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猛於虎」是筆者中學時代上經濟課時老師說的一個社會現象,可想而知,人們對惡性通貨膨脹的害怕程度。近代世界經濟發展,經歷過多次惡性通貨膨脹,每次惡性通脹都令人生活苦不堪言,見通脹如見猛虎。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按照消費者角度量度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變化,是衡量購買趨勢變化和通脹的重要方法。美國8月份的CPI為8.3%,歐元區8月份通脹率是9.1%,物價指數打破了歐元區成立以來的最新紀錄。而香港的7月份的CPI為1.9%,內地8月份的CPI為2.5%。從數據可見,東西方的經濟情況出現了分歧。
無限QE(量化寬鬆)
貨幣政策是最影響通貨膨脹的一環。無限印鈔(即無限量寬)更是今次通脹的最關鍵因素,講到無限QE,就要從 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開始說起。當時由於美國房地產市場出現過度借貸的現象,樓市出現泡沫,當地產泡沫爆破後引發了銀行資金鏈斷裂,雷曼兄弟公司倒閉,更造成銀行系統性危機。
這樣導致全球美元供應鏈斷裂,令銀行不敢拆借資金,美元短缺,形成全球性的資金鏈斷裂,因而導致全球結算系統出問題,世界各國商業機構出現債務危機。市場上因沒有足夠美元作結算,所以也出現金融危機。當時的美國聯邦儲備局為了解決問題,使用了量化寬鬆政策,即通過印鈔為市場提供大量流動性去解決美元荒的問題。從經濟學角度看,以貨幣政策去解決流動性問題是可以的,因為當時的危機由貨幣收縮所引起。
以經濟理論去理解,當貨幣的供應增加,在沒有增加生產量的情況下,可以增加經濟的體量而又不會即時導致通貨膨脹的出現,日本正是一個活生生的案例。因為新印的貨幣留在銀行體系內,沒有流出實體經濟中,所以對商品及服務的需求沒有即時出現上升。而此舉又可以解決流動性衰竭問題,為銀行提供美元,解決美元短缺問題。
疫情及地緣危機把猛虎釋放
到了2010年左右歐洲出現歐債危機,而到了2020年又有全球性的新冠疫情,上述兩件事件都是以印鈔作為解決經濟問題的手法之一。新冠疫情更使美聯儲以無限QE的方法去為經濟注入動力,令到央行的負債不斷向上,印錢印到不能自拔,所謂的飲鴆止渴,就是指中央銀行印錢成癮。新冠疫情的出現更使美國政府直接向人民派錢,特朗普及拜登政府均向3億多的美國人派錢。他們有如坐在直升機上灑錢,意思是指向美國人大灑金錢,人人有份!
錢從何來?不就是印出來的。當印出來的錢落入市民手裏,會提升他們的消費和投資意欲,而美國人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也會上升。這樣會直接拉升各樣物品及服務的價格,再加上近期美國已在全民就業階段(8月份失業率只有3.7%),市場上的資源差不多被盡用,為了搶人,工資亦隨之向上,工資上升又進一步拉動消費及租金,形成一個物價向上的循環。
另外,美國政府推行的1.2萬億美元基建法案,使流動性流向實體經濟,此舉令已經十分熾熱的商品、房地產及勞工市場火上加油,更加令到人民對通貨膨脹的持續預期升溫。最後,加上俄烏衝突的地緣政治影響,影響到食物及石油、 天然氣等能源的供應,故推升了能源及食品價格,這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通脹這頭猛虎被釋放了。
觸發歐洲的通貨膨脹的近因主要是由於俄烏衝突引起的能源及食物價格上漲所致,但引起美國通貨膨脹因素的卻比較複雜,是由需求側上升、供應鏈短暫斷裂和能源及食物價格上漲所帶動,要解決美國通脹問題可能不是加息兩、三次就可達到的事情。
財政政策及貨幣政策
要從根本治療惡性通貨膨脹,我們就得先看看美聯儲的資產規模。在2008年之前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尚未超過1萬億美元(1兆美元),但在金融海嘯過後,它的資產因為幾次的量化寬鬆政策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從2002年至2022年的20年間,美聯儲資產已經上升了10倍以上,絕大多數都是用於購買美國國債及MBS等有價證券為主,充裕的流動性令到各種商品及資產價格向上,使通脹向上。
聯儲及歐洲中央銀行透過加息、收縮貨幣供應及縮表,減少投資,把市場上過度的流動性收回,使需求回落。當商品及人力資源供應不變或者有增加時,價格自然會回落或者持平。另一方面,俄烏局勢似有緩和跡象,能源價格尤其是原油價格似有回落趨勢,這有助解決部分通貨膨脹問題。
了解到這次通貨膨脹的成因後,讀者可能會關心到通脹對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影響,由於篇幅有限,筆者將於下一篇文章論述。另外,亦會分析這次的惡性通脹對香港教育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