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安全健康局(職安局)早前委託嶺南大學(嶺大)於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期間進行有關「工作壓力對香港社會和經濟的影響」的諮詢研究。研究由嶺大社會科學院院長兼應用心理學講座教授蕭愛鈴教授主理,
2019年12月23日嶺大於嶺南會所舉行研究發布會。蕭教授指出此次為香港首度評估工作壓力帶來的經濟損失。研究發現,僱員的工作壓力對香港社會和經濟造成負向影響,總體經濟損失約等於53億至148.9億港元。
八個主要行業壓力過大
研究團隊訪問了2032名年齡介乎18至70歲主要來自12大行業的僱員,其中超過87%僱員來自八大行業,分別為教育業、建造業、運輸業、人類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金融及保險業、公共行政、住宿及膳食服務,以及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另外四個行業為資訊及通訊傳播業、人類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其他)、地產業,以及商業及專業服務。
研究就八大行業的工作壓力現況,識別工作壓力對香港主要的經濟和社會代價作出評估。
對於「我通常感覺工作壓力非常大」的選項,約30%的八大行業僱員選擇「高」或「非常高」,顯示工作壓力在香港仍是普遍且盛行的問題,其中教育業、建造業和運輸業乃工作壓力最大的三個行業,比例依次為33.2%、30.9%、30.7%。即使名單中排第八的公共行政亦超20%。蕭教授指出這比例十分嚴重,更以「流行病」形容此結果。就香港勞動人口300多萬而論,每天便有100多人感到工作壓力大。
五個壓力來源 個人社會均受顯著影響
研究指出僱員主要的工作壓力來源有五個:包括組織約束(機構支援不足)、人際關係、工作不安全感、工作量大,以及工作和家庭衝突。
五大工作壓力源對個人與社會層面均造成顯著影響。而通過優勢分析方法,研究人員找出了不同工作壓力源對心理、社會,和經濟性結果的影響排序。
工作和家庭衝突作為首要的壓力源對僱員的心理狀況對社會性結果造成負向影響。僱員於家庭滿意度與工作-家庭平衡兩方面被工作壓力所困,均有超過50%僱員認為工作壓力的溢出效應會因而造成家庭衝突,影響家庭關係,例如沒有時間和小孩核對功課,甚至因要照顧家中長者而不能出席公司辦的壓力研討會,使壓力問題日積月累。
工作不安全感與(機構支援不足)則作為首要的壓力源對僱員的心理狀況,包括生活品質、整體工作滿意度,及身心症狀產生負向影響。僱員擔心被解僱、以合約形式錄用、公司隨時被收購;公司資源不足、工作設備殘舊、不同部門之間難協作。以上種種統統能轉化為負面工作壓力,甚至導致身體出現問題,引起頭暈目眩與嘔吐及肚瀉。
工作不安全感與(機構支援不足)亦同時作為首要的壓力源對經濟性結果產生負向影響,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缺勤、勉強出勤經濟代價以億計
蕭教授提到缺勤(Absenteeism)、勉強出勤(Presenteeism)和醫療費用為由工作壓力所產生的經濟損失的三大主要成因。
第一,研究將勉強出勤定義為「在工作,但卻心不在焉」,包括因時間壓力,缺乏資源和不利的個人財務狀況下勉強出勤,甚至生病下仍勉強上班(Sick Presenteeism),結果反而導致生產力下降。多個主要行業包括住宿及膳食服務、地產界及 建造業的「勉強出勤」情況比較常見,達30%或以上。其中建造業僱員便因大多以日薪受聘,令更多僱員勉強出勤。
教育界亦有較高勉強出勤率。老師的高勉強出勤率與低缺勤率成正比,團隊認為成因主要為學生升學壓力、課堂紀律管理壓力及與家長溝通等工作壓力。有參與研究老師指出,曾經有家長打電話投訴,結果被迫與家長談了兩節課的時間。另外,超時工作亦為人詬病,例如有老師須出席與其完全沒有關係的決策會議,變相被逼加班。
研究採納英國心理健康中心報告,推斷僱員平均每月會勉強出勤1.035天,以樣本僱員平均日薪571.43至892.82港元推算,從而得出每年僱員因壓力而勉強出勤所造成的損失可達13.73億至21.46億港元。
第二,研究計算出香港員工一年平均缺勤天數約為8.3天。而每年由於生病而缺勤的平均天數為3.2天。因此,香港員工每年由於其他原因而缺勤的時間為5.1天。
非因生病而缺勤的缺勤包括壓力所致及家庭因素等。缺勤與工作壓力有關,如工作量、工作控制、角色衝突、領導素質、輪班工作、有限的職業發展等都會導致缺勤。僱員因壓力大「射波」(詐病)、「騙病假」,甚至因壓力真正致病而缺勤。地產業僱員缺勤率於所有僱員中稱冠,每月平均缺勤小時數達37.64個小時。研究團隊相信地產業僱員缺勤較高的原因在於他們從事銷售工作,工作時間較靈活,況且即使他們每月只有一筆交易,也有足夠的收入,沒有必要保持高出勤率。
對缺勤的的經濟損失計算與計算勉強出勤類近,由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中計算出僱員平均每月會缺勤0.69天,因此得出每年僱員因壓力而缺勤造成的損失可達5.49億至8.58億港元。
第三,由工作壓力引起的癥狀,如肚瀉、頭痛、失眠,甚至出現憂鬱症,從而導致的醫療費用也被納入經濟損失之中。
醫療費用的計算分兩部分,第一是看病的基本費用,第二是因病缺勤的費用,即有薪病假。每年僱員因壓力而造成的醫療費用損失為33.77億至118.85億港元。
研究結論得出三大成因導致總體經濟損失約為53億至148.89億港元。但是,實際的經濟損失可能比53億至148.89億更要多,如人員流動、過早退休、設備被人為損壞等因素都能造成額外損失。若使用政府統計的月工資數字計算經濟損失亦會得出更大數字。雖然就香港而言,工作壓力所帶來的經濟成本比英美要低,僅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0.19%至0.52%,但卻比法國、西班牙要高。
蕭愛鈴:家庭友善僱傭措施須實行
研究總結要有效應對工作壓力,個人層面與社會層面均需有相應應對策略。
蕭教授提出於個人層面培養嗜好和放鬆,以及主動積極應對能夠有效緩解工作壓力的負向影響。於社會層面,蕭教授則建議組織和公司可以採取更多的家庭友善僱傭措施(FEPP)以提升員工的工作/生活平衡,例如四天半工作周與遙距工作天,從而減少對個人心理和社會負面影響。
但是,蕭教授亦提及管理層需提供更多的溝通和支援,並與員工定期檢查診斷不同類型的工作壓力源狀況,例如舉辦壓力研討會與輔導培訓班,以有效應對員工工作壓力。此類課程已於幾所學校試行,並取得不俗成效。另一方面,管理層亦應以身作則,不應視遲到為常,更不應該帶頭長時間工作與帶病出勤,由自身改變公司文化。
最後,蕭教授同意香港於推行家庭友善僱傭措施方面較其他國家落後,如新加坡政府曾推出相關政策,提供稅務寬減與補貼予採納家庭友善僱傭措施的企業,但她認為基於香港政策並不傾向福利主義,因此政府不應擔當主導角色引領企業改變。蕭教授相信香港可效法新加坡,不一定要搬字過紙,但可以從政府內部開始做起,關注公務肙工作壓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