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灼見名家 -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 -

從二月憲政路 走向暴力革命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左派,持象徵共產黨的旗幟和列寧像,遊行紀念十月革命百年。(EPA圖片)

前言:適值十月革命百年,作者撰寫系列分析,分為三部分:一、述評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輪廓;二、分析十月革命後政治體制的弊端;三、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分三次上網。

且回視場景 探歷史真相

沿着長長的歷史屏幕,回視歷史事件的場景,也許會跨過革命戰爭的廢墟,也會瀏覽社會經濟發展的繁榮景象。在回視中,有悲與喜的交錯;在悲與喜中,更加了解歷史真相,也思索後人應記取的歷史教訓。這如同儒家經典《荀子.成相》語:「觀往事,以自戒,治亂是非亦可識」;亦令人聯想《易經.繫辭》言:「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11月7日,是俄羅斯十月革命(俄曆10月25日)一百周年。倫敦的BBC,有〈百年回首:俄國十月革命與我的故事〉特輯;柏林的德國歷史博物館,舉辦十月革命百年展;《經濟學人》雜誌和《紐約時報》等,則論述十月革命的歷史經驗。港、台的紙媒對歷史話題冷漠,只有《信報》例外,於11月4日刊出兩大版的特輯。這是中文紙媒最大的手筆。

北京的黨媒沒有百年特輯,較早前倒刊出〈十月革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討會的內容。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引述毛語錄:「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人民革命……是十月革命所開始的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個組成部分」;並聲稱馬主義「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

立憲民主派  二月大罷工

十月革命之前,有各派聯合的二月革命(公曆1917年3月),史稱立憲民主革命,有自由民主派的立憲民主黨、社會革命黨、十月黨(十月十七日聯盟);還有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左翼的布爾塞維克(Bolshevik,多數派,後分離出去成為俄共〔布〕),右翼的孟塞維克(少數派)也參與。

公曆3月8日(俄曆2月23 日)首都彼得格勒(今聖彼得堡)有三八國際婦女節的婦女和工人罷工,後來擴大為抗議帝俄沙皇的遊行示威。12日,一群士兵倒戈攻打冬宮。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1868—1918)發表遜位詔書交出政權,羅曼諾夫王朝(House of Romanov, 1613—1917)終結。

羅曼諾夫王朝與中國王朝的對應時段,是明代(1368—1644)末期、清代(1636—1911)和民國初期(1911—1917)。

自發的二月革命之後,兩種政權並存(1917年3月至7月)。主流派是立憲取向的臨時政府,左翼的革命陣營是布爾塞維克控制的工(人)(士)兵蘇維埃。

1917年3月成立的臨時府由立憲民主黨人控制。7月,臨時政府改組,由社會革命黨的亞歷山大.克倫斯基(Alexander Kerensky, 1881—1970),出任總理和軍隊總司令;他是律師、辯論家,曾傾向社會主義。他與軍方聯手採取限制或清除布爾塞維克之舉,曾下令逮捕列寧,與布爾塞維克決裂。

克倫斯基(1881—1970)肖像,1912。(網絡圖片)

十月暴動中 列寧奪政權

1917年11月7日,列寧策動布爾塞維克包圍、攻打冬宮,克倫斯基逃出冬宮,聯結白衛軍對抗赤衛軍(紅軍)和蘇維埃政權,後流亡法國。1940年定居美國,在哈佛大學等校研究、任教。

191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改稱俄共(布)(註1),主導成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Soviet Russia, 簡稱蘇俄,蘇維埃指代表大會之意)。同一年,列寧下令處決沙皇全家,連4位僕人亦未能逃脫死神。

1922年,紅色俄國與烏克蘭、白俄羅斯、外高加索三國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簡稱蘇聯,後來加盟共和國增至15個。

1925年,執政黨改稱為蘇共(布),1952年,刪去(布)統稱蘇共。

一黨體制下的官史,多半是按政治需要扭曲歷史、掩蓋真相的宣傳品。從斯大林(1879—1953)的《聯共(布)黨史》、1980年代蘇共官方的《蘇聯共產黨歷史》到北京近期的官方史書、論述十月革命的文章,大都是這類宣傳品。其中,所謂列寧的十月革命把沙皇從皇位推倒,就與史實不符。

推翻沙皇皇位的,並非列寧的十月革命,而是立憲民主派主導的二月革命。列寧奪取立憲民主臨時政府的權力,將俄國引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之路,這是奪權政變。

列寧雖聲稱蘇維埃政權代表工農兵,且是民主政府,實際是實行無產階級專政,是對俄國立憲民主革命(二月革命)的背叛;接下去,是持續多年的國內戰爭,即赤衛軍與白衛軍的紅白之戰,民眾遭受戰禍連綿之苦。

立憲民主路  本可以走通

適值十月革命百年,俄羅斯一批獨立思考的史學家,呼籲審視十月革命的歷史真相、重新評議列寧。

據美國之音的報道,俄羅斯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拉夫羅夫說,列寧有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過失。

歷史學家師洛斯伯格也批評列寧、斯大林的極權政治,十月革命以血腥手段,阻擋俄羅斯的民主進程(註2)。他認為,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之後,俄國正走向立憲民主之路。

俄羅斯立憲民主黨的立憲改革、民主之路是可行的,這與1905年的罷工事件和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改革有關。

沙皇鎮壓1905年初的彼得格勒工人罷工,但各地仍有農民和士兵騷動、工人罷工。為了緩和官民衝突,沙皇發表「10月17日宣言」,宣布民眾享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自由,確立「杜馬」(議會)的立法機構地位。

宣言催生了立憲民主黨、十月黨等參政黨。在沙皇贊同之下,以斯托雷平(Pyotr Arkadyevich Stolypin, 1862-1911)為首的內閣於1906年開始推行土地改革,直到斯托雷平被刺死後的1917年。

政府允許農民透過銀行信貸,購買皇家部分莊園土地,也可脫離原來的村社出售土地,又以移民的方式「扶貧」。這是「興農、富農政策」。

在二月革命中退位的沙皇尼古拉二世(1868—1918)(右二)及其家人,1918年遭列寧下令處決。(網絡圖片)

列寧專政論  暴力恐怖說

沙皇順應形勢的變革,立憲民主黨的崛起,令俄羅斯有逐步實現憲政民主的可能。

列寧卻主張暴力革命,打爛原來的「國家機器」,他的「四月提綱」(1917),提到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二月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美國歷史學者沃爾特.莫斯(Walter G. Moss)的《俄國史》(A History of Russia),論及「四月提綱」充滿對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仇恨。

列寧在1918年出版的《國家與革命》,鼓吹無產階級專政,走向高度集權、排拒自由民主的恐怖之路。在《國家與革命》,聲稱「國家是特殊的強力組織,是用來鎮壓某一個階級的暴力組織」。又寫道:

「革命就是一部分人用槍桿、刺刀、大炮,即用非常權威的手段強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獲得勝利的……憑借它的武器對反動派造成的恐懼,來維持自己的統治。」(註3)

列寧的十月革命,走了暴力革命和專制統治之路,黨內政治鬥爭殘酷,清算事件頻仍(註4),民眾付出的代價非常沉重。

列寧的暴力革命和專政論,不僅對蘇共和蘇聯影響深遠,對二戰後東歐、亞洲共產國家的遺害亦深。斯大林、毛澤東(1893—1976)和阿爾巴尼亞的霍查(1908—1985)等,長期在清黨中編造階級敵人,既誣陷、清洗「黨內同志」和「親密戰友」(註5),亦以關、管、殺手段迫害無辜民眾,造成沉重的政治災難。

(從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三之一)

註1:http://www.celebritiespress.com.hk/99130621.htm

註2:https://www.voachinese.com/a/voanews-russia-discusses-and-evaluates-lenin-04222017/3821377.html

註3:《列寧選集》(人民出版社,北京,1966)頁217。

註4:http://www.celebritiespress.com.hk/99130620.htm

註5:http://www.celebritiespress.com.hk/01160707.htm

表: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輪廓。(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