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從數字看SEN學生的支援問題之二

從數字看SEN學生的支援問題之二

期望2017/18年免費幼稚園政策實施之時,政府同時逐步在幼稚園建立識別系統,及早識別有特殊需要幼兒,並隨即給予支援,這樣才是「真‧及早識別、及早支援」。

簡明宇 作者: 簡明宇
2017-01-21
教育眼

從數字看SEN學生的支援問題之二

從數字看SEN學生的支援問題之二

從數字看SEN學生的支援問題之二
封面圖片:政府官員口頭上一直認同「及早識別、及早支援」對SEN兒童的重要性,不過行動似並不協調。(Pixabay)
 
這個系列文章的上篇探討SEN學生的總數問題,並帶出因為政府不同部門之間因缺乏有效通報機制令70%的SEN幼兒在升小一時「被消失」。本篇再從相關數字出發,揭示本港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特性及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尤其是識別SEN兒童的問題。
 

SEN學生9年增加了112%?

 
表一的數據來自教育局文件,當中顯示主流小學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人數,由2007/08年的9,000多人,每年遞增,至2015/16已接近2萬人,九年間增加了112%(註一至三)。不過,我們不應單純將上述數字理解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大幅增加,而只是更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被識別。一方面歸功於宣傳教育,近年社會對有特殊教育需要持更開放及接納之態度,家長比以往更願意讓子女接受篩選及評估;而教師亦對各種特殊需要的特性有更多認識,從而篩選更多懷疑個案,並轉介評估。另一方面,政府對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支援有所改善及篩選/診斷工具改良,亦促使更多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被識別出來。因此,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數目在九年間未必有很大的改變,而只是上述原因令他們在近年更容易被識別出來。
 
 

小二是關鍵期?

 
在教育局的分類下,現時就讀於主流小學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分為八大類,即「特殊學習困難」、「智障」、「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肢體傷殘」、「視障」、「聽障」及「言語障礙」。圖一顯示2015/16年19,829個就讀主流小學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分類,其中「特殊學習困難」佔42.2%,「自閉症」22.3%、「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19.4%及「言語障礙」10.6%,四者合共佔總數94.5%。
 
 
圖二是2010/11年小一SEN學生的情況及追蹤其後5年的趨勢,其中「智障」、「肢體傷殘」、「視障」及「聽障」大致上只呈輕微上升趨勢,然而,「特殊學習困難」、「自閉症」及「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明顯呈上升狀態,其中「特殊學習困難」及「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於小二之後大幅飆升(「特殊學習困難」所佔比例最大,而且升幅最巨,當中有值得探討之處,日後再另文討論)。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言語障礙」在小二時大幅增加,其後持續下跌,是眾多SEN分類唯一一種呈下降趨勢者。根據上述數字變化,似乎小二是一個關鍵期。為什麼會如此?
 
 

建立系統識別SEN學生

 
要解釋上述數字,還得簡介一下目前小學的識別系統。教育局建議將小一上學期作為觀察期,而教師會在下學期為有需要的學生填寫《小一學生之學習情況量表》以識別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另教師也可按需要應用《香港小學生特殊學習困難行為量表》,以識別疑似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生。在小一下學期,學校會安排相應輔導,而當中部分學校認為有需要作進一步評估者,亦會轉介至相關專業人士處作詳細評估。由於輪候評估需時,因此不少個案會在小二時才獲得評估。鑒於小一下學期及小二上學期正值識別及評估的重要階段,因此SEN學生數目的趨勢在小二時便處於轉折期。
 
行文至此,思考敏銳的讀者會提出兩個問題。其一,前一篇〈從數字看SEN學生的支援問題〉所提及小一時「神秘」消失的70%SEN學生是否都在小二時「從新出現」?由於2016/17年小二SEN學生的數字未有公布,故難以確實回答。不過,最近五年小二SEN學生的數目均在二千以上,估計最新數字亦不會相差太遠。換言之,從K3升上小一時約1600名SEN學生,雖然當中接近700人在小一時「被消失」,但很大可能在小二時「被從新發現」。
 
其二,既然上述識別系統有效識別SEN學生,為何不提早至幼稚園階段施行?上述系統乃教育局推行融合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局負責識別及支援中小學有特殊需要學生。然而,目前負責識別及評估有特殊需要幼兒的部門乃衛生署,而提供康復服務的是社會福利署,但監管幼稚園教育的卻又是教育局。說到這裡,讀者應該想到這又是政府部門分工的問題。沒有具有堅強意志的高層官員居中協調,要在幼稚園建立識別系統似乎並不容易。再加上,幼稚園到目前為止仍屬私營,學券制只是政府資助家長在市場上購買服務,教育局很難直接要求幼稚園推行類似中小學的融合教育。
 

免費幼稚園教育是轉機

 
不過,轉機也並非完全沒有。首先,免費幼稚園教育即將於2017/18年推行,大部分幼稚園將直接受政府資助。因此,教育局參考小學的做法在幼稚園建立一套識別系統並非全無可能。其次,「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已開跨部門協作的先例。在政務司司長的推動下,社署資助專業團隊到幼稚園提供康復服務。由於專業團隊已包括心理學家等輔助專業人員,他們本身亦具備SEN的評估資格,因此在這個計劃的基礎上,擴展其功能,將識別亦納入其中,並非難事。
 
政府官員口頭上一直認同「及早識別、及早支援」對SEN兒童的重要性,不過行動似並不協調。期望2017/18年免費幼稚園政策實施之時,政府同時逐步在幼稚園建立識別系統,及早識別有特殊需要幼兒,並隨即給予支援,這樣才是「真‧及早識別、及早支援」。
 
參考資料
 
1. 教育局. 財務委員會審核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開支預算 管制人員的答覆(教育局). 2016. http://www.legco.gov.hk/yr15-16/chinese/fc/fc/w_q/edb-c.pdf. Accessed April 11, 2016.
2. 教育局. 財務委員會審核二零一四至一五年度開支預算 管制人員的答覆(教育局). 2014. www.edb.gov.hk/attachment/tc/about-edb/press/legco/others/edb-c.pdf‎. Accessed April 24, 2014.
3. 教育局. 財務委員會審核二O一二至一三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的答覆(教育局). February 2012. www.legco.gov.hk/yr11-12/chinese/fc/fc/w_q/edb-c.pdf. Accessed May 14, 2014.

更多精采文章

  • 林行止:股在美為何不歸國?國安法重創港經濟!林行止:股在美為何不歸國?國安法重創港經濟!
  • 蔡英文的兩岸遊戲會如何繼續下去?蔡英文的兩岸遊戲會如何繼續下去?
  • 編劇編劇
  • 從姓名學看選舉結果從姓名學看選舉結果
  • 「億來億去」的「柱下朱上」餘波盪漾「億來億去」的「柱下朱上」餘波盪漾


簡明宇

香港保護兒童會高級研究員,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院士、英國皇家醫學會海外院士。曾任香港城市大學高級副研究員及防止青少年吸煙委員會研究主任,亦為教育社企創辦人之一。研究興趣包括學校健康促進、幼兒教育及照顧、支援有特殊需要兒童政策等。
View all posts

編輯精選

(左起)長頸鹿醫生、黃大偉醫生、胡詠儀醫生、李韡玲和楊小鳴醫生在新書發布會上。
灼見醫療

《生死相醫》──救死扶傷急症科 醫生現身講故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4
奧地利駐港澳總領事Karl Ernst(左)向麥家樂頒授奧地利共和國金級榮譽勳章(Decoration of Honour in Gold for Services to the Republic of Austria) 。右為麥太太黃家舜。(被訪者提供)
灼見專訪

香港人用世界的音樂語言弘揚中國文化──專訪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3
麥家樂早年長期在奧地利、俄羅斯等地發展音樂事業,國際視野廣闊。
灼見專訪

促進香港高雅文化發展 提升全民文化素養──專訪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2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會談。(亞新社)
灼見報道

中俄元首簽署聯合聲明 重申和談解決烏克蘭危機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2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一的一對一閉門會談,歷時4個半小時結束。(亞新社)
灼見報道

習近平與普京會談逾4小時 俄方稱今商軍事技術合作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1

影片

  • 溢達掌舵人楊敏德:賣衫就真是賣衫?教你如何將綠色概念融入產品
  • 嚴浩:西醫西藥為何不能根治長新冠?推薦一種新生活方式保障健康
  • 盧永雄x張少威:中美實力差距有多大?美國會以俄烏戰爭做把柄對付中國?
  • 曾鈺成:人民幣有沒有可能取代港幣?香港需要跟隨內地文教政策嗎?《基本法》如何保障香港原有制度?
  • 顧小培:吃煎炸物為何會流鼻血、喉嚨痛?什麼健康食品可以清熱氣?
  • 陳鳳翔:矽谷銀行被接管 會否引發骨牌效應?白宮如何收拾殘局恢復市場信心?
  • 鄭家寶校長x 游偉樂老師x 翁港成校長:失明教師在教學上遇到什麼挑戰? 怎樣為學校及學生帶來正能量?
  • 溢達掌舵人楊敏德:如何讓員工快樂地工作?留住精英人才的兩大法寶是什麼?
  • 梁賀琪:DSE如何發揮香港軟實力?遵理在內地有什麼發展大計?
  • 法國的教師甄選及學制有何優勢?法國中學教育如何培養出開放、無私的下一代?郭位教授與巴黎路易大帝中學校長對話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八成港人無建立「平安三寶」 精神健康資訊匯倡設儲存庫八成港人無建立「平安三寶」 精神健康資訊匯倡設儲存庫 編輯精選
  • 對日本之美的反思對日本之美的反思 編輯精選
  • 四無量心四無量心 常霖法師
  • 張翔:無論為自身還是中國,成為國際城市是香港成功的唯一秘訣張翔:無論為自身還是中國,成為國際城市是香港成功的唯一秘訣 編輯精選
  • 促進香港高雅文化發展 提升全民文化素養──專訪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促進香港高雅文化發展 提升全民文化素養──專訪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 本社編輯部
  • Coco Bond可可債 命運淒涼Coco Bond可可債 命運淒涼 陳鳳翔
  • 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融合藝術的創新嘗試──《融合貳》展覽有感 陳嵐
  • 應對新冠大流行的實踐與挑戰應對新冠大流行的實踐與挑戰 袁國勇
  • 《生死相醫》──救死扶傷急症科 醫生現身講故事《生死相醫》──救死扶傷急症科 醫生現身講故事 本社編輯部
  • 矽谷銀行挑起的疑問矽谷銀行挑起的疑問 張建雄
  • 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 楊興安
  • 香港人用世界的音樂語言弘揚中國文化──專訪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香港人用世界的音樂語言弘揚中國文化──專訪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 本社編輯部
  • 瑞銀斥30億瑞郎 收購瑞士信貸銀行瑞銀斥30億瑞郎 收購瑞士信貸銀行 本社編輯部
  • 全球南方的意見已浮見亦必須重現全球南方的意見已浮見亦必須重現 張建雄
  • 首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優秀作品零碳天地展出首屆「曉日春暉」兒童環境徵文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優秀作品零碳天地展出 編輯精選
  • 盧永雄x張少威:中美實力差距有多大?美國會以俄烏戰爭做把柄對付中國?盧永雄x張少威:中美實力差距有多大?美國會以俄烏戰爭做把柄對付中國? 本社編輯部
  • 福島核廢水料年內排放 日官來港釋疑:經淨化對人體影響微福島核廢水料年內排放 日官來港釋疑:經淨化對人體影響微 本社編輯部
  • 金融監管重整.中華號角示警──金融戰下的中國機構改革金融監管重整.中華號角示警──金融戰下的中國機構改革 陳鳳翔
  • 女人的沉默女人的沉默 羅乃萱
  • 顧小培:吃煎炸物為何會流鼻血、喉嚨痛?什麼健康食品可以清熱氣?顧小培:吃煎炸物為何會流鼻血、喉嚨痛?什麼健康食品可以清熱氣? 本社編輯部

推薦作家

  • 趙靈敏
  • 曾國平
  • 胡孟青
  • 鄧兆鴻
  • 彭智華
  • 李美嫦
  • 何漢權
  • 孫明揚
  • 徐家健
  • 黃錦輝
  • 陳章華
  • 常霖法師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