛻變,而且環環相扣,亦不是近幾十年的事,而是200年的累積。

洪清田 作者: 洪清田
2018-05-15
洪無範筆記:香港學 Plus

標籤: 301調查中興市場經濟特朗普計劃經濟貿易戰鄧小平重商主義集體主義
這次特朗普由301調查到狠掐中興的「貿易戰」,替中國補課,揭開幾百年間中與西、傳統與現代、共產與資本主義的人文差異潘杜拉盒。(Pixabay)
這次特朗普由301調查到狠掐中興的「貿易戰」,替中國補課,揭開幾百年間中與西、傳統與現代、共產與資本主義的人文差異潘杜拉盒。(Pixabay)

特朗普說中國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美國也應學一學,他可能也不知道自己不是開玩笑。西方失望中國以百多年前「中體西用」策略、以自己的集權方式利用西方自由開放秩序及知識搭順車崛起,卻不改變集體主義專權體制,得實利後反咬西方。有別於奧巴馬克林頓希拉莉向中國傳播(真真假假)「國際/全球化自由主義民主法治人權」秩序和價值觀,特朗普用中國的國族主義意識形態(nationalistic ideology)及「(美式)舉國體制」操作,為美國的國家利益及主體利性服務,實行「美體中用」。

中美儼然回歸重商主義

由個人大咧咧真小人土豪生意佬性格作風行事方式到選舉到執政,Trumpism一大率性特色是跟中國用20世紀初的(極右)「國家本位」,以國為界、劃分你我,明目張膽奉行「美國第一」民族/民粹主義。他迎合美國二三十年來內政外交的民情,以國家為本位,劃出「不可撼動」的國家神聖主權(有形無形)界線,建構「國家隊」對抗「中國隊」,以冀保住「美國第一」。

這次由貿易順逆到301調查到中興禁運到核心科技,不是單一事件或局部事態,而是系統性的「商貿模式」、「經濟模式」、「發展模式」、「國家模式」、「文明模式」的中西交梳、較量、衝擊、融匯、轉化、蛻變,而且各種模式環環相扣,也不是近幾十年的事,而是200年的累積。早前彭定康曾以“mercantilism”形容中國,其實中美雙方都儼然回歸二三百年前西方流行的mercantilism(重商主義),狀若打一場戰「21世紀mercantilism之戰」。中國似在補課。

為拓展貿易,無所不用其極

西方16、17世紀的文藝復興後,中世紀的政教合一及皇權國家的天與人秩序大解放,回溯古希臘的個體主及自由主義,大眾的今生俗世的生存實務及經濟活動取代部分來生的靈性生活活動,知識、科學與技術及資源由極少數皇權貴族精英擴散到民間,政教合一及皇權國家「去中心化」。17、18世紀,歐洲各地的「本土」民族、文化語言為重心的人類新型群族組織型式(民族國家,nation-state)興起、漸取代政教合一及皇權國家的功能。皇權國家仍佔主體主導,但不得不結合新興的民族國家及資本主義中產階級,形成新的混合式政經文化中心/重心。

當時各地以「民族國家」為單位本位,運用航海科技及工業化生產力拓展貿易,卯足全力輸出農工產品,換取金銀財富及奴隸。全國的政經社會組織、商貿經濟金融物流運輸法律基建配套形成一個「作戰部隊」,以和平及非和平的商貿、外交與軍事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增加貿易盈餘。經濟思想史稱之為mercantilism(重商主義,有別於前階段的重農主義)。

內外經貿遭壟斷,重商主義走向終結

Mercantilism成為各國全國全民的生活和生存的主體主軸,絕大部分決策、權力和利益集中於少數權貴利益寡頭集團(plurtocracy/oligarchy)。社會政經鍊中各部位的各種既得利益者,例如皇權貴族、教會神職人員、商賈、知識教育界、藝術界、政經專業法律會計工程、軍旅等等配套形成「傳統道德與新興知識思想政經社會體制結構、運作模式及人文觀念」聯盟,獨佔專利和壟斷內外經貿。

寡頭集團與工匠及勞工等社會大眾形成建制,肆無忌憚劫持和勞役mercantilism,忘其所以的初心原意,驅使全國全民為少數利益權貴集團服務,各階段內內外外屢出問題沒反省與自制,mercantilism的人文內容與內涵被竭澤而漁,過度用盡,當權當道者傲慢、腐化與愚昧齊生,漸走向本身的反面和歷史終結。對外,各國全民視國與國的貿易戰為零和遊戲,為求目的、創新手段,傾力打(後來視為無序失控的)貿易戰,拼死獨贏,結果多數雙輸。對內,mercantilism思潮受不住新興中產及大眾(masses,共產主義及共產黨和稱之為「群眾/勞動者/無產階級/工農兵」)的發展、崛起及壯大,mercantilism思潮及其政經社會體制結構、運作模式workings及人文觀念退出歷史舞台(仍有餘緒,內內外外不絕如縷)。

重商主義之後

Mercantilism之後的經濟思想主流是laissez-faire(放任經濟)和自由經濟(free economy)/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幾百年的總趨勢是對內開放建制,局部打破寡頭集團的專制及壟斷,向全社會/中產/全民開放經濟商貿(及政治)活動,涉及經濟模式、物質基建、科學科技、政治管治、社會結構與流動、教育及生活方式與文化,以至對外訂立國與國的貿易關係與外交關係,涉及人與自然及地球環境的關係。

西方(資本主義)總的意識形態及價值取向是以個人及私產為單位/本位,厲行個體化和自由化,在於鼓勵、保護創新及競爭時保護個體自由和私產,以「規則」(rule-based)調節「自由進步競爭vs秩序產權私利」的多重矛盾之間的公正公平,不能以集體力量(國家津貼)及既得利益者的現成優勢(壟斷、傾銷)壓擠新生的個人、創意及企業、行業。

新一波全球化:經濟思想體系皆為混合

蘇聯及東歐和中國走另一條集體主義「計劃經濟」的路,奉行共產主義的文化哲學、世界觀及歷史觀、意識形態及價值取向,要以「科學方法」及「集體優勢」搞經濟、政治及社會、教育,聲稱免除資本主義的不公平、混亂、浪費、虛耗、低效率,超越資本主義的歷史階段。蘇聯及東歐解體和中國開放改革以來這40年間,冷戰靠終,新一波的全球化不再分東西方陣營,但都見東西方、傳統與現代、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餘緒混成的系統化「暖戰」較量。各種經濟思想體系不外一個概梗,是各階段的主流,但各階段的經濟思想體系並不截然可分,而是不同比例輕重的混合。

這次特朗普由301調查到狠掐中興的「貿易戰」,替中國補課,揭開由mercantilism到今天市場經濟這幾百年間中與西、傳統與現代、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人文差異潘杜拉盒。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深圳為何可以發展得這樣快?深圳為何可以發展得這樣快?
  • 特朗普帶領 「重商主義」回潮特朗普帶領 「重商主義」回潮
  • 為什麼華為有超強忍痛力?為什麼華為有超強忍痛力?
  • 從美國解禁中興談美中貿易戰從美國解禁中興談美中貿易戰
  • 中國反逼 美國妥協中國反逼 美國妥協


洪清田

十歲閩南來港;香港大學學士、中文大學碩士、武漢大學博士、牛津大學 Green Temple 訪問學人。香港學協會主席;著有「香港學」十冊及編有《人文香港》一冊,正籌劃《倡「香港學」研究芻議——中國現代化速成補課》及《知識救港與救國:「香港學」發凡》兩書。由文社、保釣、中運及反貧污捉葛柏開始,至九七前途及八九六四、民主化運動,50年來投入香港文學及文化、政治及社會運動,幾乎「無役不與」;1972年為港大學生會創辦青年文學獎。個人經歷融會中西文化及理念,觀察、想像思考及書寫「一國兩制、基本法、回歸過渡、港人治港」及彭定康董建華曾蔭權梁振英治港,聯結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及新加坡政經、社會及文化;由時事而出入中外古今,論述人類「文字文明」形態及中西歷史演變,從中為香港定位定性;發表文稿約共500萬字,由中港台星而英美俄德日印韓,貫通群己關係、政企商經社學文教管層面,自成「混沌虛實」架構及「香港論」(中西交流孕育香港文明反哺中國古文明再生),統稱香港學 Plus × Hongkongology。
View all posts
標籤: 301調查中興市場經濟特朗普計劃經濟貿易戰鄧小平重商主義集體主義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習近平抵俄羅斯訪問 中俄領袖分別發文 盼加強關係促和平
灼見報道

習近平抵俄羅斯訪問 中俄領袖分別發文 盼加強關係促和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廢爐推進公司計劃管理室中長期計劃小組經理佐藤學解釋排放流程。
灼見報道

福島核廢水料年內排放 日官來港釋疑:經淨化對人體影響微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瑞士信貸銀行陷入財務危機。(Shutterstock)
灼見報道

瑞銀斥30億瑞郎 收購瑞士信貸銀行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融合」計中的5位香港藝術家:(左起)何遠良、岑嘉慧、周圓源、李展輝和朱卓彗 (Arkad基金會圖片)
藝思人生

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

作者: 陳嵐
2023-03-18
盧煜明教授從煮即食麵,悟到在母體血漿找胎兒DNA的方法。
灼見創科

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17

影片

  • 曾鈺成:人民幣有沒有可能取代港幣?香港需要跟隨內地文教政策嗎?《基本法》如何保障香港原有制度?
  • 顧小培:吃煎炸物為何會流鼻血、喉嚨痛?什麼健康食品可以清熱氣?
  • 陳鳳翔:矽谷銀行被接管 會否引發骨牌效應?白宮如何收拾殘局恢復市場信心?
  • 鄭家寶校長x 游偉樂老師x 翁港成校長:失明教師在教學上遇到什麼挑戰? 怎樣為學校及學生帶來正能量?
  • 溢達掌舵人楊敏德:如何讓員工快樂地工作?留住精英人才的兩大法寶是什麼?
  • 梁賀琪:DSE如何發揮香港軟實力?遵理在內地有什麼發展大計?
  • 法國的教師甄選及學制有何優勢?法國中學教育如何培養出開放、無私的下一代?郭位教授與巴黎路易大帝中學校長對話
  • 曾鈺成:人大釋法對議員宣誓有什麼要求?怎樣才算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
  • 恒大ESG研究中心鄭子云教授:如何分清企業漂綠?披露好是否回報一定佳?
  • 黃錦輝教授:國際媒體為什麼只炒作不利中國的新聞?美國如何煽風點火轉移國際視線?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人工智能開啟作弊新時代?是時候改革學生評分方式人工智能開啟作弊新時代?是時候改革學生評分方式 馮穎匡
  • 教研合一,政教分離,大學排名一定進步──獨家專訪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研合一,政教分離,大學排名一定進步──獨家專訪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 本社編輯部
  • 笑笑 常霖法師
  • 對日本之美的反思對日本之美的反思 編輯精選
  • 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 陳嵐
  • 俄烏戰爭 炸毀北溪 炸爆矽谷俄烏戰爭 炸毀北溪 炸爆矽谷 陳鳳翔
  • 看似平凡,卻活得比誰都精采看似平凡,卻活得比誰都精采 張灼祥
  • 《萬年景》──場域特定裝置作品《萬年景》──場域特定裝置作品 馮珍今
  • 3份頂級報告差異何以如此大3份頂級報告差異何以如此大 張建雄
  • 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 楊興安
  • 香港勞工生產力長期偏低香港勞工生產力長期偏低 羅祥國
  • 亦文亦武亦商趙式慶亦文亦武亦商趙式慶 廖書蘭
  • 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 本社編輯部
  • 陽光明媚下的告別陽光明媚下的告別 陳月平
  • 矽谷銀行挑起的疑問矽谷銀行挑起的疑問 張建雄
  • 失靈的警報 市場的豪賭失靈的警報 市場的豪賭 胡孟青
  • 特首顧問團名單出爐 李澤鉅、周勝馥上榜特首顧問團名單出爐 李澤鉅、周勝馥上榜 本社編輯部
  • 女人的沉默女人的沉默 羅乃萱
  • 首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優秀作品零碳天地展出首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優秀作品零碳天地展出 編輯精選
  • 重新審視香港裙帶資本主義重新審視香港裙帶資本主義 袁彌昌

推薦作家

  • 袁彌昌
  • 張楨
  • 馮穎匡
  • 馮珍今
  • 胡孟青
  • 湯文亮
  • 卓王詠詩
  • 李大齊
  • 陳鳳翔
  • 張宗永
  • 曾國平
  • 陳月平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