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科技 從「安心出行」和「智方便」看政府抗疫和科技應用

從「安心出行」和「智方便」看政府抗疫和科技應用

「安心出行」本應是一個很有用的應用程式。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用家知道他去過的地方之前有沒人有確診。政策成功的其中一個因素在於鼓勵。

趙炳權 作者: 趙炳權
2021-01-15
灼見評論

標籤: 健康碼安心出行智方便疫苗私隱薛永恒電子針卡
「安心出行」應用程式自上月16日推出以來,至今有6.7萬個不同地方已安裝二維碼,有40萬市民下載。(亞新社)
「安心出行」應用程式自上月16日推出以來,至今有6.7萬個不同地方已安裝二維碼,有40萬市民下載。(亞新社)

最近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與傳媒討論過「安心出行」程式、電子針卡、「智方便」和智慧城市藍圖。本文旨在從「安心出行」和「智方便」 看政府抗疫和科技應用和分享一些看法。

「安心出行」程式

這本應是一個很有用的程式。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用家知道他去過的地方之前有沒人有確診。很多人最關心的當然是應用的效果。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表示,「安心出行」應用程式自上月16日推出以來,至今有6.7萬個不同地方已安裝二維碼,有40萬市民下載。他承認40萬這個數字相比700多萬市民不算多。如果我們再深入審視這些數字,就發覺了使用率當然不高。最多只有十八分之一(=700萬/40萬)的市民有下載該程式。另一角度是平均每個有二維碼的地方,只有六個人下載。如果去過這地方而確診,有多少個人同日去過而又有掃瞄二維碼,實在太少。為了「所謂私隱」,政府當然是沒有數據,數字一定不大。但這數字可從衞生署提供部分答案。創新及科技局當然不想看見這麼少的數字。似乎這數星期疫情這麼嚴峻的情況下,從未聽過有人收到他本身出行的處所會否同時間都有確診者曾到過這類信息,效果成疑。他透露正研究透過藍牙感應自動記錄使用者行蹤,即毋須掃二維碼,期望數月內做到。這個附加的功能當然會提升用量,但要等幾個月。另外市民反應也不知。有些對「所謂私隱」 擔心的人,又會否刪除該程式。這有用嗎?

鼓勵使用

政策成功的其中一個因素在於鼓勵。鼓勵有兩種,其一是「實質上」,其二是「精神上」。所以有人問過特首會否要求每一個人進入餐廳時要求掃這二維條碼。特首說不能因為不掃描這二維條碼而剝削可以進入餐廳進餐的機會。難道她已忘記了曾制定「禁堂食令」,所有人都沒有機會進入餐廳用膳?其實如果不能掃描二維碼,可以用外賣形式,一樣可以用膳。最近因「安心出行」應用程式用量太少,薛局長提及過「我想強調在過程裏面,強不強制視乎我們疫情的發展。」實質的鼓勵,就是依從規矩與否,應有不同的待遇。執行「全民檢測」(註:官方稱呼為「普及檢測」,為了方便讀者,本文會用民間常用的稱呼)時,可以提升參與者接受疫苗的優先次序。可惜沒有做。剛才的例子中,就是不依循掃描二維碼的就不能入餐廳進餐,才是對市民的鼓勵。

在「精神上」方面,可參照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的一個說法的:他要求每一個美國人戴口罩,理由就是兩個字「愛國」。「全民檢測」這方面也提出了一個口號「為己為人」這個口號是很有用,但來得太遲。理應一早提出。

「智方便」身份認證

「智方便」(前稱「數碼個人身份」)流動應用程式提供一站式個人化數碼服務平台,讓用戶以智能方式,更方便地利用個人流動電話登入及使用網上服務。其英文名稱”iAM Smart”就正代表”internet Access by Mobile in a Smart way”。這系統有四個功能。包括「身份認證」、「填表通」和「個人化提示」三個基本功能。而第四個功能要求比較高的「智方便+」提供的「數碼簽署」。這要特別的註冊程序。

「智方便」身份認證,其數碼身份認證,簡單來說,這個程式方便市民可以單一數碼身份認證,用好政府及公用事業不同服務。其實,市民用由不同政府部門提供的服務時,不再要死記不同的「登入身份」和對應的密碼。取而代之是用智能手機。這是一個保安比較高的系統,但也有幾個問題。第一是要求用戶用比較新手機的「生物識別」的電話。沒有這功能的電話不能用,手機死機不能用,手機無電也不能用,真是太容易「跪低」。沒有這功能,也可找其他解決方案。比較新的手機和一些個人電腦是有提供的。但用戶可選擇是否採用「生物識別」。

另一功能是「填表通」。這當然是方便所有市民。其實填政府表格最花時間,就是最基本的包括地址。每一次要交表就要填地址和其他個人資料,實在費時。有了這功能,入了一次資料後,再用的話就可以「抄」。

為何要把個人聯絡資料「抄」這麽多次?原因是一個市民在不同的政府部門,資料不分享。所以當我退休後,真是「抄」了很多份表格。一看以下的表就知道我被罰抄書的次數和這功能可幫我多少。

最近衞生署署長陳漢儀表示:「下一階段,希望與其他有關部門,有些資料例如有身份證號碼,會否很快透過其他系統找到他的聯絡地址或電話,這些希望透過資訊平台加快找到確診者或其緊密接觸者。」其實,她找身份證不難,難在找聯絡地址或電話。一個人在政府的紀錄實在多而不知道哪一個是最新的。

還有一點,「智方便」這平台和其他系統有兼容問題。我一試就找到了兩個問題。一個例子是「稱呼」。政府不同部門的軟件是由不同的隊團隊發展,很多想法可以不同。他們不同的政府部門對「稱呼」是有不同的定義,令軟件不能好好溝通而導致填表失敗。

其實要處理這個兼容問題和陳處長要的平台要求,工夫一定不小,但長遠有用。第一,優化政府部門的市民記錄數據庫結構,然後把其他部門的數據庫和這對比和統一。統一後,就不用一個市民在不同的部門有不同的記錄。一個參考的例子是以工聯會為例,無論一個人參加了多少過屬會,聯絡資料只有一份,真有效率。

電子針卡

何時接種疫苗,或已接種那款疫苗,都是非常重要的健康資料及數據。電子針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把這兩個資料記錄好。薛局長説:「我們會協助市民好好把資料儲存於衞生署及醫管局本身的記錄系統內」。我的猜想是指「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醫健通)。有「積極」參加的機構,例如醫管局是會把打針的資料上載上去。我在「醫健通」找到了上次去打流感疫苗的記錄,但沒有提那一種疫苗。我的理解是醫生不需知道上一次是用哪一種。但打新冠病毒的疫苗時,理應把這資料放進去。我也好奇究竟這系統有我哪些資料,我花了大概 $100申請和要等40日。要快的話,已登記「醫健通」的市民就可以可找參加「醫健通」的醫生幫忙。薛局長又補充:「我們會有一個中央紀錄系統記錄市民接種什麼疫苗及何時接種,但當然我們希望把整個系統與電子健康申報系統。可以做好連結,從而協助市民記錄自己的健康紀錄」。這系統是否新系統?為何不是「醫健通」?

醫健通截圖(作者提供)

預約系統

這個預約系統有兩個特別之處。第一是容許香港市民在同一時間內安排打第一針及第二針時間。另一方面,在同一預約程序中,可以幫老人家包括家人預約時間。這兩個都是好事。政府在全民檢測和換取身份證時已有相似系統,希望能能借助經驗。

健康碼、檢測和疫苗的關係

「健康碼」是重要的抗疫工具。主要功用就是參考有關個人的資訊從而決定這個人是不是可能帶病毒。所以檢測合格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反而疫苗接種與否重要性就會比較低。當然多了也沒有問題。香港有貨車司機到了關口,也不准過關。真是很「傷」。原來是他住的地方,附近有人確診。不准過關真是有理由。如果他的「健康碼」綠轉黃或紅,處理就完全不同。以我理解,政府是有發展「健康碼」。 似乎是留待旅行專用。這個用法和內地及澳門都不同。不參考他們,除了兼容性一定是有問題,抗疫能力也減弱。

名不正則言不順

這是傳媒一年多前的看法。「智方便」這系統的名字真是有問題。「唔怕生壞命,最怕改錯名」,政府近年着力推行「數碼個人身份」,原本英文名叫做「eID」,原來最近改了名,中文名叫「智方便」,大家最近聽到沒有太大反應,原來改了奇怪的英文名「iAM Smart」!不知大家覺得有沒有改錯了!不過,之後有人問你怎樣交稅,難道要答「iAM Smart」?我也覺得這個名字有問題。「智慧」程度不高。這名字真是「威猛得來不實用」。其實當年的叫法eID反而用家容易明白功能。利用智能燈柱,收集市民在不同公共地方分布的資料,以大數據的角度來分析,調動人手,嚴格執行社交距離的政策,才是善用「智慧」。

另外一個名字有問題的例子,就是政府這個稱「普及檢測」計劃。開始的時候真是大陣仗,所以以為是「全民」。但政府聰明到稱呼這個計劃為「普及」,而並不是比較多人用的「全民」,當然是有其理由。我猜想理由是「不定目標,目標必達」。從事管理的人都知道,定目標既要「現實」,(realistic),也要「伸展」(stretching)。特區政府習慣上是不定目標。真是做幾多到達標。另一例子是「強制檢測」,難怪有醫生説百分之八十五是很低,理應百分百。內地和澳門,就是以「清零」為目標,之前香港的集中點是解釋不能「清零」,直至到最近。

綜合分析

政府政策制定和執行,連專家的意見都不能全面重視。作為用家的普羅大眾,小市民更難參與。政府整個科技的管理也缺乏長遠的設計。當然政府是面對很多的掣肘如「所謂私隱」。「私隱」、「個人數據(私隱)」香港法例第 486 章《個人資料 ( 私隱 ) 條例》和「人權」香港法例第383 章《香港人權法案條例》這三方面,我不明高官們弄不清這三者的觀念和關係,還是懶得去好好地教育市民。結果就是左閃右避,小市民只能自求多福。

更多精采文章

  • 周永新:同行如陌路 疫苗接種成效難料周永新:同行如陌路 疫苗接種成效難料
  • 七夕快到了七夕快到了
  • 疫情初現轉機?  特首請戴口罩疫情初現轉機? 特首請戴口罩
  • 疫病之戰疫病之戰
  • 港康碼12月10日開放登記  須申報住址及出行紀錄港康碼12月10日開放登記 須申報住址及出行紀錄

  • 擁抱創新是香港未來唯一出路
  • 深圳成也科技敗也科技
  • 港需吸納科技精英 打造世界級「科研城」
  • 新加坡模式的民主——評2015大選
  • 蔡伯勵:乙未年將平穩中取得進展

趙炳權

教授、工程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曾在倫敦大學、北京清華大學、法國藍帶國際學院學習數學、國情和廚藝。以《滿漢全席在香港》的論文,成為香港第一個獲頒法國漢斯香檳阿丹尼大學品味高級學院大學文憑的人,也是香港唯一的註冊國際禮賓和外交顧問。 現在是國際禮賓和外交顧問、法國國際美食會副理事、香港酒業總商會顧問、悉尼協議(Sydney Accord)審查員、《美饌生活》和《酒誌》專欄作家。 曾為香港航空業協會副會長、職業訓練局第一批 「VTC專家(2006年-2019年)」。接受超過100次媒體採訪報道,包括「自由風,自由Phone」、「時事大破解」和「千禧年代」和各電視台和電台訪問,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估局兩個培訓範籌(工程和服務)的專家。 生性喜愛分析世間事物。信念是「不單看樹木,也看樹林,再看樹木間的事物,看得通透才可解決問題」。 專長及興趣極之廣泛,包括分子料理,飲食文化,課程認證,食品安全和科技,航空,鐵路工程,生活時尚科技及產品,電腦工程,音樂,術數和國學。
View all posts
標籤: 健康碼安心出行智方便疫苗私隱薛永恒電子針卡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梁家傑表示,公民黨劃上句點,是因為「沒有人肯接任主席、沒有人肯接任執委」,亦無從籌款,因此很難繼續。(梁家傑Facebook)
灼見報道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8
左起: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以及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教授。(主辦方提供)
灼見報道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23
協助傳統製造業利用創新科技升級轉型,實現智能化先進製造。(Shutterstock)
灼見創科

從研發到製造 推動新型工業化

作者: 香港科技園公司
2023-05-23
佛山市一家開發氫能燃料技術的企業來港考察,與本地能源科技及政商各界會面交流。
灼見報道

佛山氫能企業冀落戶香港 為灣區綠色航運作出貢獻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3
任景信認為,無論是對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或是碳排放,數據聯通絕對有好處。
灼見專訪

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碳數據處理應用增加 綠色科技成資本新寵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2

影片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敘利亞歷經天災、內戰如何重建? 美國制裁下的文明古國新面貌
  • 黃錦輝教授:G7計劃把北約亞洲化會否得逞?王毅與沙利文會晤能夠改善中美關係?
  • 數碼港CEO任景信:綠色科技如何成為資本新寵、年輕人鍾情的事業?企業怎樣發掘碳數據商機?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阿富汗、敘利亞為什麼是輸出難民最多的國家?揭開塔利班政權神秘面紗
  •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葉問如何智鬥軍閥排長?怎樣三招擊敗日本憲兵教頭?有沒有做過國民黨特務?
  • 太古集團唐偉邦:屋頂耕種,也是可持續發展?今日廢棄之物,是明日可用資源?
  • 曾繁光醫生:社交焦慮症是怎樣形成的? 用什麼方法克服與治療?
  • G20綠色金融推手馬駿博士:推動雙碳要年花16萬億元,錢從何來?歐盟徵碳稅,劫貧濟富?
  • 雷鼎鳴:白宮把美元武器化怎樣害人害己? 全球多國去美元化將有什麼災難後果?
  • 全球高等教育有何值得相互借鑑之處?全球化下的大學面臨哪些困境與危機?──郭位教授大問於市與全球頂尖校長對話系列總結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宿世的善根宿世的善根 常霖法師
  • SEN:教育界最核心的挑戰SEN:教育界最核心的挑戰 陳家偉
  • 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 陳家偉
  • 西安峰會西安峰會 陳文鴻
  • 蘭遊世界——東南歐系列之希臘下篇蘭遊世界——東南歐系列之希臘下篇 朱劍虹
  • 由中國出口變化看未來由中國出口變化看未來 張建雄
  • 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碳數據處理應用增加  綠色科技成資本新寵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碳數據處理應用增加 綠色科技成資本新寵 本社編輯部
  • 一個社會要容得下幽默一個社會要容得下幽默 陳景祥
  • 21世紀兩個最重要組織:金磚和上合21世紀兩個最重要組織:金磚和上合 張建雄
  • 博文約禮的三種體驗博文約禮的三種體驗 潘銘基
  • 小紅書勝IG小紅書勝IG 項明生
  •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編輯精選
  • 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 李偉民
  • 柯文哲或侯友宜會贏得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嗎?柯文哲或侯友宜會贏得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嗎? 盧兆興
  • 佛山氫能企業冀落戶香港   為灣區綠色航運作出貢獻佛山氫能企業冀落戶香港 為灣區綠色航運作出貢獻 本社編輯部
  • 逢危須棄逢危須棄 吳家豪
  • 從研發到製造 推動新型工業化從研發到製造 推動新型工業化 香港科技園公司
  • 從吳越國「納土歸宋」看兩岸統一趨勢從吳越國「納土歸宋」看兩岸統一趨勢 關品方
  • 史上最賺錢的單筆投資史上最賺錢的單筆投資 艾雲豪
  • 隱藏在命盤中的治病方案隱藏在命盤中的治病方案 潘樂德

推薦作家

  • 阮紀宏
  • 張灼祥
  • 廖書蘭
  • 列家誠
  • 謝祖墀
  • 周延
  • 張建雄
  • 鄭家寶
  • 羅祥國
  • 溫志倫
  • 張宗永
  • 陳家偉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