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起源與演進說今天基因工程的爭議──覆兩位教授
既然你們論及,讓我簡略地說一下我知道的關於生物的起源與人類的發展,分點如下:
(一)生物的起源一定要有氨基酸。多年前一位科學家證實,有海水加上行雷閃電,氨基酸會在海水中出現。此君為此獲諾貝爾獎。
(二)第一個生物細胞在海水中出現的難度,當年一位專家教授對我說,等於用1萬塊磚頭拋上天,掉下來剛好砌成一間屋。近於不可能,但機會不是零,而地球有數十億年的時間,不斷地嘗試。
(三)只要有一個生物細胞出現,而這個細胞可以繁殖,跟着經過不知多少個億年的基因轉變(mutation),不同的生物就出現了。
(四)適者生存不是達爾文說的意思,而是基因的轉變讓不適於環境的基因遭淘汰。最清晰的例子是長頸鹿,本來有長頸與短頸的基因,但因為短頸的吃不到樹上的葉,遭淘汰,短頸的基因再不存在。換言之,適者生存要從基因的轉變看。
(五)「人」的定義,是地球上唯一可以站起來用兩隻腳在地上行走的哺乳動物,pithecanthropus erectus是也。
(六)猩猩不能用兩腳行走,但我不懷疑人類源自猩猩。猩猩的智慧高,懂得計算,雖然遠不及人類。這跟《聖經》之說有別,但不是說沒有上帝這回事。對宇宙的神秘有點認識的學者,不少相信有上帝的存在。
(七)人類出現的歷史只有幾萬年,在宇宙的時間表上只是一剎那。所有生物,從宇宙的時間看,其存在都是一剎那,只是有些生物存在得較為長久。人類將會滅絕是早晚的問題,這是生物的宇宙規律。這裏的關鍵是人類的腦子冠於所有生物,會否因而出現一個永不滅絕的情況不得而知,也可能有朝一日,人類因為腦子了得,用今天大吵大鬧的基因研究而把自己改變,成為另一種非人的人,我不知道,但我肯定地認為,人類可能因為自己的智商奇高,武器發達,互相殘殺而毀滅人類自己。
(八)人類腦子想出來的醫療長進,導致人類的壽命增加不止30年,但這腦子發明的武器,卻在毀滅人類。在所有生物中,只有人類出現着這兩方面的矛盾。這是我在《經濟解釋》寫自私那一章轉向悲觀的原因。
想像力華人領先 科學造詣不及西方
(九)有智慧的人類(homo sapience)有不少不同種族,其智商的高下不同,正如不同種類的犬的智商有很大的差別。昔日發明半導體的一位大師說,亞洲的孩子天生最聰明,非洲的黑人最蠢。這些話當然給外人罵個半死,但可能對。
(十)我認為人類的腦子有三種功能。其一是記憶力,其二是想像力,其三是推理力。愛因斯坦說最重要的是想像力。這方面,從中國歷代詩人的作品看,炎黃子孫這個民族的想像力可能冠於人類。可惜中國人的推理能力是太差勁了!我認為中國人的推理能力弱不是天生的,而是傳統的禮教、學而優則仕與今天還不幸地存在的所謂思想教育使然。
(十一)我同意不同種族的人類的智商有別,也同意智商的高下有很大的遺傳因素,但不認為家境較好或學識較高的家庭的孩子,同種族的,比較聰明。十多年前我跟進過中國的農家的窮孩子,認為他們的先天智商跟有識之士的沒有分別。
(十二)從多種出土文物中,我非常欣賞炎黃子孫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智慧,但認為不一定比得上小小的在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然而,客觀地看,沒有中國在上古時期的金屬變化的發明,英國很可能不會有什麼工業革命。當時的英國,在經濟學上出現了史密夫、李嘉圖、米爾;文學出現了莎士比亞、狄更斯;物理出現了牛頓;生物出現了達爾文;藝術出現了脫爾諾……。中國的人口比英國的多出無數倍,竟然沒有出現過一個這個水平的大師!是的,像李白、蘇東坡等人的天賦無疑蓋世,但從作品的斤兩衡量,我們確實是輸了。有點不服氣,我花了18年時間寫下五卷本的《經濟解釋》,自覺可把史密夫比下去,可惜日暮黃昏,是成是敗我不會見到。
(十三)我可以肯定,在科學的造詣上,中國遠不及西方的佼佼者,不是基因或種族的問題,而是制度與教條等危害的效果。證據是只我們一家就出現了三個──我的外甥、兒子與我──雖然稱不上是什麼歷史可載的高人,但機會不是零。我自己知道自己在學問上的位置,外甥知道他的位置,兒子也知道他的位置。這類判斷外人不容易,但從事者達到某層面自己會知道。我可以只聽一個經濟學家說幾句話就知道他是站在哪個位置;我的外甥聽他人說細胞,我的兒子聽他人說白血病,也立刻知道這個人站在哪個位置。
(十四)今天大吵大鬧的基因工程有機會改變人類,信奉基督教的人不會贊同,因為《聖經》的一個闡釋,是上帝造人有專利權。問題是,闡釋《聖經》,我們也可以說,既然改變人類的人類是上帝造出來的,那麼因為基因的改變而出現的怪人也是上帝的主意。我自己出生不到一個月就成為基督徒。今天我欣賞基督教,喜歡聖誕歌,童年時聖誕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可惜我曾經認識的一些人,因為信教過度而出現了問題。另一方面,宇宙與生物的存在是深不可測的學問,人類的天才只可以猜測,說是理解一切是狂妄的想法。我自己希望能久不久到教堂安息一下,但今天的教堂改變了,再沒有昔日的安息感。
原刊於人文經濟學會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