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區,自秦漢以來,即隸屬廣東地域郡縣所管轄。至明代,香港地區屬廣州府東筦縣治下。基於沿海盜寇猖獗,神宗萬曆初年,東莞縣南部劃設新安縣,以求更有效保境安民,轄境大概包括今天深圳與香港的範圍。
明代的沿海情況
明代海盜賊寇,除沿海奸民外,有太祖時期即已出現的倭寇,主要源自日本南北朝時期的浪人。倭寇侵擾,與沿海奸民合流,至明朝中葉成極大海患。同時期來自西方的番夷(葡萄牙、荷蘭)商船艦隻亦陸續東來,明廷為驅走擾民的葡船,世宗初年,廣東水師與葡船於屯門澳爆發海戰,葡船戰敗。
基於明朝中央政府採行閉關海禁及朝貢形式貿易體制,明初雖有鄭和七下西洋的偉大海上開拓事業,明朝時期的中國並未能踏上全球化及現代化的進程。
至於尚未成型的香港地區,個別地名已陸續出現於當時文字與地圖載錄(包括海防輿圖、方志地圖)。其中能辨今日香港大部分地名的,當屬明後期郭裴《粵大記》所附《廣東沿海圖》。
本文介紹東南沿海寇患與番夷為禍的時期,兩廣總督為重整兩廣防務所編修的《蒼梧總督軍門志》,其中有涉及香港的海防圖《全廣海圖》,以窺察當年有關香港地區的足跡。
《全廣海圖》中的香港
《蒼梧總督軍門志》為兩廣總督應檟於世宗嘉靖晚期初修,及萬曆初年的兩廣總督劉堯誨因舊志殘缺而重修。是志所附輿圖共32幅,《全廣海圖》即其中一幅。
地圖採上南下北繪畫,即從內陸望向海洋的角度。東莞縣以南標示有新安縣,即地圖顯示了神宗初年以後的狀況。其中涉及今天香港範圍的地名有:九龍、官富巡司(九龍灣)、龍船澳(糧船灣)、屯門澳、將軍澳、大潭、佛堂門、急水門、大磨刀、小磨刀等。
香港境外則有擔竿洲(擔杆島)、伶仃洋、小伶仃島(外伶仃島)、老萬山(萬山列島)、三門(三門洲)、南頭、大鵬所(大鵬所城)、龍歧澳(東山港)、南頭(新安古城)、福永巡司(福永鎮)、西郷、淘濘山(沱濘列島)…….
3個資料重點
是志編修目的在重整地方防務,海防圖用在海防軍務,資料記載可總結為3個重點。
一是地方衙門與官軍駐所,前者標示有東筦縣、新安縣,後者標示有衛所巡司,如南海衛、大鵬所、官富巡司等。
二是軍寨兵營與官哨兵船停泊位置,如南頭寨、洪灣寨、赤岡烽營、南頭兵船泊屯門澳、南頭官哨泊龍歧澳。
三是主要船澳與海上距離(潮水、里),如將軍澳「可避颶風,至龍船灣半潮水,至簷竿洲二潮水、至淘濘山二潮水」。
是圖範圍的海防對象就是海寇與番夷。老萬山,標注「海寇每每停此」,老萬山與小伶仃山之間,摽示「此西洋船由此出入」。
從《全廣海圖》入手,追蹤明代時期香港地區的足跡,進而閱覽該志其餘輿圖及文字,可對明代軍事編制、防區部署、戰陣演練、軍事歷史、軍費開支等等有所認識,是研究明代軍事史與地方志的重要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