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最沒興趣看那些所謂Old Master的油畫,去到倫敦的National Gallery,3分鐘之內便打哈欠。可能是Jet Lag的問題,但是我老早已決定對哪些印象派之前的所有油畫完全沒興趣!
原來這便是最古老的定論:因為不明白,所以沒興趣。在YouTube追看Waldemar Januszczak這人(按:英國藝術評論家、電視紀錄片製片人和主持人,曾任《衛報》和《星期日泰晤士報》藝術評論家),是因為我對西方藝術史一竅不通,所以想由幼稚園程度慢慢去長點知識。不看則已,一看欲罷不能。由文藝復興,到Baroque,到Rococo……
原來印象 藝術須財富支持
原本覺得這些所謂Old Master的古典油畫,全部都是大悶蛋 。如果不是什麼有錢、有勢力的教皇、主教出錢請人畫畫,點綴教堂或宣傳《聖經》故事(主題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便是那些有錢家庭想家中掛一幅聖母、聖嬰像保佑家庭。
藝術永遠要財富支持,所以歐洲文藝復興時代開始,一些有錢家庭,例如威尼斯、佛羅倫斯、北歐的荷蘭等,這些靠貿易發達的大商家、大銀行家,可以出錢請一些出色的畫家為自己或家人畫下畫像,後來甚至是一兩位愛藝術收藏的國王,專門搜集幾位已經出名的畫家。有些畫家在生時未出名,唯有無聊之下畫自己情婦或子女,甚至畫些容易出售的熱門風景或《聖經》故事,等賣。
很多畫家要生活,唯有被一些貴族「包起」,替他們天天做人肉打卡機,甚至為他們畫裸體美女(美男也有),原來都是放在自己的睡房中,不知到晚上望着裸女搞什麼鬼。
出色的英文風格
以前不明白每幅畫背後的故事,所以去羅浮宫,5分鐘出來。如今追看了Waldemar的YouTube教導,一如小朋友懂認字後忽然前方開了一個大空間,海闊天空,知識橫溢,所以特別推薦大家也可以看看。
他這人有一個特點,是其出色的英文風格:幽默精準,到肉啜核。他介紹我至愛的Caravaggio(按:意大利畫家卡拉瓦喬),引人入勝:
他介紹畫家們利用一位《聖經》中只出現過三次的Mary Magdalene作為題材,甚至把《聖經》中出現的所有Mary都變成一個人,用幻想力無限上綱到無邊無際,用這半幻想人物化身為妓女變聖女的原形:
他介紹Baroque(按:巴洛克時期),令我對這個時代的藝術,變成我的最愛,明白了充滿暴力和性的Baroque油畫,正適合慣了電影電視裏誇張激情的現代人,也取替了原本是我至愛的後印象派或現代藝術:
他介紹了Rococo(按:洛可可藝術運動),開始了印象派的全解脫:
他介紹了Rembrandt(按:荷蘭畫家林布蘭):
他介紹印象派的歷史:
他介紹了每幅畫背後的偵探故事:
- https://youtu.be/O5D64kKtb7Y?si=NiC-llZ26KdEVr45
- https://youtu.be/0Rceb1dmaD0?si=Fa3FPJWiZOY49xH3
- https://youtu.be/YRPwbdIhYOU?si=jWCRGq9334V_wq51
- https://youtu.be/XA_CqvjQWu8?si=7WTn29uWjJfeSpZC
- https://youtu.be/iZNvYvxetoo?si=4sl_daCBZ1yuf1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