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統局轄下「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專責小組」剛剛發出諮詢文件,就推廣家長教育及家校合作減少過度競爭,提出策略及建議,並諮詢公眾意見,此舉乃回應2017年《施政報告》中「藉家長教育和改善家校合作減少過度競爭的文化」一項。然而,加強家長教育及家校合作便能減少過度競爭?
家長﹕都係為孩子將來着想
家長為孩子報補習班、買補充練習、報讀各種才藝班、準備面試、排隊叩門……,你問家長所為何事?老套的一句﹕「都係為佢將來着想」。這又回到筆者同事過往撰文所提及的「層層疊迷思」,即「要出人頭地便要入名大學,要入名大學便要入名中學,要入中學便要入名小學,要入名小學便要入名幼稚園」。(贏在起跑線上的必殺技)
競爭乃回應社會問題的自救
一些家長或許並非要子出人頭地不可,但總希望他日後生活不會太過艱苦。家長所面對的現實是香港貧富懸殊嚴重,不同工作之間的薪金差距巨大。根據統計處的資料,2016最高及最低薪金十等分中位數的差距是13倍。具體一點來說,統計處的數據顯示從事陸路運輸的薪金中位數是$14,073.6;而在金融業當會計師的中位薪金是$53,000,相差接近四倍。正因如此,坊間便有所謂「細時唔讀書,大時做運輸」及「發三師(或四師)」的說法。在香港,「職業無分貴賤」的說法不易令家長信服。最終,家長也難以顧及孩子的潛質及興趣,一窩蜂拼命讓他們升讀大學,甚至擠進三師/四師行列。這種「升學精英主義」無可避免產生競爭文化。而制度上,又給予後門(直資及自行收生等)鼓勵這種競爭文化。(見拙作〈5%學額令基層家庭催谷幼兒〉)
然而,想深一層家長的這些行徑只是回應社會貧富懸殊及薪金差距的一種自救方式,而諮詢文件的所謂透過家長教育減少過度競爭的文化,便令人不明所以。難道透過家長教育及家校合作,便可以讓家長自暴自棄而不自救?還是期望可以解決社會貧富懸殊及薪金巨大差距?
學校也需自救
在學校層面又如何?構思這個題目之時,令我想起兩個片段﹕
片段一﹕有一天行經學校區,看見一所學校外牆懸掛一幅大型橫額,上書某某同學考獲XXX佳績。
片段二﹕小學簡介會上,畢業生升讀英中的比率大字標題放在電子簡報及學校簡介刊物之內。
筆者唸中小學的年代,當然也一定有人考獲好成績及入讀所謂「名校」,但就是沒有學校會這樣「擺同學上檯」。何解今時今日的學校要以學術成績大肆宣傳?想當年,生育率節節上升,只有學額不足的情況,沒有殺校及縮班的問題。如今,各校均為殺校及縮班所懼。學校唯有對內要操練學生,對外要大肆宣傳,標榜學術成績卓越,入Band 1或入U率高,讓更多家長青睞,以圖避過縮班殺校一劫。如此,便進一步加劇競爭文化。這樣想來,學校也一如家長所為,在面對制度上產生的問題下,以自救方式作回應。
那麼家校合作是否又可以處理學校催谷學生的情況?顯然是緣木求魚。只要一日有殺校縮班的問題,學校便難以安心,催谷之事實在難免。
將責任歸咎於家長及學校
「藉家長教育和改善家校合作減少過度競爭的文化」之說,只是將造成過度競爭文化歸咎於家長及學校,淡化其根源,也就是政策上的疏失而造成的社會問題。因此,可以斷言「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專責小組」的建議,對減少過度競爭的文化並不會有很大幫助,充其量只為政府抹粉而已。