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商業 從管理學看有線電視新聞部事件

從管理學看有線電視新聞部事件

二十世紀從獅子山下精神走過來的香港,原是一個和諧與勤奮的社會,近年出現了嚴重的分裂,加上資訊氾濫,真假難分,常使人感到混沌。

彭泓基 作者: 彭泓基
2021-02-27
中華智慧與人生管理

標籤: 傳媒專業新聞有線電視管理
有線電視集體請辭問題突顯專業與管理衝突。(亞新社)
有線電視集體請辭問題突顯專業與管理衝突。(亞新社)

日前在《明報‧觀點》拜讀蔡子強先生鴻文〈別矣,有線!〉,論有線電視新聞部集體請辭事件有感。佛家說成住壞空,因果循環,昨日因、今日果,這是最自然的現象。管理學專注研究人與事物成敗的因由,祈能探索出一套能改變或延遲這現象、而能永續經營的學問。管理的目的,是如何整合資源以達成既定目標。資源包括人、物、資金、技術和知識等,其中無形的文化、態度、價值觀與管理的智慧更是重要的元素。任何一個群體的成敗與發展,全繫於這些基本因素的優劣。個人、家庭、企業、社會與國家,盡皆如是。因此,中華文化總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成功必從「誠意正心、格物致知」做起。同理,有線電視及其新聞部的成敗,亦繫於此。

傳媒的專業精神

有線電視多年來為觀眾提供娛樂及資訊服務,全天候廣播的新聞,詳盡深入,廣為觀眾所稱頌,江湖地位顯赫。還記得前香港電台副台長邵盧善先生曾對我說:「作為傳媒人必須要有專業道德,不偏不倚,給時代面貌與精神,做出真實的報道。」《中庸》云:「誠之者,擇善而固執……物之終始,不誠無物。」這就是誠的可貴,也是任何職業皆應堅守的專業精神,不因個人的喜好與立場而偏離。其實人生在世,皆需正其心、明其道、踐其行,方能處世,否則無論爬得多高,富甲天下,若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價值觀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明辨是非,審時度勢,是最基本的生存智慧。二十世紀從獅子山下精神走過來的香港,原是一個和諧與勤奮的社會,近年出現了嚴重的分裂,加上資訊氾濫,真假難分,常使人感到混沌。際此亂世,深明國家與民族大義、具有高尚理想和信念、社會良知、深邃洞察力、光明正大、理性客觀與個人道德操守的傳媒人,更應做出如實的、多角度的報道,以正視聽。價值觀一旦混淆,是非判斷與行為就會出現偏差。從市場學的角度看,把產品分割,以迎合消費者的喜好,是很自然的策略,相信有線新聞部可能也不曾例外,偏重於某一種市場口味與立場。但傳媒是很不同的商品,關係到意識形態與社會良心,更牽涉到政治。一旦偏頗,就會引起一連串複雜的問題,這是現今香港傳媒人要深切反思及同時面對的挑戰,也是許多媒體常常避談的基本原則。

企業的內部矛盾

資金與盈虧,是任何機構生存的基本條件。有線電視是一間私營商業機構,自創立以來,屢易其主,虧損嚴重。面對市場環境劇變、競爭激烈、新科技改變傳統營運模式等挑戰,管理層定必心焦如焚,如何扭轉乾坤,煞費思量。新聞部地位關鍵,若非迫不得已,相信絕不會貿然作出如此決斷。從管理學的角度看,僱主與僱員,永遠處於一種微妙的合作與對立的關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當上下一心時,其勢不可擋。但若各執其志,互不信任時,團隊就會崩潰,企業就開始衰敗。

歷史有許多很深刻的教訓:「人主莫喜強臣,臣下戒懷妄念。臣強則死,念妄則亡。」「甘居人下者鮮。禦之失謀,非犯,則篡耳。」(唐來俊臣《羅織經》)管理者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最重要的責任,是整合資源,釐定策略,增強競爭力。若遇到不合作的下屬、部門間各自爲政,效率低下的困境時,就必須作出果斷的決策。相對地,從員工的角度看,公司的資源分配不公、前景不明、管理不善,常是士氣低沉的誘因。在員工眾多的企業裡,小圈子文化極為普遍,那是在辛勤的工作環境中,相互抱團取暖的慰藉。當上下離心,一旦遇到危機或重大變革時,矛盾就會浮現,若無法妥協,就只能分道揚鑣。

有效而忠誠團隊的基本要素

在商業社會,僱主與僱員初遇時猶如僱傭兵,始於功利。若多年合作,仍終於功利,則如《孟子》所言:「上下交徵利,其國危矣!」要建立一個有效而忠誠的團隊,需要極高智慧與適合的環境。「下附上以成志,上恃下以成名。」上師要求下屬有三個基本元素:「能、忠、義」。能就是才能,辦事的能力與才華;忠就是對企業的忠誠;義就是深明大義,秉公辦事,全心為企業與顧客(大眾)的福祉而努力。而在下位的也有三個基本要求:「酬、情、志」。酬就是合理的報酬和待遇,這是必須的條件;情就是希望得到上司的賞識和重視;志就是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抱負,完成心中的理想和目標。若企業能符合這些條件,上下融合,就能各安其位,各盡其責,發揮團隊精神。

《孟子》云:「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管理層若以仁義為本,有優質的管理和企業文化,當可感化員工,情同手足,成為親密的戰友,榮辱與共,建立富歸屬感與和諧的團隊。管理者的重任,是如何建立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氣氛,引導出員工的善性和鼓勵動力,培育團隊精神,壓抑惡性與歪行。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明白:「企業興亡,員工有責。一切應以大局為重,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合則共贏、分則齊敗。任何內部鬥爭與衝突,多因各執己見,缺乏同理心,無法協調私與公的關係,結果是兩敗俱傷,親痛仇快。僱主損失的是金錢、聲譽與企業競爭力,而員工則賠上薪酬、事業與前途,這是誰之過?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有線電視處境極為不利,形勢緊迫,若再不大刀闊斧地改革,可能會被市場淘汰,這是管理層目前面對的困境。但凡改革,必先安內,而後攘外。因此,必先釐清內部障礙與矛盾,否則無法開展。相信有線管理層並沒有計劃把整個新聞部及工程部完全換血,而是只針對一些表現不佳的員工。但新聞部是王牌部門,地位關鍵,多年合作與成功,建立了驕人的聲譽與緊密的團隊精神,一旦遇到裁員,不管是非對錯,牽一髮而動全身,結果集體總辭。對部門的成員來說,這是深情與團隊義氣的表現,令人欽佩。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面對逆境,公司生死存亡之際,若仍懷有專業精神,理應同仇敵愾,共同奮鬥,力求脫困,闖出新生。除非管理層全是「昏君」,「視臣如土芥」,則採取「國之將亡賢先避」的選擇,那又當別論。否則,此際總辭,似乎有違反上述「忠義」精神,私大於公,只從個體與小圈子出發、擁兵自重,罔顧大局之嫌。當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外人無法完全理解。天下亦無不散之筵席,焉知禍福?但各方曾否反思,初衷何在?仍有念昔日結緣時那知遇之恩否?

結語

此次事件,公眾看來只是一宗不着癢處的花邊新聞,多根據自己的立場和感受,判其是非。其實這是一個典型的管理個案、人性的糾結,值得大家深思。面對目前香港的困境,百業蕭條,求職與企業皆經營困難,生存不易,如此困局,在不同的機構中,可能每天正在上演。能夠建立一個有效而富親情的團隊,讓成員發揮抱負的平台,絕不容易,散易聚難。如今香港已每況愈下,競爭力下降,若各界僱主與僱員,皆能付出多點慈悲心與同理心,少一點固執與私心,同心協力,共度難關,相信可能有助拯救香港經濟,多為市民謀取長遠的福祉,這將是港人莫大的期望。但願有線電視能早日脫困,揚帆邁進,續為市民提供優質服務。

更多精采文章

  • 風物長宜放眼量風物長宜放眼量
  • 誰是摧毁民主的共犯?誰是摧毁民主的共犯?
  • 有線電視 何以至於斯有線電視 何以至於斯
  • 美操控社交網絡及傳媒 打擊新聞自由美操控社交網絡及傳媒 打擊新聞自由
  • 經濟新聞報憂不報喜?經濟新聞報憂不報喜?

  • 香港在轉型其間錯過了甚麼?
  • 《易道》與歷史規律
  • 從中國律法分析香港的困境
  • 人之貪,性本善?
  • 公關災難

彭泓基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香港大學理學士。中華智慧管理學會創會會長、香港浸會大學商學院副協席教授、中央政策組諮詢委員、香港市務學會會長,院士及顧問。九十年代任雷射電腦副董事總經理,獨力拓展中國大陸市場,建立全國網絡。近年專心鑽研中華文化,致力融和中西智慧於現代管理,創六慧管理,尤擅《易經》管理學。著有《於無聲處》、《遵道而行》、《靜待黎明》等。
View all posts
標籤: 傳媒專業新聞有線電視管理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廢爐推進公司計劃管理室中長期計劃小組經理佐藤學解釋排放流程。
灼見報道

福島核廢水料年內排放 日官來港釋疑:經淨化對人體影響微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瑞士信貸銀行陷入財務危機。(Shutterstock)
灼見報道

瑞銀斥30億瑞郎 收購瑞士信貸銀行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0
「融合」計中的5位香港藝術家:(左起)何遠良、岑嘉慧、周圓源、李展輝和朱卓彗 (Arkad基金會圖片)
藝思人生

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

作者: 陳嵐
2023-03-18
盧煜明教授從煮即食麵,悟到在母體血漿找胎兒DNA的方法。
灼見創科

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17
顧問團的定位是一個高層次的諮詢組織,會就香港的策略性發展為行政長官提供意見,主要官員亦會列席。(亞新社)
灼見報道

特首顧問團名單出爐 李澤鉅、周勝馥上榜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17

影片

  • 曾鈺成:人民幣有沒有可能取代港幣?香港需要跟隨內地文教政策嗎?《基本法》如何保障香港原有制度?
  • 顧小培:吃煎炸物為何會流鼻血、喉嚨痛?什麼健康食品可以清熱氣?
  • 陳鳳翔:矽谷銀行被接管 會否引發骨牌效應?白宮如何收拾殘局恢復市場信心?
  • 鄭家寶校長x 游偉樂老師x 翁港成校長:失明教師在教學上遇到什麼挑戰? 怎樣為學校及學生帶來正能量?
  • 溢達掌舵人楊敏德:如何讓員工快樂地工作?留住精英人才的兩大法寶是什麼?
  • 梁賀琪:DSE如何發揮香港軟實力?遵理在內地有什麼發展大計?
  • 法國的教師甄選及學制有何優勢?法國中學教育如何培養出開放、無私的下一代?郭位教授與巴黎路易大帝中學校長對話
  • 曾鈺成:人大釋法對議員宣誓有什麼要求?怎樣才算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
  • 恒大ESG研究中心鄭子云教授:如何分清企業漂綠?披露好是否回報一定佳?
  • 黃錦輝教授:國際媒體為什麼只炒作不利中國的新聞?美國如何煽風點火轉移國際視線?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人工智能開啟作弊新時代?是時候改革學生評分方式人工智能開啟作弊新時代?是時候改革學生評分方式 馮穎匡
  • 教研合一,政教分離,大學排名一定進步──獨家專訪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研合一,政教分離,大學排名一定進步──獨家專訪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 本社編輯部
  • 笑笑 常霖法師
  • 中東和解 反映中國外交威力中東和解 反映中國外交威力 陳文鴻
  • 對日本之美的反思對日本之美的反思 編輯精選
  • 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 陳嵐
  • 俄烏戰爭 炸毀北溪 炸爆矽谷俄烏戰爭 炸毀北溪 炸爆矽谷 陳鳳翔
  • 看似平凡,卻活得比誰都精采看似平凡,卻活得比誰都精采 張灼祥
  • 《萬年景》──場域特定裝置作品《萬年景》──場域特定裝置作品 馮珍今
  • 台灣能拯救美國的生存風險嗎?台灣能拯救美國的生存風險嗎? 張建雄
  • 《奇異女俠玩救宇宙》奪奧斯卡7獎 楊紫瓊封影后《奇異女俠玩救宇宙》奪奧斯卡7獎 楊紫瓊封影后 本社編輯部
  • 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 楊興安
  • 3份頂級報告差異何以如此大3份頂級報告差異何以如此大 張建雄
  • 香港勞工生產力長期偏低香港勞工生產力長期偏低 羅祥國
  • 搵食難搵食難 蔡世鴻
  • 亦文亦武亦商趙式慶亦文亦武亦商趙式慶 廖書蘭
  • 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盧煜明教授:煮即食麵令生命科學難題迎刃而解 本社編輯部
  • 陽光明媚下的告別陽光明媚下的告別 陳月平
  • 特首顧問團名單出爐 李澤鉅、周勝馥上榜特首顧問團名單出爐 李澤鉅、周勝馥上榜 本社編輯部
  • 失靈的警報 市場的豪賭失靈的警報 市場的豪賭 胡孟青

推薦作家

  • 袁彌昌
  • 張楨
  • 馮穎匡
  • 馮珍今
  • 胡孟青
  • 湯文亮
  • 卓王詠詩
  • 李大齊
  • 陳鳳翔
  • 張宗永
  • 曾國平
  • 陳月平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