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筆者曾撰文探討過教育的目的何在的問題,曾引用專家說話肯定「教育的定義乃是在於關注一個人的情意、個性和品格塑造的問題……」和解釋教育應該是「有關學生品格的發展……」當中也有引述專家說話表示質疑,例如「若教育不含造就良好品格素養的話,教育便會變成災害!」至於學校怎樣訂定培育人才的課程設計和目標、如何推行品格教育和怎樣平衡和選取適當的課程和教學素材等,都並不一定有指定標準或執行方案?甚至有關推行計劃是否能達致預期目標,知與行是否一致?旁人也無從稽考!
前幾天,筆者在《童心同德早餐會》上發表了一個與「學校德育教育的推行模式與成效研究」相關的研究項目,並配以圖解加以解釋,當中有一個概念圖吸引了若干與會者的好奇,並於會後與筆者熱烈交流及交換心得,只因當日時間有限,未能暢談,是故今天筆者選擇在下面篇幅稍作詮釋,以解疑團。
傳統文化和校風有助品格成長
當日筆者想借用下圖去分析今天學校造就人才的期望和理想與實況之間的分別。問題是:究竟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否想培育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未來社會領袖人才?還是「說和做」畢竟是兩件事,加上眼高手低,在「期望」與「實況」當中出現很大落差?筆者曾聽過不少名校畢業生質疑母校的教育功能,有的更認為他們今天的成就和品格成長根本和學校訓練無關,他們反而會認為他們今天的成就是自學得來,品格成長則歸功於他們的傳統文化和校風!
參閱圖一,單以上至下位置分野來說,英文字母A代表「高成就」,B代表「中成就」, C代表「低成就」;由右至左的編排來看,編號1代表「高品德」,2代表「中品德」,3代表「低品德」。如此推論,沒有人不想把自己的學生訓練成具「高德高能」或是「德才兼備」的人才,即是最終可站在A1的位置上嗎?所以無論學生現今的起步點怎樣或現況如何,例如在B2「中德中能」或C3「低德低能」,甚或是在C1、C2、B1、B3、A2或A3等任何一個位置上,學校中人都須努力令到學生最終走到A1的位置上。
學校需探討德育教育
然而,實況是否如此?我們是否知道現今的學校,她們是怎樣擺放自己學校的教育焦點的呢?有沒有人知道她們最終的教育製成品是怎樣?有沒有研究計劃探討過這個問題?當中有什麼有效推行德育教育的方案?中學和小學推行的方法有什麼不同?如果成功推行德育的學校,她們會怎樣詮釋「德育」、「價值觀教育」、「品格教育」或其他相關名詞?當中有什麼要素?成功推行德育的學校有什麼共通點?有什麼條件可促進德育教育的成效?香港德育教育的典範是怎樣的?若在推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遇有阻滯或欠缺,有哪些關鍵因素影響着?
上述問題主要就是筆者所負責的研究計劃中幾個需要解答的研究問題,而研究焦點將會集中探討下列四個主要元素的相互關係:
一般研究的目的,都是想知道成功推行品德教育的學校最終可以展現有那些品格特徵(Characters)和教育產出(Outcomes),但較少關注前面兩個成分要素(Constructs),即是支援系統(Support)和推行策略(Measures)可動用的元素,和其他主要成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例如學校想學生養成有「堅毅」(Perseverance)、「誠信」(Integrity)和「關愛」(Care)的品格特質,學校老師想學生最終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而究竟學校用了什麼「推行策略」(Measures)和「支援條件」(Support)去落實有關計劃,研究者就必須要找出上述不同「主要成分要素」(Constructs)之間的相互影響關係!
筆者負責的品格教育研究計劃將會是以實地探究(field study)的方式去搜證,以核實目標學校推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有關研究計劃將集中以質性研究法,包括以觀察、閱讀文件和面談等作為主要探究模式進行資料搜集,所以探究手法傾向用發掘(Explore)、審視(Examine)和核實(Validate)等方法去尋找例證,期望的研究成果將包括:
- 一個清楚展示香港學校是否有效推行品格教育模式及相關原因的報告;
- 一個能分辨品德教育推行成效的研究及評估工具;
- 一個推行品格教育的典範模式,包括概念圖、推行策略、促進條件和相關專業培訓計劃等;
- 於2019年11月舉行一個教育高峰研討會並發表研究報告。
由於有關計劃仍在緊密地籌備及進行中,期望一切順利,或許可於稍後時間能將研究發現和業界有心人士詳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