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就讀香港大學,不久將成為現實!
9月6日,深港高層會晤暨深港合作會議舉行。深圳市與香港大學簽署備忘錄,決定在深合作共建「香港大學(深圳)」(暫定名)。
9月8日,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駐港記者秦玥獨家專訪。在美麗樸素又有歷史厚重感的香港大學校長寓所,張翔向記者講述了港大深圳分校的美好藍圖和他對高等教育的思考。
張翔說,港大到深圳辦學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主要是為了配合國家的大灣區戰略,既把香港的優質教育資源帶來深圳,為深圳人民作貢獻,又能為香港大學發展帶來一個新的平台,是「強強結合」。
校園將選址深圳市南山區石壁龍片區。他說,希望利用港大「一校兩區」,發揮港大國際化優勢,在深圳校區做創新,特別是做好源頭創新。在辦學標準上,深圳校區一樣是「港大標準」,甚至更高。
「就像一個人的兩條腿,一條腿在香港,一條腿在深圳;一個心臟,一個大腦,這樣的話兩個學校的專業可以互補,師資也是一樣的標準,甚至希望在深圳做更高的標準,因為我們想做一個非常國際化的校區。」
以下為訪談實錄:
香港深圳優勢互補 戰略合作樹立標竿
深圳衛視直新聞駐港記者 秦玥(以下簡稱秦):香港大學與深圳市政府簽署了意向協定,在南山區建立港大分校。校長,首先想請您分享一下,港大到深圳建立分校的構思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校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決定?
香港大學校長 張翔(以下簡稱張):我們港大到深圳辦學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也感謝深圳市政府和市委對我們的關心和支援。 這一次終於在深圳南山能夠建立校區,我們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大灣區(內地城市),為深圳市民作貢獻。
香港大學到深圳辦學,我想主要的是為了實現國家的大灣區戰略,同時也是想把香港的優質教育資源帶來深圳,為深圳人民作貢獻。 另外也為香港大學自身的發展帶來一個新的平台。
因為大家都知道深圳的創新做得非常好,香港這邊的國際化和我們的基礎研究做得非常好,所以,如果把這兩部分強強結合,也是我們港大來深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秦:港大深圳分校為何選址在南山區?
張:我們是服從深圳市的安排,當然,我想深圳市把南山區作為一個創新的高地,把香港大學請到南山來,也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戰略動作。在南山區我們有很好的合作夥伴、資源,我相信南山區一定可以成為我們深港合作的一個標竿地方。同時我覺得在南山有很多國際頂尖的企業和學校,我們大家在一起很好的合作,有一種1+1大於2的效果。
秦:我們知道港大與深圳市政府簽意向協議的時間點是在深港高層會議期間,又逢前海方案出台,可以說是喜上加喜,我們也想了解一下,意向協議之後,港大方面下一步會展開哪些相關的工作準備?您星期五到深圳,又會展開哪些議題的討論?
張:這一次的意向性協定是一個框架性的,具體的還有很多細化的地方,我們需要和深圳市政府各方來協商,把具體的一些計劃落實,包括時間的節點、怎麼樣去開辦分期,因為我們是至少分兩期來開辦這個學校,港大是一個綜合性大學,全面覆蓋了很多學科,我們希望這樣的一個綜合性大學能為深圳的發展作出貢獻。
香港大學已經是世界一流大學了,所以我們來到深圳的話,不是說從零做起,而是把香港的大學的一些優質資源馬上就能帶過來,提高深圳的創新高度,同時我們也希望帶來教育資源,讓深圳市民受惠,譬如為大家帶來教育、醫療和文化方面的優勢。
優質競爭互相得利 子母校區緊密互動
秦:講到港大優勢方面,其實深圳在教育方面這幾年發展得很快,包括深大,還有南方科技大學的一些重點實驗室,另外不止是深圳,包括大灣區各個城市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發展都挺快的,您覺得港大來深圳的話,和內地這些學校會不會存在一個競爭的關係?
張:競爭是好事,我們歡迎競爭。港大的優勢是沉澱了110年的國際頂尖大學,尤其我們在基礎研究方面我覺得在亞洲是名列前茅的,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和兄弟院校在深圳一起合作,大家一起開拓新的領域,互相得利。這些都是非常好的事情,我們也期待和在深圳的幾所年輕學校,大家一起來把深圳的高等教育做上去。
秦:大家也關注港大到深圳建分校,學歷文憑的含金量是怎樣的? 因為其實過往也有不少香港高校到內地辦分校或是專案,畢業后的學歷、證書等等來看,每個學校的情況都不同。
張: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國內很多學校都在辦分校,是吧? 不過我想講,我們這一次實際上做的是很不一樣的。很多其他的學校去另外一個地方辦分校,很多師資可能不是他們本校自己的。
但我們是想辦成兩個校區,我用校區來形容,打個比方,就像一個人的兩條腿,一條腿在香港、一條腿在深圳;一個心臟,一個大腦,這樣的話兩個學校的專業可以是互補的,同時師資也是一樣的標準,甚至我們希望在深圳做更高的標準,因為我們想做一個非常國際化的校區。這樣的話不但是引進國際頂尖的學者,同時把香港的一些頂尖的學者也引到深圳來,兩邊互相合作,是互補而不是互相競爭的。
我希望這兩個學校能夠成為一體,就像人的兩條腿一樣,他的血液是通過心臟來流動的,當然具體怎麼做要和深圳市有關方面繼續商討,大家來做一個新型的教育模式。
秦:校長,我想詳細的追問一下,您剛才說互補,可不可以說其實兩個校區可以有不同的專業,甚至說學生之間可以在不同的校區上課,比如說第一個學期在深圳,第二個學期在香港,有沒有這樣的一些類似的想法?
張:我現在講的只是初步的想法,還要和深圳方面去研討。當然,我們是非常想把專業做成頂尖的,希望兩邊的人員交往合作非常緊密,而不是說一個分校,和母校基本上沒什麼關係。
這種(子母校形式)在國內做了很多,已經看到各個地方都有,但是我覺得我們是想做一個學校、兩個校區,這個概念是不一樣的。兩個校區是同等的,大家在一起合作交流,學生的互換也是自然的。當然要根據學生自己的意願,你想在深圳上某門課、還是在香港上某門課,這個是大家自願選課的,教授也是這樣,你今天可以這學期在香港教幾何,下學期可以到深圳去教代數,這樣的話,兩邊的結合是非常緊密的。
專訪港大校長張翔(三之一)
延伸閱讀:
避免「卡脖子」阻礙,善用港大優勢邁向國際──專訪港大校長張翔 3-2
突破思考限制框架,港深互補展翅高飛──專訪港大校長張翔 3-3
原刊於深圳衛視直新聞微信平台,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