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尋良師記

尋良師記

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即使毫不經意,都會在學生的生命當中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那種光輝歲月、溫馨的情景將不斷在該學生心中浮現,默不作聲地導引着他們,啟發他們的心志,為他們訂定未來方向!

鄒秉恩 作者: 鄒秉恩
2022-11-15
教評心事

標籤: 操守灼見原創灼見獨家良師郭慎墀
有人說,良師可概括為四大特性。(Shutterstock)
有人說,良師可概括為四大特性。(Shutterstock)

筆者早前在網上看見一篇名為《尋師記》的文章,內容大致描述作者於某天晚上突然想起要尋找她一位多年沒見的中學老師,因該位老師曾於她人生最失落的時候喚醒了她,不致讓她沉淪,由低谷反彈,順利完成高考,因老師的影響,最後也選擇做了老師,作為向該位影響她的人師致敬。多年後的今天,該作者更決定付出行動,雖曾失去聯絡,但現正想盡各種方法遍尋有關老師,好以當面向她表示感謝。

尋師故事 多不勝數

筆者的好友,羅乃萱師母也曾在不同的平台上分享過她的寫作經歷,因為她的伯樂正正就是她中學時期的中文科老師,她說:「羅曉梅老師知道她喜歡寫作,每個禮拜除了固定的作文功課外,還多交一篇作文給她,那時只有她欣賞我的作品。也是她介紹我閱讀《家》、《春》、《秋》、《櫻子姑娘》及魯迅等文學大家的作品……」所以她也展開了她的「尋師記」,在失聯數十年後再度重逢時,羅乃萱師母將她出版的作品送了一套給這位當年唯一說過她未來適合當作家的老師,最終能親自向老師面謝。

上述的「尋師」故事多不勝數,但究竟有多少人是肯付諸行動去尋覓他們的良師?而筆者也有一個有趣但刻骨銘心的「被尋」經驗。那就是30多年前的故事吧!某天,寫字樓突然收到了一個自稱是筆者學生的電話,他說他從台灣回港只作短暫停留,希望能見老師一面。雖知道當年也時不時有類似電話騙案,許多騙徒就是利用這等方法去接觸事主,結果事主被騙蒙受金錢損失,所以同事特別小心。筆者考慮到因來者所稱名字是自己認識的,只要加倍小心便是,所以便和對方聯絡。結果一聽之下,果然是一位失聯多時的舊生,今天浪子回頭,誠意向老師表示感謝!那天以後,該生已不再是筆者的學生,卻是一位知己、一位互相關心的好朋友!

良師四大特性

傳統以來,一般老師給人的印象都是一些傳遞知識的「經師」,當然學識一定要豐富,平日不苟言笑,嚴肅,愛用權威的方式教導學生,甚至要與學生保持一定的距離,甚至和同事相處都是恭恭敬敬,十分拘謹,是嗎?不過,筆者在教育界服務了約半個世紀,見聞也不少。要做好的老師不難,要做到備受學生愛戴、受歡迎的老師也不難,但要做到別人公認的良師典範,則需要有一些特定的技巧吧!有人說,良師可概括為四大特性,包括一、專業能力強;二、能給予職涯規劃建議;三、擅於人際溝通互動的人;四、能夠在精神上給你安定與指引。

筆者曾是師範學院的講師,也是每一屆新生入學的課程統籌主任,亦稱為所有準教師的總班主任。其中也不止一次聽到學員對申請入讀教育學院的自白,他們不是受到做教師的父母所影響,便是因為曾受惠於良好教師的薰陶。另筆者近年也多次被邀請擔任「香港傑出準教師選舉」的評審委員會委員,在審閱所有申請者所提交的文件當中,當提及為什麼他們要立志當教師的使命時,十之八九都不約而同地說是由於他們在求學時期,得到良師的啟導而產生當老師的念頭。部分更坦言自己之前屬無心向學之流,老師便是他們生命的明燈,在他們最失意或最需援手的一刻拯救了他們,所以他們為了報答師恩,所以便努力求學而改變一生,結果選擇了教師這個專業,為的就是想薪火相傳,陶造更多生命!

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是真的會用行動去報答、去回饋他們的老師?他們的老師也知道的嗎?

男拔校長郭慎墀的好人好事

我曾聽過許多人談論到60年代拔萃男書院前校長郭慎墀先生(Mr. James Lowcock)的好人好事,至今仍為拔萃舊生,甚至若干體育界中人所津津樂道。筆者不是他的舊生,但卻是他一位心愛舊生的弟舅,家姊更是香港田徑界別中一位比較傑出的田徑運動員,所以大家和他特別投緣。加上機緣巧合,筆者擔任校長後,有許多機會與Mr. Lowcock同場,例如在全港學界精英田徑總決賽和學界體育協會或聯會的一些重要聚會上碰面。雖見面不多,但他都總是那麼笑容可掬,親切得令人如沐春風。他在任時,曾幫助學生無數;離任後,他仍十分關注提攜後輩。例如,他曾親自挑選筆者當年所屬小學的傑出運動員學生,把他們先後推薦入讀拔萃男書院,讓家庭薄弱的學生都可以憑自己實力,用後天的努力去改變命運!

Mr. Lowcock於香港長大,由於自己是英印混血兒,他反而更着重包容和尊重種族與學習文化的差異,亦深明中國文化的重要,所以一生奉獻教育,為弱勢社群出心出力,屢創學界先河。在他學生的心目當中,Mr. Lowcock是一個完全奉獻、打破貴族教育和愛生如子的教育家。在他的悼文[1]裏,其舊學生指出Mr. Lowcock「影響了無數的人。他的教學理念和英國私立學校(Public School)的優質傳統源出一脈,他在一個民智未開、仍迷信勤有功戲無益的殖民時代,推行自由學風及獨立思考,鼓勵課外體育及文化活動,容許開放及開明的校園生活,以達到拓展個性和朔造品格的目的。有了品格和個性的支撐,才能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能對自己負責,才能成為精英,否則就算你是9A狀元,終究難成大器… 蝦蛟佬[2]更用自已的積蓄幫助清貧的學生,以至退休時所剩無幾。將英國私校教學傳統移植香港,顯示了郭慎墀的智慧,動用私己無條件幫助有需要的學生,流露了仁者的本質,大仁大智,蝦蛟佬稱之無塊!」

據悉Mr. Lowcock年青時,為幫助窮困學生,將自己的薪金補貼學生,直至晚景蕭條,行動又不便,生活更需要人照顧。幸好他仍有許多愛惜他的學生,輪流照顧他。他有病時,有的舊生更老遠從海外歸來,為的是親身探望和慰問他!

拔萃男書院前校長郭慎墀先生(Mr. James Lowcock)。(網絡圖片)

教育界缺少良師?

從前的老師給人印象多數是良好的,備受社會尊重,尊師重道之風盛行!因為教師代表善良、仁愛、勤奮、上進、學冠五斗、有涵養,而且很關愛學生。當年粵語電影所描述的老師也大多是愛學生如子侄,很有善心;他們與家長關係緊密,工作勤勞,甚至為學生福祉可以不眠不休,若某學生家庭出現經濟問題,老師都會義不容辭立即為學生代繳學費,以解燃眉之急!可惜今天此風不再,教育界好像缺少這等良師!為什麼?

筆者因曾服務於操守議會多年,經常接觸老師,特別是要處理若干「行為偏差」、「行政不當」或「專業失德」的案例,多數投訴個案都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壞,沒有信任;投訴者與被投訴者雙方都不肯冷靜商討、溝通,結果互不相讓,水火不容,最後小事變大,一發不可收拾。部分人長期與同事關係惡劣,甚至「只看到別人眼中的刺,卻不看見自己眼中的樑木」!筆者不禁要問,讀過書的人不是都應該「知書識禮」的嗎?有學問的,不是更應該懂得實踐那「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嗎?老師不是應該要處處為人設想,「修己善群」作典範、作學生的榜樣嗎?良師都到了哪裏?

原來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即使毫不經意,都會在學生的生命當中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那種光輝歲月、溫馨的情景將不斷在該學生心中浮現,默不作聲地導引着他們,啟發他們的心志,為他們訂定未來方向!老師之於他,常常激勵着他們,成為生命的種子。所以,教師不僅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個偉大的使命和一種責任。一名「良師」,其道德更應是具智慧的、發展的和持久的,缺乏智慧的師德,是不完美的師德,不能成為稱職的教師。香港有「良師」嗎?我們何不一起試試「尋良師」?

註:

[1] 全文詳見以下網頁(http://www.dsoba.com/index.php/hm-sj-lowcock/memories/492–tribute-to-sydney-james-lowcock-mbe-jp-1932-2012-by-paul-p-chow-class-197),《念郭慎墀校長 Tribute to Sydney James Lowcock, MBE JP (1932 – 2012)》,Paul P Chow (Class 1978)。

[2] 「蝦蛟佬」是學生稱郭慎墀的別名。

更多精采文章

  • 解散操守議會!禍兮?福兮?解散操守議會!禍兮?福兮?
  • 鄒秉恩校長X鄭家寶校長:香港教師有哪些操守易受詬病?教育專業須重視三個問責鄒秉恩校長X鄭家寶校長:香港教師有哪些操守易受詬病?教育專業須重視三個問責
  • 古物琳琅 氣韻天成──古董藝術收藏拍賣的幾個潛規則古物琳琅 氣韻天成──古董藝術收藏拍賣的幾個潛規則
  • 恒地藝術展感想 為生活增添色彩恒地藝術展感想 為生活增添色彩
  • NASA如何釐定技術的成熟程度?NASA如何釐定技術的成熟程度?

  • 香港真的需要創科教育嗎?
  • 談學校的「守法教育」
  • 泛政治化社會與基礎教育

鄒秉恩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前校長、中國教育學會會員、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成員、價值觀教育常務委員會委員、香港教育行政學會院士、教育評議會教育基金有限公司主席;於2010年取得第8屆香港海華師鐸獎、2016年獲頒發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及於2021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頒授榮譽勳章。曾任教育評議會主席、第11屆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主席、聖公會中央教育委員會委員、香港學界體育議會董事局總司庫、香港學界體育議會財務委員會主席、九龍城區校長聯絡委員會主席、九龍城區公益少年團執行委員會主席等;曾於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聖公會基心小學、聖匠中學、公理高中書院擔任校長及於前香港教育學院擔任講師兼高級課程發展主任。
View all posts
標籤: 操守灼見原創灼見獨家良師郭慎墀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馬英九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亞新社)
灼見報道

馬英九談南京大屠殺 語帶哽咽籲兩岸避戰謀和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9
據阿里巴巴集團網站披露,張勇周二(3月28日)宣布啟動「1+6+N」公司治理改革。(Shutterstock)
灼見金融

阿里巴巴重組帶動 港股升破兩萬關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9
勝出隊伍與評判團合照。
灼見報道

恒生x惠理學界精英ESG挑戰 三校聯隊勇奪2023冠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8
馬英九在祭堂耳房題寫「和平奮鬥 振興中華」8個字。(電視直播截圖)
灼見報道

馬英九籲兩岸共同努力 振興中華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8
威尼斯電影節將於8月30日至9月9日舉行,屆時梁朝偉將在電影節閉幕式上領取金獅獎。(梁朝偉Instagram圖片)
灼見報道

梁朝偉獲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楊潤雄祝賀稱實至名歸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3-28

影片

  • 曾鈺成:赤字預算違反《基本法》?制定《財政預算案》有什麼原則?
  • 顧小培博士:為什麼你會胃氣漲?哪些東西潛伏在胃裏不怕胃酸?
  • 尹淑芬校長x梁恩能主任x紀煒昌老師:新時代學校管理層將面對什麼挑戰? 新力軍有什麼新教學觀點?
  • 溢達掌舵人楊敏德:賣衫就真是賣衫?教你如何將綠色概念融入產品
  • 嚴浩:西醫西藥為何不能根治長新冠?推薦一種新生活方式保障健康
  • 盧永雄x張少威:中美實力差距有多大?美國會以俄烏戰爭做把柄對付中國?
  • 曾鈺成:人民幣有沒有可能取代港幣?香港需要跟隨內地文教政策嗎?《基本法》如何保障香港原有制度?
  • 顧小培:吃煎炸物為何會流鼻血、喉嚨痛?什麼健康食品可以清熱氣?
  • 陳鳳翔:矽谷銀行被接管 會否引發骨牌效應?白宮如何收拾殘局恢復市場信心?
  • 鄭家寶校長x 游偉樂老師x 翁港成校長:失明教師在教學上遇到什麼挑戰? 怎樣為學校及學生帶來正能量?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應對新冠大流行的實踐與挑戰應對新冠大流行的實踐與挑戰 袁國勇
  • 美國的蘇彝士時刻隨時來臨美國的蘇彝士時刻隨時來臨 張建雄
  • 《生死相醫》──救死扶傷急症科 醫生現身講故事《生死相醫》──救死扶傷急症科 醫生現身講故事 本社編輯部
  • 香港人用世界的音樂語言弘揚中國文化──專訪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香港人用世界的音樂語言弘揚中國文化──專訪國際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麥家樂 本社編輯部
  • 談談「米飯」的誤會談談「米飯」的誤會 黃氏
  • 「華人之光」,有何不妥?──也談黃秋生「怪異」評論背後之玄機「華人之光」,有何不妥?──也談黃秋生「怪異」評論背後之玄機 施林海
  • 本年最強日劇《重啟人生》的時空穿梭新高度本年最強日劇《重啟人生》的時空穿梭新高度 林綸詩
  • 全球南方的意見已浮見亦必須重現全球南方的意見已浮見亦必須重現 張建雄
  • 銀行風暴的真正原因銀行風暴的真正原因 雷鼎鳴
  • 中國要和美國打上一仗嗎?習近平已說明中國的態度?中國要和美國打上一仗嗎?習近平已說明中國的態度? 霍詠強
  • 人生低谷期有什麼意義?人生低谷期有什麼意義? 潘樂德
  • 張愛玲100頁真跡手稿張愛玲100頁真跡手稿 鄭明仁
  • 疫情後提問技巧的復修疫情後提問技巧的復修 李美嫦
  • 多少事,盡付笑談中──《末戀.無愛合約》觀後記多少事,盡付笑談中──《末戀.無愛合約》觀後記 張灼祥
  • 德銀CDS:信貸風潮未止德銀CDS:信貸風潮未止 陳鳳翔
  • 中學校長推行舞台劇好處多中學校長推行舞台劇好處多 楊興安
  • 認真負責,就是好人才?認真負責,就是好人才? 編輯精選
  • 從麼地道談祆教在粵港澳的足跡從麼地道談祆教在粵港澳的足跡 編輯精選
  • 陶傑:全球化之下人類只有兩大政黨陶傑:全球化之下人類只有兩大政黨 編輯精選
  • 靜心聆聽靜心聆聽 譚寶碩

推薦作家

  • 趙靈敏
  • 曾國平
  • 胡孟青
  • 鄧兆鴻
  • 彭智華
  • 李美嫦
  • 何漢權
  • 孫明揚
  • 徐家健
  • 黃錦輝
  • 陳章華
  • 常霖法師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