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返回上頁)
國民黨對共產黨指責的立足點
國民黨過去幾十年裏指控毛澤東「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擴大」的謀略,是「空喊抗日實反國府」的詭計,這把殺手鐧的立足點,是中國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揮舞此鐧,站在國民黨的正統立場來看是義正辭嚴,而站在共產黨的正統立場來看,則是不值一駁,因為全世界所有共產黨的意識形態皆起源於國際主義,恰恰是與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對着幹的。
奠定這個徹底國際主義原則的馬克思和恩格斯,不斷地開導各國共產黨:一旦你們的祖國與他國發生戰爭,你們一定要與敵國的勞動人民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絕對不要與本國政府一同抗敵作戰(《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四卷第411-412頁、第16卷第15頁、第18卷第566-567頁)。列寧的最大貢獻,是把這個原則變成了具體政策。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大計劃是「變國際戰爭為國內戰爭!」也就是趁着國際戰爭嚴重削弱了本國政府的良好時機,發動內戰以推翻國家政權,取而代之(《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1卷第325-326頁)。正是靠着這樣的天才謀略,他和托洛斯基等人率領革命黨,在第一次大戰拖垮了本國政府的千載難逢之際順利暴動,一舉成功執政。
列寧的謀略,就是此後全世界共產黨的首要革命手冊。毛澤東清醒地以此為藍本,擬定了中共在抗戰中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才能夠在70年之前的那場國際戰爭剛結束時,猛擊被抗戰拖得半死的國民政府,成就了執政大業。國民黨從1920年代初期起就開始學習列寧主義,一直到1940年代末,都只是學到一些皮毛。而毛澤東學習,馬上就學到了列寧主義的絕招,且一直珍惜這把「大刀」,終身不棄不離(《閻明復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一卷第265-269頁)。國民黨老的領導層從敗退到台灣之後,才痛切反省這些,似乎慢慢學到了靠近核心的一些列寧主義要素(丁學良:《潘佐夫、梁思文〈毛澤東:真實的故事〉中譯本導言》,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年)。
從國際主義到民族主義
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引發的跨海和跨黨大爭吵所涉及的以上歷史細節,很多人都不會感到太陌生。不過,這些大爭吵背後透露出的深層涵義,卻值得當代國人一再反思,不然勝利70周年的紀念活動,就喪失了許多的教益。
所有這些爭吵的背後,是一個世紀以來中國所目擊的「二轉」,即上述兩大政黨的轉軌和轉型。在抗戰期間以列寧的國際主義謀略壯大發展起來的中國共產黨,過去26年裏已經完全轉軌到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的道統(legitimacy)之中,並且它還要極盡全力把當年國民黨積累下來的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歷史資產給奪過來,為己所用。而以中國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為根本的中國國民黨——不要忘記,該黨的英文名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就是「中國民族主義黨」——自從離開中國大陸以後,就愈來愈難以把它的根本作為執政的支柱。到了強人統治者兩蔣去世以後,不得不逐步轉型為一個以本土選民為基礎的政黨。
郝柏村、馬英九這類政治家是如今國民黨高層裏面真心認同中國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的極少數人,所以他們對如何記載和紀念抗戰是那麼的看重。待到馬英九這樣的人退出政治舞台以後,國民黨高層裏面就是本土人士當家了,他們不會那麼在意中共這邊是怎麼記載和紀念抗戰的。到了那時候,如果北京還繼續用中國民族主義、愛國主義跟他們交談,不啻是用文言文對「90後」客戶做廣告。台灣選民裏面愈來愈多的年輕人,其基本的政治定位和身份認同,在最近一個多月的中學歷史教科書「課綱」風潮中,展示得一覽無餘。他們對任何試圖強化台海兩岸「一中」架構的政策,都會纏鬥到底(參閱台灣雅虎奇摩新聞「課綱系列」,2015年8月10日首篇及續文)。
目前有關二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的爭吵,並不僅限於台海兩邊的國共兩黨。這場爭吵同時具有跨國和跨洲的延伸效應,直接牽涉到「中國再崛起」和「亞洲再平衡」。此乃我們接下去要討論的主題。
原刊於《FT中文網》,獲作者授權轉載。
(封面圖片取自台灣政府機構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