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健康 從同病同治走向治未病

從同病同治走向治未病

──談台灣生物醫療產業創新

隨着對基因的了解、大數據分析、儀器與檢測技術進步,精準醫療能做到「同病異治」,為每個病患量身打造適合的療程。

編輯精選 作者: 編輯精選
2022-05-15
書海尋珍

撰文:林惠君、黃筱珮、吳佩琪(台灣資深傳媒人)

標籤: 個人化治療台灣吳佩琪基因大數據天下文化林建煌林惠君治未病生物資料庫精準醫療美國遺傳黃筱珮
精準醫療指的是依據個體基因差異、個體的生活型態、外在環境等不同,給予個人化治療,也就是從以往的「同病同治」走向「同病異治」。(Freepik)
精準醫療指的是依據個體基因差異、個體的生活型態、外在環境等不同,給予個人化治療,也就是從以往的「同病同治」走向「同病異治」。(Freepik)

以往,生病時,醫師會利用問診的方式,加上抽血、驗尿、影像等常規檢測,並且透過病患主動告知身體狀況,結合醫師的經驗及專業知識分析,以標準療程進行治療。

現在,一旦生病,尤其是癌症,除了傳統常規檢查與治療,還能利用個人基因表現等資訊,施以精準的個人化治療,例如:標靶藥物治療、細胞治療等,讓治療達到做大成效。

未來,可以想像的畫面是,即便是未生病的人,也能透過檢測判斷個人可能發生的疾病、評估風險值,並提供個人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進而達到真正的「防病於未然」。

相同疾病可以有不同療法

每個人的基因、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生活作息等不盡相同,造就獨一無二的個體,以往一體適用的治療方式,忽略個體化的差異,也就是「同病同治」,但未必有相同的治療結果。

漸漸,醫界發現問題,認為治療應予以個人化,意即「同病異治」,開展了「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的時代。

美國自2009年起,開始有計劃的發展精準醫療;到了2011年,美國科學院、美國工程院、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以及美國科學委員會,又共同發表了《邁向精準醫學》報告。

2015年時,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進一步提出「精準醫療倡議」,界定「精準醫療」係指利用個人基因型或是基因表現,以臨床資料選擇最適合個人使用的藥物、治療方法,以達到藥品的最大療效與最小的副作用;同年,奧巴馬宣布啟動「精準醫療計劃」,募集10億美元,應用於癌症預防、研發疫苗、早期篩檢、免疫療法、基因體學、組合療法和大數據分析等,主要着重推動癌症預防和治療,醫界從此邁入嶄新的局面。

2015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宣布啟動「精準醫療計劃」,募集10億美元推動癌症預防和治療。(亞新社)

掌握基因對人體的影響,就能找到治療方法

「精準醫療計劃」的目標,是在10年內募集100萬人的基因資料,整合到雲端資料庫,透過不同族群、年齡層的個人化基因資料,就可以研究遺傳性變異對人體健康和疾病形成所產生的影響,作為臨床治療的參考,希望能為患者提供適時、適量、適人的治療。

所以,基因定序只是第一步,還必須進一步建立大數據資料庫,再根據個人基因表現,設計合適的藥物及治療方式,例如: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

一言以蔽之,精準醫療指的是依據個體基因差異、個體的生活型態、外在環境等不同,給予個人化治療,也就是從以往的「同病同治」走向「同病異治」。

除了美國之外,包括:英國、法國、澳洲、韓國、日本等國家,也都陸續投入相當經費在精準醫療計劃。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精準健康產業趨勢報告:精準治療》調查顯示,2020年全球精準治療市場規模為683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達1344億美元,5年成長率為97%。

精準醫療勢不可擋,是全球醫學的主要趨勢,台灣當然不能自免於外。

位於中央研究院內的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駐站。(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Facebook圖片)

台灣也有生物資料庫

要做到因應不同人種、環境、飲食與生活型態等的個人化醫療,勢必要有針對國人的生物資料庫。目前,便有中央研究院接受政府委託,在2012年成立「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蒐集病患及健康人的檢體,做為後續制定改善疾病的治療方針和預防策略。

不僅如此,台灣政府也開始擬定配套發展,推動生醫產業創新就是其中一項。

2016年,行政院擬定「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同年12月又修訂了《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新增「精準醫療」、「基因治療」及「細胞治療」等領域,以加速產業發展。

2017年,行政院又提出「五加二產業創新方案」,其中鎖定「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發展利基精準醫學,推動各項精準醫療計劃,並提出整合型「癌症精準治療」旗艦計劃,希望將台灣打造成獨具特色的「亞太地區癌症醫療中心」。

更進一步,中研院在2018年開始執行「台灣精準治療計劃」,整合全台15個醫療體系,同樣以蒐集百萬人基因資料為目標,對象涵蓋患病、亞健康、健康人的資料,進行疾病風險評估、預測與精準用藥。

而在2021年即將結束的時候,台灣生醫界迎來了一個好消息,12月21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並將法案名稱修正為《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其中,除了租稅優惠,新條例也將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專用於生技醫藥產業的創新平台、受託開發製造(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CDMO)的生技醫藥公司,擴大納入獎勵範圍。

近來醫界的趨勢是,將「精準醫療」擴大為「精準健康」,從治療已病、提早診斷欲病,再到預防產生疾病的「未病」。(Pixabay)

精準健康就是幫你積極預防生病

隨着對基因的了解、大數據分析、儀器與檢測技術進步,精準醫療能做到「同病異治」,為每個病患量身打造適合的療程,例如:儀器設備可精準治療,提升治癒率、減少不必要的副作用,做到早期疾病診斷與治療。

不過,所謂「上醫醫未病,中醫醫欲病,下醫醫已病」,近來醫界的趨勢是,將「精準醫療」擴大為「精準健康」,從治療已病、提早診斷欲病,再到預防產生疾病的「未病」,除了罹病族群,更涵蓋亞健康乃至健康族群,提供具有效益的疾病預測、風險評估等方案,達到改善個人生活習慣,促進健康。

「相較於奧巴馬當年提出『精準醫療計劃』,現在的精準醫療範疇已經全面開展,邁入精準健康層次,以精準預防、精準診斷、精準治療及精準照護四大面向為主軸,」台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說明。

例如,有家族遺傳史的夫妻,在進行人工生殖時,以「胚胎着床前基因診斷」(PGD/PGT-M)挑選出染色體數量正常、不帶有家族性遺傳疾病的胚胎植入子宮,中止遺傳悲劇。

融合生醫與資通訊,防病於未然

林建煌進一步指出,若從產業端與應用端思考,可以看出,精準醫療局限於醫院,精準健康則涵蓋整體生醫產業及資通訊產業。

譬如,進行檢測的儀器設備,就需要結合醫學與資通訊。像是萬芳醫院利用AI與髖部X光片,透過大數據分析,輔助判斷老人是否有肌少症或預測未來10年骨折的風險,如應用於醫療照護端,就可以提早介入衛教、避免老人骨折。

根據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數位健康大未來》報告顯示,全球醫療支出自2019年到2030年,將由預估的10兆6000萬美元成長到15兆美元,其中投入預防保健、早期診斷、健康維護等面向的支出,將由1兆美元提高到近4兆美元,約佔總支出的三分之一。

工研院推估的資料亦顯示,2020年全球精準健康市場規模約3198億美元,2025年將達584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2.8%。

從調查可見,除了精準治療外,全面針對個人化的預防生病、保健的精準健康,近年來的發展推動了生醫產業暢旺,儼然成為生醫界的「顯學」。

自2015年起,北醫大結合3家附屬醫院的電子病歷數據形成「臨床研究資料庫」,收納近380萬筆病患臨床資料。(北醫大圖片)

生醫產業可望引領台灣再創高峰

「2021年通過的《生技醫療產業發展條例》對台灣生醫產業來說,是一項重大利多消息,不僅鼓勵生醫產業朝數位醫療、智慧醫院及遠距醫療照護發展,還可望引領台灣的生技醫療產業再創高峰,將生醫產業打造成台灣的第二個『護國神山』,」林建煌強調:「台灣有醫療和資通訊產業優勢為後盾,更可以順勢引領業界朝向涵蓋保健、預防、診斷、治療、照護的全齡健康願景發展。」

他以北醫體系為例指出,自2015年起,北醫大結合3家附屬醫院的電子病歷數據形成「臨床研究資料庫」,收納近380萬筆病患臨床資料,以及聯合人體生物資料庫,「其中蒐集最完整的是癌症檢體,將這些數據經過專家、AI分析,就能變成有用的資料,成為拯救每一個國人的健康關鍵,更進一步研發並應用於臨床場域。」

展望未來,「從未出生前的生殖醫學,可以進行基因檢測、預防遺傳疾病,預防保健、疾病診療,再到老年的精準照護,北醫體系透過精準醫療的發展,更進一步朝向精準建康管理的方向努力前進,這也是整個世界的趨勢,」林建煌總結。

原為《訂製你的無病生活》楔子,本社獲天下文化授權轉載,副題為編輯擬。

新書簡介:

書名:《訂製你的無病生活:30問掌握預防、診斷、治療、照護對策》
作者:林惠君、黃筱珮、吳佩琪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4月

作者介紹

林惠君,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職於《遠見雜誌》、中央通訊社,擔任醫藥與財經記者,擁有逾15年採訪經驗,合著有《影響力策略:16個永續共榮的企業故事》、《與世界一起變好:北醫大SDGs的故事》。現為自由撰稿人。

黃筱珮,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資深文字工作者,曾任《台灣日報》、《中國時報》記者,合著有《競合力點亮醫療:北醫醫療體系的變革之路》、《關鍵影響力:金牌企業成功學》等書。熱愛採訪與寫作,相信文字的力量可以改變世界。

吳佩琪,世新大學新聞系畢業,曾擔任電視台節目製作人,並為多家媒體與出版社營養健康類書籍特約記者及撰稿人,參與相關著作有《擊退10大難搞文明病:健康有方 中西醫聯手》、《植物蛋白質的神奇力量:兼具高營養與零負擔的人體第一營養素》等書。

更多精采文章

  • 吵架總比打仗好吵架總比打仗好
  • 從吳越國「納土歸宋」看兩岸統一趨勢從吳越國「納土歸宋」看兩岸統一趨勢
  • 俄閱兵展示實力 山東艦西太練兵 美威懾無濟於事?俄閱兵展示實力 山東艦西太練兵 美威懾無濟於事?
  • 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
  • 傷不了人反自傷傷不了人反自傷

  • 能量的來源
  • 不可忽視的隱形殺手——心臟病
  • 聲稱無害的健康食品,你敢吃嗎?

編輯精選

View all posts
標籤: 個人化治療台灣吳佩琪基因大數據天下文化林建煌林惠君治未病生物資料庫精準醫療美國遺傳黃筱珮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官媒指上海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稱「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上海的發展」。圖為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政府網)
灼見報道

習近平赴上海調研 能重演鄧小平南巡效果?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2-01
仝小林院士指出,傳統中醫的經方治療,可以結合西醫的實證治療。
名家演講錄

仝小林院士說「態靶辨治」:中西醫結合未來之路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1-30
基辛格生前被譽為國際關係學中權力平衡的大師。(亞新社)
灼見報道

基辛格逝世享嵩壽100歲 促成中美建交最為人樂道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1-30
「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巴郡副董事長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辭世,享耆壽99歲。(Shutterstock)
灼見報道

巴菲特良師摰友查理芒格逝世 享耆壽99歲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1-29
行政長官李家超形容,香港是全球資金融通的重要平台。(政府新聞處圖片)
灼見報道

香港財經論壇2023:探討香港國際化優勢及高質量發展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1-28

影片

  • 蔣匡文博士:中美貿易戰對中港經濟損害有多大?東方崛起 中國哪些實力已經超越美歐?
  • 陳文鴻教授:休戰之後 以色列會與敵人上談判桌嗎?猶太人駕馭歐美政府會出現什麼政治危機?
  • 關品方:以色列暗藏核武 正部署殲滅巴勒斯坦?英美航武戒備 欲震懾中東國家?
  • 楊詠盈主任x鄭家寶校長:怎樣透過故事繪本創意教小學數學?用什麼方法照顧不同程度學生需要?
  • 郭少棠教授:以巴戰爭的主要根源是什麼?通古今之變:還歷史一個公道
  • 陳文鴻教授:國際社會如何制止以色列種族滅絕暴行?美國重返中東戰略被打亂 將怎樣撥亂反正?
  • 林毅夫教授:中國高速經濟增長還可以持續多久?有什麼超越發達國家的優勢與挑戰?
  • 雷鼎鳴:國際輿論不滿美國處理以巴衝突太偏袒? 俄烏、中東戰爭形勢為何對中國有利?
  • 陳文鴻教授:中美元首會面是美國暫時求和,為勢所逼?中國如何對抗欺騙性和解?
  • 邱少雄校長x鄭家寶校長:小學重開科學科如何改革教學法?初、高小怎樣銜接?教職員怎樣做好準備?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四大校長談《論語》的智慧瑰寶四大校長談《論語》的智慧瑰寶 陳家偉
  • 閉關的分享閉關的分享 常霖法師
  • 陳文鴻教授:休戰之後 以色列會與敵人上談判桌嗎?猶太人駕馭歐美政府會出現什麼政治危機?陳文鴻教授:休戰之後 以色列會與敵人上談判桌嗎?猶太人駕馭歐美政府會出現什麼政治危機? 本社編輯部
  • 細聽歷任浸會大學校長的《論語》感悟細聽歷任浸會大學校長的《論語》感悟 陳家偉
  • ESG神話與優化不同持份者的可持續價值 ESG Myths and Optimising Sustainable Values for Different StakeholdersESG神話與優化不同持份者的可持續價值 ESG Myths and Optimising… 何順文
  • 不要再叫Da Vinci,應該叫Leonardo呢!不要再叫Da Vinci,應該叫Leonardo呢! 鮑慧兒
  • 駕米格25戰機投奔西方47年 貝倫科逝世終年76歲駕米格25戰機投奔西方47年 貝倫科逝世終年76歲 本社編輯部
  • 炮循SEN學生融入社會服務 努力成為「樂齡生力軍」炮循SEN學生融入社會服務 努力成為「樂齡生力軍」 張灼祥
  • 狂開花不結果──拆解佘詩曼的感情魔咒狂開花不結果──拆解佘詩曼的感情魔咒 潘樂德
  • 遊弋中原大地記遊弋中原大地記 廖書蘭
  • 中國大城市人均GDP將超日本中國大城市人均GDP將超日本 張建雄
  • 青春的交集青春的交集 謝祖墀
  • 熱愛香港文化的「南洋孖寶」熱愛香港文化的「南洋孖寶」 鄭明仁
  • 荒誕過後的深層反思──介紹王卓祺、梁韋諾、楊云《從修例風波到反中動亂──利維坦缺位下的荒誕劇》荒誕過後的深層反思──介紹王卓祺、梁韋諾、楊云《從修例風波到反中動亂──利維坦缺位下的荒誕劇》 施林海
  • 巴菲特良師摰友查理芒格逝世   享耆壽99歲巴菲特良師摰友查理芒格逝世 享耆壽99歲 本社編輯部
  • 人才輸入計劃為教育界注入活水人才輸入計劃為教育界注入活水 曹啟樂
  • 地契年期與土地價值地契年期與土地價值 區雅俊
  • 解讀港大「世紀之問」解讀港大「世紀之問」 陳婉瑩
  • 我們離「金融中心遺址」有多遠?我們離「金融中心遺址」有多遠? 陳景祥
  • 跨境電詐與緬北果敢地區的政治跨境電詐與緬北果敢地區的政治 盧兆興

推薦作家

  • 何志平
  • 陳家偉
  • 張樹槐
  • 陳婉瑩
  • 曹啟樂
  • 潘樂德
  • 沈言
  • 龐驚濤
  • 馮應標
  • 陳玉燕
  • 顏雋
  • 崔少明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