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霍華德·加德納教授(Howard 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I)以來,大家雖然在教育上對智力商數(IQ)這個因素的重視有所改變,但仍是家長和教師會關注的範疇,特別是幼兒成長階段的表現。
大家可能會觀察到,告別嬰兒期,剛剛進入幼兒期的兒童,雖然還會不時地喜歡在媽媽懷裏撒嬌,用小手摸一摸媽媽的胸部,回味一下吃奶的感覺,但智力和行為發展開始會出現顯著的變化。特別是2歲後的小孩開始有更多的事要做,有更多的願望要實現,有更多的事情讓他感到新奇,有更多讓他感興趣的事情,有了更強的探索和冒險精神。我們試看看他們的智力和行為發展有哪些特點和如何應對:
語言發展新階段:2歲幼兒語言發展會再上新台階,辭彙量出現又一次爆炸式增長,用語言表達需求的能力更強,有能力與父母進行互動式對話。與此同時,幼兒對語言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願意使用新詞和媽媽對話。父母的讚賞,可極大激發幼兒學習和運用語言的興趣。
獨立性和自律能力:2歲後的幼兒獨立性不斷增強,開始有了自律能力,並特別在意自己的感受。會嘗試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學習感受父母對他的情感。
喜歡幫爸爸媽媽做事:這個階段,爸爸媽媽已不能只關注如何幫幼兒做事,父母要開始教會幼兒幫爸爸媽媽做事,並教會幼兒做自己的事。這樣不但能夠鍛練幼兒動手做事的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品質。讓幼兒參與日常生活中瑣瑣碎碎的家務事,也是開發兒童潛能的方法之一。
手眼協調能力:2歲後的幼兒手眼配合愈來愈好了,能很耐心地把帶小眼的珠子一個一個穿成串珠。只要是他們想做的事情,幾乎都要嘗試着去做。儘管有時顯得還比較笨拙,但不會氣餒,會堅持把事情做完。同時能看到幼兒開始憑藉自己的想法,畫一些有意義的圖畫,如月亮、太陽、蘋果、香蕉。
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幼兒從2歲向3歲邁進,這個階段最重大的進步,就表現在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上。例如可以嘗試把幼兒玩具放到高一點的地方,當他們想要高處的玩具時,不要馬上就把玩具拿下來給寶寶,而改用啟發的口氣問寶寶,能自己拿下來嗎?大家或會看到這時幼兒可能就會把小凳子搬過來,站在凳子上,通過讓自己「長高」而拿到玩具,激活想像和創意。
強烈的自我意識:2歲的幼兒已有了自我意識,最明顯的特徵是常說「那是我的」。家長都會有這類經驗,想從小孩手裏拿到屬於他的東西,或要費一番周折。如果不想把他手中的東西給你,不再是把小手高高舉起或藏到身後,而是義正詞嚴地阻止你要他的東西。這時要有良好的教養,反而當媽媽和他講明事情的原委,他就會像個可愛的小天使,很快樂地接受媽媽的安排。
動作敏捷調皮:有時幼兒動作之快,常常出乎父母意料。常見的例子是,放在茶几上的杯子,還沒等媽媽拿起來,站在媽媽身邊的寶寶,會躥到媽媽前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它撩到地上;看着摔在地上的玻璃碴,幼兒稍微一愣,很快就會玩自己的去了,全然再沒有以往的害怕反應。
能表達、聽懂「不」的含義:2歲以前的幼兒,常常媽媽愈不讓他動的東西他愈要動,那是不理解媽媽的話,而是每每由於媽媽的提醒,才走到東西跟前。但2歲以後,可就不這樣了,開始領會媽媽的話,知道「不」的含義了。如果小孩沒有聽從媽媽的話,那可不是沒聽懂,而是就想這麼做,以顯示他的能力和想法。
極強的模仿力:幼兒有極強的模仿力,也有極強的模仿慾望,媽媽要幹什麼,寶寶就要幹什麼。2歲前的模仿大多是後滯的,或許幾個小時後,或許幾天後才開始模仿媽媽的動作。2歲後就不是這樣了,通常馬上就要行動。如果媽媽拿着地拖,寶寶馬上就要過來搶,成搗亂鬼。
缺乏合作精神:幼兒開始喜歡和小朋友玩耍,但還缺乏合作精神,還不懂得和小朋友分享快樂。這是正常的,不能因此認為不合群。父母沒有必要煞費苦心指點如何與小朋友分享;沒有必要勸導慷慨解囊,把他喜愛的玩具或食物送給小朋友,這會讓幼兒有處於劣勢的感覺。如果他們從小朋友手裏搶東西,沒有必要用語言教育,幼兒還不理解媽媽的語言,媽媽只須說不可以拿小朋友的東西,然後把東西還給小朋友就可以了。
希望上述簡介,有助家長了解一點幼兒智力發展和心智成長的過程,能在培育上自然地作出合適的引導。
有需要進一步探究,歡迎電郵:lamkk2008@gmail.com 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