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要求我選出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三至十本書,品評一下。是明知故犯的要求:我30多年沒有讀書了。不讀,不是懶得讀,更不是沒有書值得讀,而是刻意不讀。我認為一個人有讀書的時候,有思考的時候,而集中思考時最好不讀書。這是我的治學方法。
然而,60年代我讀過很多書,好些日子住在圖書館裏。讀得雜,讀得博,也讀得深入,數之不盡的。作研究生時對我思想影響最大的當然是老師艾智仁與赫舒拉發。他們寫書,有名著,但我沒有讀過。當時讀得天昏地暗,只是不讀老師的書。理由充分:我是他倆的入室弟子,怎會不懂得師傅的真功夫?沒有聽過少林寺的大弟子拿着方丈大師所著的拳經劍譜翻閱的。要不然不讀,要讀就替師傅寫出來才讀。
當年遍讀群書,廢物甚多,精品也不少。今天回顧,對我影響最大的有四本可以相提並論。讓我說說這四本書吧。
(一)斯密的《原富》,又譯《國富論》(Adam Smith, The Wealth of Nations, 1776)。以搞大學問而言,我讀過的書以此為首。洋洋千頁,作者文字頂級,流暢古雅,幽默生動,才氣縱橫。不容易想像有人可以寫出那樣博大湛深的書,真的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我不認為作者是個智商很高的人,但有大智大慧。智商高是雕蟲小技,作品再精彩也不容易傳世,但大智慧是另一回事了。《原富》出版了227年,我們今天還值得讀之再三。
是一本包羅萬有的書:以經濟分析為主,此書涉及政治、制度、教育、宗教、歷史、哲學等,皆有見地。作者對歷史與世事知得非常多,而觀察力之強是我平生僅見。將包羅萬有的世事綜合起來,加上智慧的判斷與闡釋,創立了今天大致上還存在的理論架構,寫得渾然一體,而這竟然是西方經濟學的開山之作,可謂奇蹟。
《原富》是歐洲工業革命搞得如火如荼、美國民主獨立大爭議的一個大時代轉變的產品。作者未進軍經濟學之前已經是蘇格蘭的一位家喻戶曉的教授,以心不在焉的品性大受歡迎。40歲出頭得到貴人授予足以舒適生活的退休金;花了12年寫成《原富》。大智大慧,作者以進化論的思維來闡釋自利行為對社會的貢獻與制度的轉變,影響了達爾文及整個歐洲的思想發展。
偉大的論著就有這樣的便宜:作者引用的史實有錯漏,價值的理念拿不準,爭取私利所需的邊際分析是作者死後才有的,但因為是《原富》,這些不足之處微不足道。
我是從《原富》學得什麼才是大學問,為了多知世事在街頭巷尾跑了數十年,下筆為文從來不發明術語,文字但求古雅清楚,而不自量力,為了要與《原富》較量一下我寫了書分三卷的《經濟解釋》。
(二)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Alfred Marshall, Principles of Economics,1890)。作者是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經濟理論家,此書是鐵證。作者的其他論著皆不足道。經濟學生今天熟知的需求彈性、長線短線、吉芬物品等等,都是此公發明的,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作者雖然有數學家的本錢,卻重視經濟內容,把所有方程式放在註腳與附錄裏。這巨著有非常完整的理論架構,分析層次分明。今天懂經濟學的人提到馬歇爾傳統(Marshallian tradition),是指有架構有內容的經濟學。雖然馬氏熱衷於改進社會,他把解釋行為作為大前提。作者對事實不能以事實解釋的堅持,後來成為維也納科學方法論的基礎。
偉大如馬歇爾,其巨著是有缺點的。吉芬物品的存在誤導了後人,而在書中此物品與其他部分的分析有矛盾。長線與短線的處理,避去了重要的交易費用,也誤導。均衡、成本、盈利、資本、上頭成本等理念,都拿不準,而理論架構的設計雖是前無古人,但稜角過於分明,不能渾然一體。
重要的是,沒有誰細讀馬氏的巨著之後會不懂經濟學。我是個正統的馬歇爾傳統的人,自己在理論上的貢獻主要是修改與補充馬歇爾。這工作我做了數十年,他對我的影響可謂大矣!
(三)費雪的《利息理論》(Irving Fisher, The Theory of Interest, 1930)。以歷史時間算,作者是第二位偉大經濟理論家。馬歇爾的傳統起自斯密(1776),經過李嘉圖(1817)、密爾(1848)等天才的發展,到馬歇爾(1890)而達大成。這是英國傳統,很一貫。美國耶魯大學的費雪走的是另一條路——歐洲大陸的奧國經濟學派的路——到費雪而達大成。
費雪絕對是個天才,多產,作品無數,盡皆精彩,其中最重要的是《利息理論》。這本書文字清晰,邏輯井然,而對我影響最大的是一、理論簡單但有深的層面,二、概念一般化到盡頭,很有說服力。資本、收入、利息、投資等概念,到費雪而成絕響。這本巨著有沙石。是我之幸,老師赫舒拉發是當代的費雪闡釋第一把手,在我不厭其煩的質疑下,這些沙石都清除了,使我後來順利地寫成《經濟解釋》卷二的第一章。
是的,偉大如馬歇爾,資本的理念有大問題,因而在成本、租值等概念上也有問題。當年我是搞通了費雪再回頭搞馬歇爾的。
(四)弗裏德曼的《價格理論》(Milton Friedman, Price Theory, 1962)。這是本奇怪的書,不是巨著,是弗裏德曼的學生的筆記,經過弗老整理後在1962年出版的。1961年我先讀「非法」的筆記,1962年再讀整理「合法」版,前前後後讀了十多遍。
這本書是純馬歇爾傳統經過芝加哥的蹂躪,驟眼一看面目全非,其實是為了解釋現象而把馬氏的理念改進,把重點再定位置。要知馬氏雖然高舉解釋世事為經濟學的重點,但他對市場現象知得不多,馬虎,沒有真的做過驗證功夫。後來大名鼎鼎的芝加哥學派,其實就是馬歇爾加上事實驗證。
理論歸理論,驗證歸驗證。非常美觀的理論,引用於驗證時可能縛手縛腳,不管用。弗老的《價格理論》是向「管用」那方面走了一大步。他把奈特的盈利界定出局,把馬歇爾的租值重新定位,把成本與競爭的關係搞清楚,也把吉芬物品放進廢物箱去。是的,在認識弗老之前,我從他這本書學得怎樣拿重點,學得怎樣轉換角度看問題,而更重要的是開始體會到經濟解釋是怎樣的一回事。
實不相瞞,我的實踐學術生涯是從不再讀書的30多年前開始的。到處看世界要靠自己的觀察才作得準,避書有利。為了推出假說作驗證,要修改前賢的概念,簡化他們的理論,避書也有利。天下的學問五花八門,亂七八糟,要佔為己有,像選女人一樣,不是佳人是不值得談戀愛的。
文章來自張教授書作《經濟的看相與把脈》,獲作者授權轉載。
書名︰《經濟的看相與把脈》
出版日期:2003 年 7 月 15 日
頁數:232頁
規格:140mm(W)x 210mm(H)/ 黑白 / 平裝
ISBN 10/13:9789628806591
定價:HK$50
(圖片:花千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