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學院常務副校長張楨近著《剎那芳華》,描述她前半生從呼和浩特出發到北京、美國,再到福建、香港的經歷,1月31日(周二)假香港大學圖書館舉行文化沙龍,與專欄作家廖書蘭博士漫談人世間的種種情誼與夢想。
張楨原來是法律系出身,卻醉心於文學創作,嚴謹與精密的文字要求把兩項專業結連在一起。她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後來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碩士學位,曾在中國和美國紐約州任執業律師,以及在中外知名教育機構任管理要職。閒暇時她喜愛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邊看風景一邊寫作。
嚴謹文字要求 串連文學與法律
張楨自言,在國外生活工作多年後,於2012年與北大同學聚會,有感十多年來很少與同學們聯繫,恍如一夢,因此希望創作文學作品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由於擔心文詞不夠精煉,因此採用了古詩詞的格式,去繁就簡,大概寫了200多首。
她又指出,人生最美的不是奢侈的物件,而是認識的人、走過的地方與一切的回憶。詩詞可以把已經淡忘的心情躍然紙上。即使鬱悶、苦痛、抱怨的記憶被當時的自己過濾掉,但我們仍然可以汲取美好與感恩的瞬間。那便是人生的成長。
國際知名漢學家、珠海學院校長陳致教授對張的作品表示十分驚艷,「有興趣寫詩的人很多,但能流露出真性情的就非常難得。既有兒女情長,也有豪氣。」
回憶人地事 是人生最美
張楨自言熱愛旅行,尤其是阿拉伯世界。「有人説沒有走過世界,就沒有完整的世界觀。我不知道這話有多少道理,但是的確去不同的世界,體驗不同的生活與文化,接觸不同的人,一定可以豐富或立體一個人的世界觀。我尤其喜歡去古老的國度尋找古老的傳說與神話的影子,以及不同民族習慣與宗教之間的關聯性。文明古國埃及、印度、希臘都去過了,當然還有中國。」
在通訊科技發達的今天,人類似乎都很喜歡旅行。張楨認為,人到了一定年齡,起居作息基本已固定。旅行可以打破千篇一律的生活,是一種「不確定的美」,令人有所期待。她去過50多個國家,最喜歡的便是在日本雪景中,邊泡溫泉,邊吃「白色戀人」曲奇,邊聽華語歌即興而作〈白色戀人〉。
中國大陸更遍布了張楨的足印,除了新疆和西藏。她提到,十分喜歡梁羽生、金庸等人的武俠小說,自稱年少時都有一個武俠夢,喜歡「長劍勝雪、紫衣如花、天涯任我行的感覺」,曾經上過少林寺,去過武當山追尋武俠夢。而說到國內最喜歡的地方莫過於江南,「江南煙雨猶如隔世的鄉愁,可能從小生活在大漠蒙古,更憧憬泛舟西湖的美。」
江南煙雨 猶如隔世鄉愁
《剎那芳華》分為詩集、雅集、劇集三部分,雖然以個人創作為主,但也有同學的唱和,包括微信群內同學重溫北大燕園生活的文字、繪畫。「那些日子真讓人懷念,所以這本書是為了紀念這些永不散場的情誼,很幸運被友情環抱。」
書中包括謝冕校長的一篇文章,當中提到「燕園其實不大,不過一勺水。水中一島,繞島僅可百餘步;另有樓台百十座,僅此而已。但這小小校園卻讓所有在這裏住過的人終生夢繞魂牽。友誼的真醇、知識的切磋、嚴肅的思考、輕鬆的郊遊,甚至失魂落魄的考試,均因它的不曾虛度而始終留下充實的記憶。」張楨很喜歡這一篇文章,當中又提到北大人的校園觀念既是現實的存在,也是歷史的和精神的存在。在北大人的心目中,校園既具體又抽象。
「我們把青春時代的痛苦和歡樂、追求和幻滅,投入並消融於燕園,它是我們永遠的記憶。這裏是我們永遠的校園。」
紀念永不散場的情誼
「我在這世上活着,手無寸鐵,沒有人站在我的身後,擋住洶湧的風……」張楨形容這是她是喜歡的一段文字。她表示,自己曾經很在乎別人的看法,總覺得沒有存在感、人生使命。但恍惚半生,方知天命,「我們更多的應該是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悅納自己。即使一事無成,也不會覺得很失敗,不是很在意別人如何看待我。」
人類社會經歷了病毒的洗禮,她形容正好反映了人生並不總是被善意與溫情圍繞,「學會與病毒共存,是需要力上加力。學會寬容表面上是放過他人,實際上是放過自己。」這也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修行與成長。
她又認為,有時候這種力量來自於信仰。「《聖經》上說,神看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生活總是讓人遺憾,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嘆息,每個人的歸途從本質上沒有大不同,隨緣接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有一天我們會明白,錐心刺骨的痛在回首時也不過是一剎那。從無法圓滿的棋局裏走出來就是一種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