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收到有趣的履歷表。不只經歷豐富,呈現形式也特別。有的用影片,有的拼貼IG內的照片。
我尋找的,不是酷炫的形式,也不是名校或大公司,而是一些非顯而易見的東西。
與別不同的履歷表
我第一份履歷表,是在申請商學研究所時做的。當時我自知在商業方面的學歷或經歷都不如人,所以想強調自己不一樣的地方。
我做了一本小冊子,整理了我一些另類的經歷,比如說照片上這則新聞報道。
這個情緒失控的演員,就是王文華。大學時參加實驗劇團,演戲時受了傷,上了報。
情緒失控不是什麼光榮的事,照理說不應該放在履歷表上。但當時也沒想清楚,就這麼做了。
但我覺得,這可能是讓我在眾多申請者中,被看到的原因。
後來進了學校,跟很多師長,和來校園徵才的企業主管聊天。他們都說:好的組織,看人時不只看學歷和經歷,還看別的東西。
主打學歷和經歷以外的事
有學歷和經歷當然好,這是最簡單、快速的過濾方式。
有學歷和經歷的候選人,當然不必客氣,大方地放在履歷表上。
至於沒有學歷和經歷的,像當年的我,就得主打自己的──人格特質。
為什麼好公司要找對的人格特質?
因為學歷、經歷、證照、技術,都容易補足。
但人格特質,很難培養。
我對人格特質的定義是:一個人的願景、價值觀、高度、態度、角度、個性、優先順序。
這些會系統性地,影響我們所做的選擇、敢冒的風險、能承受的壓力,和待人接物的方式。
當年,母校在那個情緒失控的年輕人身上,看到某種人格特質,賭了我一把。
如今,我也用這樣的標準,來睹別人。
過年後是轉職潮,很多人都在更新履歷表。
考慮把人格特質,也放進去吧。(但別情緒失控,也不要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